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為什麼洛杉磯的上海老闆, 什麼人都招就是不招上海人

作者:劉龍珠律師  於 2025-8-20 09: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

美國#美國華人#移民美國#移民#法律#律師#劉龍珠#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犯罪 劉龍珠律師事務所有律師、顧問律師、法律助理約20人,從人數上為美國華人擁有的最大規模律師樓。 防遣返熱線電話:(626)664-9919 • 服務時間:洛杉磯時間上午9時至晚上6時(PST) 同時,為適應不同時區需求,熱線提供24小時二維碼掃描服務。通過掃描二維碼,求助者可獲取在線資源及相關信息,以便在緊急時刻尋求幫助。 地址:1163 Fairway Drive, Suite 105 City of Industry, CA 91789 電話:909-468-2165 微信:lawyerlongliu9

 
為什麼洛杉磯的上海老闆, 什麼人都招就是不招上海人 上海女人精緻、實惠、拎得清,懂事、識趣、解風情。場面上給足男人面子,私底下別是一翻銷魂蝕骨。在上海女人眼中,男女關係的最高境界是醫患關係。男人若對她講,「你啊你,真真是我的一貼葯」,那是對女人的無上褒獎。反過來,女人也吃藥,而且會上癮。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想煞恨煞,拿伊么辦法。上海女人的冷漠和世故是一種自我保護,像大閘蟹的殼,裡面的肉是軟的。一旦愛上了,就是掏心掏肺,在所不惜的。翻翻張愛玲和胡蘭成的老賬就知道,風流繾綣過後,受傷的多半還是女人。 上海男人一度聲名遠揚。如今隨著獨生子女大潮,新一代的上海男人中,會燒菜會修傢具會體貼人的越來越少。上海男人和上海老工業一樣,光剩下名聲。然而無論是里弄洋房,還是小區新村,哪裡走著老款的上海牌手錶,哪裡就有買汰燒一鍋端的老男人。 這座城市的足球隊有過激情燃燒的光輝歲月,後來卻黯淡了。球迷們至今懷念那支靠「搶逼圍」橫掃甲A的老申花,提起范志毅、申思、祁宏的名字,親切如自家小囡。「可惜后兩個小囡不學好,搭進去了。」相比於大連的「足球名片」,北京的「永遠爭第一」,上海球迷只淡淡地說,「勝也愛你,敗也愛你」。 97年那個酷熱的夏天,申花隊1:9兵敗北京。那個夜晚,不知多少上海人家砸了啤酒瓶。砸歸砸,罵歸罵,照樣有鐵杆球迷去機場接機。當灰頭土臉的申花隊員出現,有人喊了句「范志毅,別趴下!」 時過境遷,如今的申花隊換了新東家,要把「申花」二字從隊名中撤下。一向溫和的上海球迷不幹了。他們用「提前退場」這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抗議。「沒了申花,拿多少冠軍也和我們沒關係」,「上海人的記憶,哪能隨便改」。 上海話是市井的、街頭的、家長里短的,所以也是活潑的、生動的、活色生香的。上海話,或者說「上海閑話」里沒有冠冕堂皇的辭彙,有的是只是柴米油鹽、雞毛蒜皮。上海人不說「愛」,只說「歡喜」,一語道出愛的本質,卻不提因愛而生憂,因愛而生怖。更俗氣點的說法是「吃定儂」、「吃死儂」,很有幾分食色性也的無賴在,生生世世,飲食男女。開埠以來,不少中英文「混搭」辭彙至今流行,成就了上海話的獨特趣味。由「monkey精」而「門檻精」,由「cheat佬」而「赤佬」,由「混chance」而「混腔斯」,由「發dear」而「發嗲」。發嗲有很多種,小朋友發糯米嗲,小女孩發豆腐嗲,中老年婦女惡意賣萌,叫發鹹菜嗲。小情侶散步,喚作「軋馬路」。散完步回家晚了,弄堂口的冷麵爺叔會問一句,「今朝數了幾根電線木頭啊?」分手叫「坳斷」;分手了再複合,叫「吃回湯豆腐乾」。愚園路江蘇路口曾有家第十三五金店,有人打電話過來問,「喂,十三店(十三點)是伐?」店員不開心。往後再有電話進來,她便抓起話筒搶先說:「十三店,請講。」 路口有個中年人在訓剛穿了紅燈的小男孩,兇巴巴的:小赤佬,不要命了對伐,多少危險——揚起手做勢要打。小男孩吐舌頭做了個鬼臉,一溜煙跑了。他們是陌生人。 公交車上,一對老阿姨在聊天——我住彭浦新村,你住哪裡?我住運光新村——哦,933直接到,我還得再換一部——哎呀,你坐你坐,你年紀比我大……他們是陌生人。 泳池裡,老伯伯糾正著年輕人的泳姿:小夥子,這樣不對,是收腿不是撅屁股,蛙泳屁股怎麼可以露出水面,難看來西……好點了好點了……不用謝不用謝。他們是陌生人。 萍水相逢的陌生人,相視一笑的陌生人,擦肩而過的陌生人,給我溫暖的陌生人。 有一天,你會在人海中與自己相逢。 坐一趟49路,從外灘經人民廣場到從前的法租界,經過最繁華商區,也經過最幽靜的馬路。一路上,聽著上海話播報的站名,看著窗外搖曳的梧桐,聖三一教堂、跑馬總會、靜安別墅、中蘇友好大廈、猶太總會、白公館、普希金像、愛廬、宋子文官邸、國際禮拜堂、中央研究院……老建築的身影紛紛向後退去。浮光掠影,前塵舊夢。 黃昏,一千條馬路像一千條泛濫的河流,一萬個窗口點亮一萬盞燈。無數匆忙的腳步敲打著地面,像落一場大雨。弄堂里,誰家忘了收衣服,誰家的孩子在叮叮咚咚地練琴。灶披間的窗開著,油鍋滋滋地響,空氣里瀰漫著油煎帶魚的香味。門虛掩著,等候晚歸的人。 永不落幕的,是這悲欣交集的市井人生。 這是我深深眷戀的上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移民生活]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10: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