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口福》巴郎
《萬聖關廟》
在老場的中部,是萬聖宮,俗稱關廟。三國時的關羽,自恃武藝高強,身騎汗血赤兔馬,手揮青龍偃月刀,英雄一世,卻中了小人奸計,大意失去荊州,死於非命。民眾敬重他義薄雲天,尊稱他為「關公」「關老爺」,並在各地建廟祭祀。
關帝廟前門上刻有對聯一幅,印象深刻:
上聯:鳳眼蠶眉千載不消姊妹恨,
下聯:忠肝義膽萬年難捨弟兄情,
橫批:忠昭日月。
在渝東鄉場上,關廟常常是文化娛樂中心。人們來此焚香禮拜,求取關公保佑。每逢年節假日,都要舉行廟會慶祝,熙來攘往,極為鬧熱。紅男綠女們,細酌香茶醇酒,品嘗特色小吃,觀看戲台上的唱念做打、川劇高腔。文運中,人們破四舊,將關公神像作為封建迷信推倒砸碎。但仍保留了木戲台,以便上演革命樣板戲。雕欄玉砌今猶在?當然現在已經重塑關公金身,將關廟裝潢的美崙美奐,一如昔日,甚至更為豪華興盛。
《生態平衡》
自從上世紀80年代起始,農村退耕還林,林木生長,森林逐漸恢復,生態改善,絕跡了很久的動物植物又重新出現,並大量繁殖。
森林資源豐富,黃羊獐狍野豬蝟獾山雞野雉狐狸黃鼠狼數量多了,就會逸出山林,為害家畜家禽和田地里的莊稼。為了防止野物為害,鎮府計劃引進狼群,重建食品鏈,維持生態平衡。另外也組織專業獵戶,限用火器,採用舊法,使用刀矛設套放夾布陷阱,定量捕殺野物,減少其數量,達到動態平衡。
這裡野物泛濫成災,已被取消「保護」資格,如此捕殺野物,合理合法,自然店家可買去,將一道深藏山裡的美食,做出招牌菜肴。食客們也可聞訊趕來,一快朵頤,糍糯糯的肉質,全無一點騷腥味,直吃得酒足飯飽,賓主盡歡。
時已正午,來到燕雲樓進餐。
鄉土特色菜譜:粉蒸酸辣小野豬、熏臘獐子肉燉天麻、山雞燒山菇、熘肥腸、羊肉格格、肘子燒白、蒜苗回鍋肉、酥炸小魚兒、脆鍋巴、蒸南瓜餅、咕嚕酥肉、牛肉乾五香豆乾風味花生、臘肉香腸心腎胃腸囟味拼盤、磨芋豆腐、米豆腐、時菜、鯉魚鮮辣湯、雞蛋蕃茄粉絲豆腐湯等,琳琅滿目,香味撲鼻。
不禁想起文友茂子曾寫過的一首打油詩:
高山好臘肉,香味直撲鼻。
貴者不願吃,草根吃不膩。
一坨接一坨,嘴角油直滴。
有此之口福,何羨富人席。
好嗨喲!
一一一一
巴郞 記於 202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