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者受者 功德等無差別
劉龍珠律師虔心朗讀星雲大師全集(貧僧有話要說)二說(4)
現在,佛光山開山五十年,宗務委員會也經常開會,總想,一個道場要朝百年、千年發展,委員們要為未來著想。我都告訴宗委會的大家,不可以只想在錢財上儲財,大家要儲道,要憂道不憂貧,要鼓勵修道,有道就不怕沒有錢財。
我們也要把大眾的道糧預備好,因為不能吃了今天望明天,明天吃瞭望後天,那是攸關大眾的慧命,怎麼能不預備呢?我的意思是,我們可以窮苦一點,寺廟基本可以儲糧一年,但不可超過三年,超過三年,就會變成積聚儲蓄,那是非法的。
這就是我對儲財的想法。
過去佛陀和阿難在路上走,看到地上有幾塊黃金,佛陀跟阿難說:「阿難,你看啊,這是毒蛇。」阿難回答說:「是的,這是毒蛇。」他們就走過去了。
在田裡工作的父子,他們聽了佛陀與阿難兩個人的對話後,跑去一看,就說:
「哪有毒蛇?那是黃金嘛!」於是很歡喜的就把它帶回去了。
不久,國家政府發現國庫裡的黃金被人家盜取,在當時的印度法律明文規定,百姓不準許私藏黃金。因為這對父子竊取國庫黃金的嫌疑最大,於是就逮捕他們關進牢獄。
在牢獄裡,父親對兒子說:「兒子啊,那個是毒蛇。」兒子也回答說:「父親,那確實是毒蛇。」這對父子受苦了,才悟到金錢可以成為淨財、善財,也可以成為毒蛇哦。
又有一天,佛陀與阿難走在半路上,看到一群烏鴉,在爭食一塊死亡許久的老鼠臭肉,互不相讓,彼此爭得你死我活。佛陀於是對阿難說:「阿難啊,末法時期,我的弟子也會為世間的財物,就好像這群烏鴉爭奪這塊臭肉一樣,爭得你死我活。」所以,我對於這十方供養的應用,其實說起來,也沒有什麼秘密,「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這些總總,原本什麼就都不是我的,是大家的、是十方的,在我,也只是「百花叢裡過,片葉不沾身」。這也是我敢稱自己「貧僧」的原因,我若有一點貪念,我哪裡能自稱「貧僧」呢?
最後,還有一件事跟大家報告,記得佛光山開山之初,有一些出家同道之人到山上來參觀,看到前面高屏溪的水一直向外流,就警告我說,這個佛光山地理不好,水都流出去了,保不住錢財。
但我聽了非常歡喜,因為水就是法財,佛法要長流,這是我們的目的,所謂「法水長流五大洲」,不就是我們的願望嗎?因此,我不需要儲財,佛法在五大洲流傳,佛教還會沒有財富嗎?人間還會沒有幸福安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