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舊沙河夢》096。一路風塵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九六。一路風塵
「叛徒、內奸、工賊」,是劉少奇的三頂「罪冠」,這些稱謂,也是有來處的。《審查報告》認為,劉在1927年大革命時期,要武漢工人糾察隊放下手中武器,向汪精衛的國民政府投降,是「內奸」行為。又認為劉於1929年主持滿州工作時,向資本家諛奉,出賣工人運動消息,是「工賊」行為。而早年在湖南被捕,向軍閥寫「脫黨書」出獄,是「叛徒」行為。
其實,就我一孔之見,要「61名共產黨人,自首出獄」,才是「內奸」行為。在安源路礦大罷工中,與資方談判讓步,才是「工賊」行為。見仁見智,讀者自清。
1925年,國父孫中山實行「聯俄聯共扶助工農」新三民主義,國共合作,開展北伐,結束軍閥混戰,統一中國。劉少奇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副委員長,奉黨中央之命,與李立三同志一道,深入江西萍鄉株洲鐵路和安源煤礦。訪貧問苦,舉辦夜校,組織俱樂部,開發民智,掀起如火如荼工人運動,以配合北伐。當安源路礦當局拒絕發放長期拖欠的工人工資,並試圖解散工人俱樂部時,以李立三為總指揮、劉少奇為俱樂部全權代表,領導近兩萬路礦工人舉行震驚全國的大罷工。
在安源路礦大罷工期間,劉少奇代表工人,與資方進行談判,他針鋒相對,滴水不漏,有理有利有節。為了維持工人生計和路礦生產,最終勞資雙方都做出妥協讓步,簽訂了十三條協議,大罷工達到目的。談判中雙方妥協以達成協議,這本是正常的事,在任何談判中都會遇到,卻被專案組雞蛋裡挑骨頭,硬說劉向資方獻媚,出賣工人利益,是不折不扣的「工賊」。
安源路礦大罷工之後,劉少奇因病回湖南老家養病。不料洩露行蹤,被以「反共」著稱的湖南省長、地方軍閥趙恆惕逮捕。消息傳出后,國共兩黨通電譴責,中華全國總工會、湖南學生團體、及劉少奇親友同鄉也奔走援助,要求釋放劉少奇。劉家乃湖南望族,父祖輩是威壓一方的封建大地主,兄長們從政經商,是政界要人工商大亨,呼風喚雨,能量極大。在關押1月後,趙恆惕難抗壓力,同意私了,在接受了大量賄賂和贖金后,不得不將劉少奇釋放。在此過程中,劉少奇按要求曾登報「脫黨」,但並沒有「悔過認錯」背棄信仰,也沒有「賣友求榮」出賣同志。他不慎被捕,又幸運脫困,這麼一件事,竟被專案組指認為叛變出獄,是「叛徒」行徑。
有了「叛徒、內奸、工賊」這三頂「罪冠」,劉少奇死罪難逃了。在黨的八屆十二中全會上,宣讀了《關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的審查報告》,他被「永遠開除出黨,撤消其黨內外一切職務」,蒙受了莫須有的罪名,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在文革十年浩劫中,他更是被妖魔化,成了亂臣賊子,經受著無數革命群眾的鞭撻和唾棄。不白之冤,永難洗刷。
劉少奇同志革命幾十年,身為黨和國家領導人,組織、領導、並親歷親為,理虛務實,做過許多的事。要不,他怎麼能在人才輩出的革命隊伍里,力壓群芳,一枝獨秀,成為了黨和國家的第二號領導人呢?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位高權重,紅極一時。可是當他被打倒之後,連帶著的,他所身體力行的所有事,卻虛有了,淡化了,消失了,不再存在,在歷史上查不到一絲痕迹,卻是非常地奇哉怪哉也。
