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朋友之一方,如是持有綠卡者,另一方是非法入境者,這類「婚綠壓力」日漸浮現,然而其中潛藏法律風險與情感代價,常被當事人忽略。(圖/123RF)
美國近期各地加強對無證移民的緝查,移民暨海關執法局 (ICE)在各地展開大規模掃蕩,使得許多原本「隱身」社區的無證客陷入驚恐。為避免被遣返,一些無證客尋求與持美國合法身分者結婚,藉此「洗白」身分。這類「婚綠壓力」日漸浮現,然而其中潛藏法律風險與情感代價,卻常被當事人忽略。
若非法入境 難獲身分
居住在洛杉磯的綠卡持有者李先生,近期因ICE掃蕩加劇,無證移民的泰籍女友,明顯表現出焦慮情緒。女友頻頻向李先生施壓,希望盡快結婚,甚至鼓勵他盡快歸化成為美國公民,以便她能在美國境內直接申請身分調整。李先生坦言,雖然兩人確實交往一段時間,但他心中始終有疑慮,為避免觸法,李先生曾多方諮詢移民律師,結果發現,即使他願意與女方結婚,若對方是非法入境,也無法透過他直接取得身分,甚至可能面臨離境、無法再入境美國的困境。更何況,他本人無入籍意願,不願為此放棄原有國籍,因此遲遲無法做出決定。
劉龍珠律師指出,與美國公民結婚和與綠卡持有人結婚,在法律上有本質差異。若與美國公民結婚,屬「直系親屬」,無需配額等待,可在美國境內申請身分調整;但若對象是綠卡持有人,則需進入排期,往往耗時數年;且若當事人是非法入境者,根本無法在美國境內調整身分,需要離境面簽,過程中隨時有拒簽、無法返美的可能。
在這樣高壓氛圍中,不少原本沒有打算立即結婚的情侶,突然進入談婚論嫁狀態。有些甚至從未真正相愛,純粹因為「身分壓力」,而走進婚姻。劉龍珠表示,這類行為已明顯落入「假結婚」的法律定義範疇,即便沒有金錢交易,只要婚姻主要目的不是建立共同生活,而是為調整移民身分,都可能構成移民欺詐。
假結婚 實務2大類型
對這波因ICE掃蕩引發的「婚綠潮」,移民律師許俊良觀察到,近期前來詢問「如何盡快透過婚姻辦理移民身分」的當事人明顯增加。他表示,「如何盡快辦理移民身分的詢問,近期比以往多很多,而且部分當事人很著急。」
劉龍珠提醒,假結婚在實務上有兩大類型:一是無金錢往來,但目的明顯不單純的「身體換身分型」;另一種則是明確價格與分期支付的「金錢交易型」,例如事先談好結婚給一筆、臨時綠卡後給一筆、轉正綠卡再給一筆。無論哪一種,皆屬違法。一旦被移民局查出,不僅會被拘捕,還可能面臨五年監禁與25萬美元罰款,並永久喪失進入美國資格。
ICE人員在各地大規模掃蕩無證客,使得許多原本「隱身」社區的無證客陷入驚恐。一些無證客尋求與持美國合法身分者結婚,藉此「洗白」身分。(美聯社)
他進一步說明,移民官經驗豐富,審查假結婚有其一套判斷機制。例如:交往多久就結婚?雙方是否共同生活?有無舉辦婚禮?對方父母是誰?鄰居是否知道你們住在一起?甚至會要求提供鄰居電話、敲門查人,或摸床看溫度。過往就曾出現女方稱男方剛在洗手間,結果床鋪冰冷、無人睡過痕跡,當場露餡。
若反悔 將兩敗俱傷
除法律風險外,假結婚的情感代價,還可能演變成「同歸於盡」的局面。劉龍珠表示,許多原本談妥金額的案件,因一方反悔或變相加價,最後雙方互相提告、互相舉報,導致兩敗俱傷。也曾有女方為順利辦理身分,勉強與男方發生關係,卻最終因信任破裂或對價爭議撕破臉,將對方舉報給移民局;雙方恩斷義絕、法律戰四起。
劉龍珠強調:「這種假結婚的關係極為脆弱,看似快速解套,實則滿布陷阱。任何一步走錯,都可能葬送在美國的未來。」他呼籲,面對身分問題,應透過正當途徑尋求法律協助,而非鋌而走險,否則一旦留下移民欺詐紀錄,即便日後真心與他人結婚,也無法再獲得合法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