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力智陰陽》巴郎

作者:巴郎  於 2025-8-8 16:1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巴郎|通用分類:體育隨筆

《力智陰陽》巴郎

今讀平遙武館王中嶽大師的《太極拳論》,掩卷而思,心中偌然有得焉。

人生在世,各種技擊,總不外倚強欺弱,以快打慢,也就是有力打無力泰山壓頂,手慢讓手快望塵莫及,這是憑藉人體先天自然的能力而為,理所當然。巴郎愛好打乒乓球,故以此為例,常見人以快攻破解防守,以扣殺沖透弧圈,無力不勝,無快不破。球手球技的進步,通常是隨著人的生理年齡而變化,從少年之弱到青壯之強,又逐漸轉變成老年之弱,呈現拋物曲線而先上升後下降,這是順應自然規律,隨形就勢無可厚非。

多數人打乒乓球,或是出於愛好,或是為了鍛煉身體,或是兩者兼顧。這些人,對技巧的要求不甚苛刻,技術高超固然是好,縱使技術平平也無所謂,只要打球能使自己身心愉悅快樂,就算達到了目的。另一方面,對有些人說來,除了上述兩個目的,他還希望在打球過程中間,不斷地有所進步,提高自己的球技,可以與強手交鋒過招,若能楚漢對峙不分上下,當能獲得更大的樂趣,滿足自己爭強好勝的心理。

然而事實與願望常經常南轅北轍,令人沮喪。儘管有些人打球興趣濃厚,日常練習勤奮不輟,但是,經過幾年幾十年的堅持不斷,浸淫於其中,大汗淋漓,傷處累累,卻不見有明顯進步,力不從心,強者恆強,弱者恆弱,是何道理也?

究其實,這既關乎球手自己的修身,也關乎球手自己的修心。蓋因為大多數人們打球時,注重了快攻,霹靂閃電以力取勝,卻忽略用心來打球,去琢磨對手了解對手,去針對對手的戰術而相應地改變自己的打法。打球時只圖一時痛快,率意而為,是難以打好球的。長年累月的鍛煉,如果不能運化,醒悟真諦,從中找出規律來加以運用發揮,則只是浪費了球齡:時光的積累,並不能使技藝升華。

欲避此弊,正如王大師所言,須知陰陽,也即是打球之力和智。攻既是防,防能助攻,陽不離陰,陰不離陽,陰陽相濟,方為懂勁。懂勁后,才能在使用蠻力的同時,使用心計,靈活運用,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舉一反三融會貫通,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不能力勝,就應智取,人不知我,我獨知人。手握主動,眼觀全局,臨場打球,氣定神閑。不因敵強而畏懼,不因敵弱而倨傲,防對手之必攻,攻對手之難防。攻如雷霆,防如金湯,一沾就走,隨屈就伸,如行雲流水,兵無常勢。

此時技術的升華,不在於手快手慢力強力弱,而在於智計百出意在技先,就如下棋打牌一樣,要預先想到對手的下一手而早做準備。如此,雖弱不禁風,卻能四兩撥千斤,敢敵霸王之勇。雖七老八十,卻能御青壯盛年,與槍彈比翼快飛。靜如泰山,動如脫兔,心有玲瓏,動靜相宜,前迎后狙,左推右擋,看透對手,后發制人。能剛能柔,水火既濟,陰陽相長,存乎一心,取勝易於反掌矣。

巴郞  記於  20250808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7: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