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李嘉誠賣港口被中國政府制止,遲早進局子(四)

作者:劉龍珠律師  於 2025-4-1 10:5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移民生活


美國#美國華人#移民美國#移民#法律#律師#劉龍珠#刑事案件#民事案件#犯罪 劉龍珠律師事務所有律師、顧問律師、法律助理約20人,從人數上為美國華人擁有的最大規模律師樓。 防遣返熱線電話:(626)664-9919 • 服務時間:洛杉磯時間上午9時至晚上6時(PST) 同時,為適應不同時區需求,熱線提供24小時二維碼掃描服務。通過掃描二維碼,求助者可獲取在線資源及相關信息,以便在緊急時刻尋求幫助。 地址:1163 Fairway Drive, Suite 105 City of Industry, CA 91789 電話:909-468-2165 微信:lawyerlongliu9



                                               李嘉誠賣港口被中國政府制止,遲早進局子(四)

 

      港口交割倒計時,怎麼阻止李嘉誠?

  李嘉誠一次性甩賣43個海外港口,資產交割已經進入倒計時了。42日,就是最後的交割日期,算起來就剩4天了。可李嘉誠似乎沒有懸崖勒馬,主動終止的意思。外媒爆料稱,這筆交易仍在按計劃進行。李嘉誠這就等於是頂風作案了。

  在輿論上,商務部、外交部也都紛紛下場了。商務部下屬研究所專家發聲,公開反對。外交部則是說,反對大國脅迫,也是不贊成這筆交易。從最初的香港《大公報》發文批評,到港澳辦轉發點名,再到兩任港首李家超、梁振英,相繼反對。李家超是現任特首,比較柔和,說的是要依法處理。那依什麼法呢?有三個法。一是,香港《公司條例法》。二是,《國安法》。三是,《反壟斷法》。 動哪一個法?層次不同,影響也不同。最好是李嘉誠自己,主動終止交易,這樣做,就不需要港府出手,也不需要國家出手了。如果李嘉誠自己不終止,那次等選擇就是動用香港《公司條例法》。這個級別呢,就還在港府內部解決。要是真動用《國安法》、《反壟斷法》,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

  梁振英已經卸任了,說話就更直白了,直接提出質疑:商人究竟有沒有祖國?這就是打明牌了。到這一步,中央依然希望港府自己解決,李嘉誠及時收手,懸崖勒馬。可隨著時間越來越緊迫,商務部、外交部相繼表態,就說明這個事的走向,不對勁,不符合預期。留給李嘉誠的時間,就只剩4天了。到底是賣,還是不賣?將直接決定,李嘉誠家族的歷史地位。 那如果李嘉誠非要賣?我們能不能阻止他呢?當然是可以的,方法有很多。第一種是,重新招標,把國企也納入競標範疇。為什麼這一次,李嘉誠賣港口,爭議這麼大?一個重大原因就是,此前,招商局出價更高,想要買下李嘉誠手裡的海外港口。但李嘉誠呢?卻不為金錢所動,拒絕出售。可現在呢?貝萊德一出手,價格更低,他卻毫不猶豫地出手了。國企重金求購被拒絕,貝萊德打折強買,李嘉誠秒跪,這不但讓中央很憤怒,也激起了輿論的反噬。也就是說,想買這些港口的,不只有貝萊德。為了公平起見,也為了保證李嘉誠家族的利益,應該重新公開招標,而不是搞暗箱操作。在公開招標的情況下,讓貝萊德,中遠海運,招商局等各大財團,共同競標。這既能讓李嘉誠的家族利益最大化,也符合市場競爭的原則。悄咪咪把海外43個港口,低價賣給貝萊德,這不是市場行為,而是美國行政施壓的結果。李嘉誠不能只怕美國,而出賣中國!第二種是,李嘉誠主動終止合約,與貝萊德重新談判。不要把43個海外港口,全部賣給貝萊德了,而應該拆分,把埃及、泰國、印尼、中東以及歐盟等第三方中立國家的港口,賣給國企。把墨西哥、英國等,受美國影響比較大的港口,賣給貝萊德。至於巴拿馬運河的兩個港口?一個賣給貝萊德,另一個賣給國企。這樣做,貝萊德可以拿下美國容易控制的港口,中國也能拿到第三方中立港口。巴拿馬運河港口,中美各佔一個,誰也卡不了誰的脖子。這個方案,李嘉誠就需要折價出售了。因為拆分出來賣,會降低美國對全球航運的控制權,戰略價值有所降低。但李嘉誠不會虧錢,只是少賺一些,中美雙方都有所交代。 第三種是,不顧一切地執意交割,爭當賣國賊。那也執行不下去,港府可以緊急介入,叫停交易,查封相關合同,不僅要審查這筆交易,還要審查和黃公司的其他違法行為。在審查沒有結束之前,這個交易不得重啟。同時,鼓勵華潤燃氣、中國電信、內地房企等公司,進入香港,正面爭奪李嘉誠的生意基本盤。為什麼李嘉誠在香港賺的盆滿缽滿?因為他壟斷了香港的民生商業,如燃氣、電信、碼頭、房地產以及零售商超等。內地企業進入香港,打破這種壟斷格局,也能重新激活香港市場。光《反壟斷法》這一張牌,就夠李嘉誠喝一大壺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其它[移民生活]博文更多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3: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