劉龍珠律師虔心朗讀 舅父星雲大師全集(貧僧有話要說)二十三說(B)
就如我經常應邀主持皈依三寶,這麼多年來,也不只百萬人以上了,但貧僧從來不敢對皈依者說,我是你們的師父。我告訴他們,你們皈依三寶,是信奉佛教,我只是為你們證明而已。對於千餘名的出家弟子,我只想到「三分師徒,七分道友」;有的徒眾長於音樂,歌喉美妙,梵音比我嘹亮;有的徒弟擅於美術、漫畫、書法,他們都比我高明;有的徒弟會說英文、日語等各種語言,我都不如他們。人各有專長,不能以己之長,輕視別人之短,長、短要各司其用。
成就佛道 無有男女之別
但是,人類要建立平等的觀念,非常的艱難。就例如,中國自古以來,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並且認為那是理所當然的,但女性則不能。所以,武則天本是一位能幹的女皇帝,只因為是女性,千古以來也被人嘲笑謾罵。貧僧在建立佛光山的期中,就提倡男女平等。過去佛教,男眾在前,女眾在後; 男眾在中間,女眾在旁邊,已經是司空見慣了。在我本性的觀念裡就認為不該如此,
所以在佛光山教團裡,無論上殿、過堂,男眾在東單·女眾在西單,東西各分一半,不必分前後,不是就平等了嗎?
但是,我推行這樣的理念也非常不易·在開山之初·有信徒拿一些水果來供佛,我就問:「供佛以後,這些水果怎麼分配給大家呢?」有一些男眾總搶先說:「應該給我們男眾。」我對於男眾的這種優越感,深不以為然。建了一棟新的房屋,我問:「這棟房子誰先進去居住呢?」男眾也總是說:「讓我們男眾先住吧!」男眾憑什麼條件優先呢?這一棟房子,大部分的功德、建築經費,都是女眾信徒捐獻的。
你能對女眾完全不尊敬嗎?
在西方,女人被喻為天使、和平女神、安琪兒,紳士們要為女士讓路,讓女士先坐;甚至在國際社交禮儀上,見面時,女士先伸出手,男士才可以與之握手;要有什麼利益,讓女士先有;逃難時,男士讓婦孺優先……這些都表示他們對女權的尊重。但是中國人都把女人視為母老虎、禍水、掃帚星,就是美麗,也說他是蛇蠍美人,
千百年來,這些都是男性歧視女性可恥的言論。尤其在佛教裡,你不受戒律、吃魚吃肉,他都不為怪,只要你和女性有一點來往,就是最大的汙染,最大的醜陋了。
就是夫妻,他們到寺廟裡面來,寺裡的知客師就把丈夫帶到東客堂、把太太帶到西客堂,佛陀都准許夫婦倫理合法的行為,你為什麼要把他們拆散呢?
在我認為,男女一樣可以成道,就如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裡,引用《阿含經》佛陀說法:「四種姓者,皆悉平等,無有勝如差別之異。」這就是說明,無論從財力說、從法律說、從政治說、從道德說;從女人所生說·從隨業受報與修道解脫說,四姓完全是平等的,四姓不過是職業分化,在佛道成就上、在智慧解脫上,男女是沒有分別的。
如同我們在拜佛時,也沒有分這是男眾佛、女眾佛;向菩薩合掌,也沒有分他是男菩薩、女菩薩,為什麼要對女性強加分別輕視呢?像觀世音菩薩'是男生?是女生?如果是男生,他為什麼現女相呢?如果是女生,你大和尚、大比丘不是都向他禮拜嗎?因為他是菩薩,所以就沒有男女的分別了。
恭敬從心 非關男眾女眾
佛陀准許姨母率領五百名釋迦族女性出家為比丘尼·但是,佛陀涅槃後,弟子們結集經典,我們的男眾比丘不知道什麼原因,訂定了歧視女性的「八敬法」,硬是要眨抑女性的地位。佛光山開山之初,有一個空軍士官,因為軍人待遇微薄,沒有辦法養育五個兒
女·我剛剛為佛光山設立了育幼院,他就把五個小孩交給我代他撫養·經過一、二年,他不知道在哪裡出家,現了僧相到佛光山來探望他的子女。這原本也是人情之常,我們也很尊重他。但我接待他的時候,他就跟我說:「星雲法師,我給你一個建議,你們佛光山的慈惠、慈容等比丘尼,見到我都不頂禮,他們不是違犯八敬法嗎?」
我當時聽了非常不以為然。慈惠、慈容法師他們有留學日本的學歷,學佛出家都有一、二十年了,應該算大比丘尼了,你是一個才落髮的中年出家漢子,你要叫他們向你禮拜,在我想,他們實在也拜不下去。
我就感覺到,佛教當然有些開明的比丘大德,但是有一些傲慢、初學的光頭俗漢,實在讓人不敢恭維。再說,恭敬,是人家出於心甘情願、心悅誠服,不是我們要求別人來對我們恭敬的。
回想貧僧一生的弘法過程,初到台灣時,見到比丘尼總是在寺院煮飯倒茶,在家女居士只負責打掃清潔,當時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他們都只能從事幕後的工作?
比丘尼眾 弘法史創新頁
後來,我創建佛光山,堅持不懈地實踐佛陀的平等教義,訓練出家、在家女性投入
各種佛教事業。許多人都笑話我,說我是「婦女工作隊的隊長」,我也不以為意·還好這些女眾弟子也很爭氣,在弘揚佛法的道路上寫下許多歷史,像《佛光大辭典》、《佛光大藏經》、《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等,都是出於一群比丘尼之手編輯而成。此外,還有許多比丘尼在大學裡當教授,在中學裡做校長,而其他具有專長的,像報紙、電視、讀書會、監獄布教等就更多了。其實在歷史上,有成就的比丘尼濟濟多士,佛陀時代「智慧第一」的善相比丘尼,「神通第一」的蓮華比丘尼等;傳到中國·江蘇徐州竹林寺淨檢比丘尼·建立中土第一個比丘尼僧團。浙江湖州白雀山道跡總持比丘尼,是南朝梁武帝的公主、
達摩祖師的弟子,達摩祖師曾經為他印證:「你得到我的肉。」今年(二〇一五)四月,湖州法華寺印可法師,為這一位肉身不壞的比丘尼要重建寶塔供奉,邀我前往主持奠基典禮,我欣然應允。當地的書記、市長都熱烈參與,這也是大陸上的比丘尼之光了。因為相傳他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我就說了法語:「總持比丘尼·觀世音化身;重建真身殿,普蔭世間人。」
古往今來,因為這許多的優秀比丘尼,因此,我在佛陀紀念館的菩提廣場兩邊,供奉的十八尊羅漢中就立有三尊女性羅漢。其實,在佛陀的時代,女性證悟羅漢的,何止千百人之多啊!
曾經有記者問我:「大師,你身邊女眾弟子似乎比男眾弟子多?」我幽默地回應他說:「我看不到男人,也看不到女人,我只看到出家人,看到佛陀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