比如說,安源路礦大罷工,作為當代史上最著名的大罷工之一,在共產黨人李立三劉少奇領導下,取得出乎預想的成功,轟動全國。曾被寫成短文,編入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材,也被作為當代史,編入初中歷史和政治課本,所有中小學生都學習過。
可是,當劉少奇被打倒后,這些記實文章,連帶李立三劉少奇這兩個名字,都從課本中消失了,刪除了。代之而起的,則是突然地出現了「毛主席去安源」文章,被編入課本之中。講述的是毛主席去安源,從事工運的故事,卻象是把劉少奇做過的事,安在了毛主席身上,新瓶裝舊酒,換湯不換藥。
更有甚者,有全國出名的某畫家大師,為了緊跟革命形勢,虔誠地運用自己的神來畫技,生花夢筆,憑空想象,加之潤色,繪出了大型油畫《毛主席去安源》。油畫一出,舉國驚羨,紛紛複製,頓時遍及神州處處,街頭鬧市,巍峨矗立,家家戶戶,敬供中堂。
這副油畫,真是好看:青年毛澤東,身穿青布長袍,手執雨傘,腳穿布鞋,一路風塵,走向安源。那挺立的髮型,堅定的目光,高聳的鼻樑,微閉的嘴唇,以及那直立的脊樑,偉岸的身軀,迎風而行。步履堅定,腳踏大地,碾碎塵埃,那麼地青春俊美,自信洋溢,顯示了「糞土當年萬戶侯」的蓋世氣概,和決心去「中流激水,浪遏飛舟」的執著意志。
這油畫,真是一幅佳作,賞心悅目,催人奮發,是多麼的好啊!可惜的是,從一開始,其立意就錯了,為了貶劉褒毛,竟冒天下之大不韙,視天下人為愚民阿斗,可捏之以方,揉之以圓,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把想象當成了事實,而且欲蓋彌彰,以意淫替代事實,試圖抹殺事實,更顯得是不倫不類了。
連我們小學生都知道,國共合作時,劉主席搞工運,毛主席搞農運,如小蔥豆腐,一清二白,從來沒有互換過,或混淆過。也就是說,只有劉主席了解安源工人,是他們的貼心人指路人。毛主席是不懂鐵路煤礦,不了解工人生活的,也難怪,人有專精,天才難為百事通嗎!
毛是農運專家,自然最為熟悉農民,一顰一笑,一舉一動,眼看耳聽,就能了解農民的心中所想,八九不離十,據此還寫過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連最為人所稱道的「秋收起義」,也是在湖南鄉村裡,秋收季節,發動農民進行的暴力革命。
毛主席不了解工人和工業,其另一具體表現,是在58年,提倡「超英趕美」,要求百姓砸鍋賣鐵,大辦土高爐鍊鋼,結果煉出鋼渣。他也許認為,如農業一樣,「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工業,只要全民一心,眾人拾柴火焰高,只要苦幹,人定勝天,一定能達到人為目標。卻全沒想到,工業與農業,有著極大區別,不能類推,經驗主義會害人。工業,要依靠科學技術,要配屬儀器設備,要培訓管理操作,不是頭腦發熱,一味蠻幹就能成功的。不尊重自然法則,異想天開,最終會欲速不達,吃盡苦頭的,鬧出笑話的。
可是,現在為了文革需要,有人竟然不惜信口呲黃,偽造、顛倒歷史,張冠李戴,把劉的事加諸到毛的身上,把毛主席尊奉為我黨的早期工運領袖,而成就功業之處,竟然也在安源!
眾口交譽,信誓旦旦,說得有鼻子有眼,重複嘮叨之後,就好象是真的一樣,不由不信。並且,就因為掩蓋這一小小的籑改,不得不將黨史當代史文學史上相關時段章節,加以改動、造假,甚至抹殺,做得非常徹底。直至50年後的今天,雖經撥亂反正,仍時時可見經過篡改之不真不實之處,比如說,將毛澤東、李立三、劉少奇三人,並列為安源路礦工運領袖,屢見於報刊雜誌網路傳媒正史野記眾口相傳,話說千遍成至理,再難以完全恢復其本來面貌了。
巴郎 記於202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