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巴郞。《文友會周記》021。國球三術

作者:巴郎  於 2024-5-10 06: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巴郎|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巴郞。《文友會周記》021。國球三術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721
** 再議「國球3術」 **
巴郎曰:「狠、准、快」,國球三術,是中國第一代乒乓球手,特別是「乒壇五虎將」,開拓進取,根據自家的經驗教訓,而傾心血創造出來的。幾十年來,這些技戰術,經過反覆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被一代代後來人奉為圭臬,視為經典。看看中國國乒隊據此稱雄世界乒壇,其重要性,當是不言而喻的。
至於隨著時間的推移,乒乓球技自然會有新的發展。有些球技,被人有意放大,頗能混淆視聽。如近來披露的登載於百度上的一篇2017年的文章,將「變」和「轉」,與「狠准快」並列,巴郎認為並不恰當。將國球的三術,改成五術,很有點牽強附會,最多算得作者一家之言,其正確性或權威性值得商榷。
因為,萬變不離其宗。「狠、准、快」,是球技的基飿,基礎打好方能建屋蓋樓。也可說是樹榦,其它技術只是枝葉,只有樹榦茁壯,方能枝繁葉茂。「變轉」是由「狠准快」衍生而來,算不得獨創,兩者不可相提並論。如果硬要強調拔高,則最多算得個錦上添花,且還有疊床駕屋之嫌,畫蛇添足之咎。遺笑大方,巴郎所不取矣!
巴郎 記於 2022072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JAVAD says :
Dear Sir, I don't know your name. The smell article you saw in 2017 was just a small part of the book, fist published in 1982. It is the only book that still valid for today's game. I am the only one outside of China who has the book, you can have access to this book only from a few liburary in China and don't let you to take outside, must read it there. I think you disagree with the article but not exactly know why. The 5 tigers roamed the planet earth a long time before they invented tables tennis but some use it for some famous players, coaches of passed and future players. This is the book that you saw a bit of it, fantastic book after all these years, most of it still valid for today's game. 
巴郞曰:@Javad ,謝謝關注《巴郎議乒乓》。
我所閱文,乃2017年由「鑫相隨活寶」先生,對乒乓球技術「快,准,狠,變,轉」的解讀。我的《閑評》,是我的閱后感,是我的一家之言,歡迎議論辯論。
只是,我覺得此中有點誤會需要澄清。
你援引的書,乃1983年所出,作者都是乒壇宿將,自無異議。
但你說,百度「活寶文」,是82年經典書的一部分,卻是不妥。一個小小的提點:「活寶文」中所舉多個人物、及事例,都是近年來的乒壇新秀,年青一代。82年,或許他(她)們還沒有出生呢。哈哈!
Javad : Mr Balang, if you like go to our website, I have published some of my articles, a lot more and more advanced is to follow, it might be useful to you if you play TT.
巴郎曰:Javad,很好的建議,一定拜讀。
我的《乒乓系列》,試圖從多方面,描述中國乒乓球的歷史沿革,和對社會及個人的影響。至於乒乓球的技戰術,恕我才疏識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系列》中,技戰術不是重點,故只涉及皮毛,淺嘗即止,只注重廣度,沒有深度。
若有群友想深入探討,網上和世上有著許多專著論述。我不再贅言。
巴郎 記於 20220722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20220720
徐世林:@巴郎xiang-倫敦 美好記憶
徐李周張帥小庄,
球風狠准快如芒。
乒壇五虎成追憶,
匯入巴郎演典章。
Ray xu :巴老運筆已出神入化,如馬龍橫拍時力重千鈞[強]
巴郎曰:謝謝關注《閑話》。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又議「國球三術及其它」 **
五虎將創新「國球三術」,以近台快攻打法,「狠、准、快」,馳騁乒壇,承先啟後,繼往開來,成就了一代傳奇。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上有好者,下必效之」。很快地,全世界的球手,都在學習掌握各種新進球技,特別是中國人創造的技戰術,更是趨之如騖。
按說,學會了中國人的球技,該能輕而易舉地打敗中國人了吧?非也。你看當今乒壇,以及可預見的未來,毫無疑問,仍將是由中國人壟斷。
所以,巴郎孔見,乒壇爭雄,不光要靠球技: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還要靠培養和選拔機制。要從小抓起,築好基礎,特別是力量、速度、心理素質、和團隊精神。如此行之有效的工業化機制,則高手、冠軍、會層出不窮,生生不息矣。
巴郎 記於 20220720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誠邀熱愛文學的朋友,加入「文友會」群,
增添人氣、活力,以文會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21: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