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結草為廬》巴郞

作者:巴郎  於 2025-8-17 21: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巴郎|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結草為廬》巴郞

這大小二寨的稱謂,是有來歷的。據鄉間父老口口相傳,這兩寨頂部,最初是荒野和成片森林,沒有梯道也沒有房舍,由於險要難以攀登,除了獵戶葯農偶爾光顧外,渺無人煙。直到明末清初,滿清入關,中原大地戰火紛飛,最終天下落入清廷魔手。許多志士仁人或為了不忘明朝,或為了反抗滿清入主中華,大義凜然,志同道合,捨棄故土家園,千里跋涉,進入四川。在巴蜀各地,動員不願做亡國奴的民眾,築寨建堡,以熱血之軀,抵抗異族入侵,保衛家鄉免遭滿清鐵騎蹂躪。最為出名的,是合川釣魚城,全城軍民同仇敵愾,眾志成城,以弱敵強,浴血奮戰,以大小數百戰,英勇無畏,浩氣凜天,頑強抗禦強悍清軍,堅持不屈長達5年之久,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卻說,華夏民眾,從小接受傳統道德文化習俗的灌輸,滿懷忠義之心,不獨是士紳百姓,就是出世之人,對異族統治,也是持不認可的態度的。就有武當山的一對道士師兄弟,道行深厚,道德高尚,不願屈膝接受清廷的冊封,帶領門徒,黌夜逃奔,深入鄂西神農架原始森林,歷盡艱辛,千里跋涉,來到東巴南浦(今萬州)境內。當來到大寨埡口時,看見此處山清水秀,林木蔥籠,大小二高崖傲然兀立,雲霧繚繞,真是仙境勝地,使兩位道士喜不自禁,駐蹕留步。於是,他們帶領門徒弟子,同心協力,伐木建舍,結草為廬,在兩崖山頂修築道院,不問世事,清凈修為。師兄弟倆,為便於稱呼,將此兩崖,分別命名為「大寨」和「小寨」。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22:4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