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舊沙河夢》094。走資一派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九四。走資一派
毛主席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真實目的,是因為他錯誤地估計了當時的政治局勢,如《五一六通知》所述,認為:在黨內「存在著一個資產階級司令部,和一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他們是赫魯曉夫式的人物,正睡在我們身邊」,對我們施放糖衣炮彈,潛移默化,和平演變,如果不加以警惕,掉以輕心,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黨就要變色,國就要變修,資本主義就會在中國復辟,無數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江山將毀於一旦,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將前功盡棄,人民將要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
資產階級當權派,隱藏黨內忍不發。內外勾結帝修反,試圖復辟效舊法。香風迷霧和平變,喪魂失魄潛移化。一旦得逞黨變色,人民再吃罪二茬。思想交鋒從未停,路線對錯影響大。黨會變色國會亡,掉以輕心會挨打。
因此,以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革命司令部,面對以劉少奇為首的資產階級司令部,是絕無妥協調和的餘地,是兩個陣營、兩條路線、兩個司令部的對決,水火不容,生死存亡之爭。這場鬥爭必須廣泛開展,深入人心,堅決徹底,刻不容緩。
於是,當紅衛兵大串連、破「四舊」、開展「四大」等一系列動作,燒旺了文革烈火之後,鬥爭矛頭,便轉向了資產階級修正主義在黨內的代表人物,隱藏在黨內的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1966年10月,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批准了《關於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罪行的審查報告》,作出了把劉少奇「永遠開除出黨,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的決議,真是大快人心。針對著「黨內資產階級司令部的首腦人物和黨內頭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全國人民義憤填膺,批判鬥爭如火如荼,各種新奇伎倆層出不窮,「體現」了革命群眾極大的創造性。
在沙河子破「四舊」中,紅衛兵們經常押解著一群群「牛鬼蛇神」遊街示眾,浩浩蕩蕩,前不見頭,后不見尾。這些牛鬼蛇神,以中老年人居多,不管你多老多大年紀,只要能動,就得參加,不可逃避,否則嚴懲不貸。白鬍子老爺子小腳老太婆,拄著拐棍顫巍巍地走在行列中。押送者少,示眾者多,倒像成了牛鬼蛇神的大示威。按現在的行話說,是一道移動的街景,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有個小學同學,父母工作在外地,將他寄養在他的奶奶家裡,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奶奶八十開外,慈眉善目,裹著小腳,三寸金蓮,走路顫踮。解放前,同學的爺爺家有上百畝農田,農忙時要僱工生產,土改時因此而所劃成份是地主,幾年後爺爺去世,而奶奶的地主婆成份卻一直保留了下來,屬於黑五類鬥爭對象。以前奶奶身子骨還健壯,還能自己踮著裹纏小腳,去參加各種會議接受批鬥。現在年邁體衰,行走艱難,不能站立和遊街。於是,這挨批鬥的活兒,就順理成章地落到了孫兒頭上,由他代勞。每次批鬥時,10歲的孫兒就掛上奶奶的紙牌,與其它牛鬼蛇神一道,風雨無阻,站立高台上接受批鬥,然後排隊,遊街請罪。
打倒劉少奇的「決議」公布之後,遊街示眾增加了新的內容。走在隊伍最前面的「牛鬼」敲著一面破鑼,呼著口號,清街開道。後邊的「蛇神」們斜抬抱著一個竹扎紙糊模擬真人大小的劉少奇人像,上書「黨內頭號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劉少奇」。緊隨著一口紙糊棺材,棺材上也寫著同樣的文字。整個隊伍在紅衛兵監視下,一邊緩慢地走著,一邊拖聲唱著:「劉少奇,垮了台,孝子賢孫哭哀哀......」唱的是川東舊時民間死人後,弔祭時哭喪的小調,五音不全,凄清滑稽。紅衛兵此舉,無非是要表明「牛鬼蛇神」是劉少奇的「孝子賢孫」、「社會基礎」。大概要算《牛鬼蛇神嚎歌》的一種「地方改良版本」吧。
在劉少奇被正式宣布打倒之後,還出現了一首配合中央決議的歌曲《打倒叛徒、內奸、工賊劉少奇》。這首歌中,除了開頭的「怒火在燃燒,鐵拳高高舉」兩句外,全是加控劉少奇的罪名,和「打倒劉少奇」的口號,以及「反動透頂」、「罪大惡極」,「撤銷他黨內外的一切職務,永遠開除他的黨籍」等詞語。此歌的特別之處,還在於後邊幾句,在唱「打倒叛徒劉少奇」、「打倒內奸劉少奇」、「打倒工賊劉少奇」這三句之間,都要高呼口號「打倒劉少奇」,在唱完最後一句「打倒帝修反的走狗劉少奇」之後,還要連呼四聲「打倒劉少奇」。
此歌極力醜化劉少奇,竭盡諷刺挖苦、人格污辱之能事,殺氣騰騰,火藥味極濃,無所不用其極。較之前蘇聯時代,斯大林的獨裁專制,對待政敵托洛茨基、布哈林、及匈牙利納吉等人,進行政治迫害的手段,有過之而無不及。在黨內鎮壓所謂「反黨集團」,並非我黨的獨創,但在鎮壓中,獨出心裁,用心良苦,特地炮製一首歌曲來配合,並被選入當時的中學「革命文藝課」教材中,讓青少年學生們放聲高唱,將其唱得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臭遍大街,卻似乎是史無前例的「創舉」,使人嘆而觀止。
緊隨著「頭號走資派」劉少奇的揪出並打倒,很快地,「二號走資派」鄧小平和「三號走資派」陶鑄也被揪出,落入革命大批判的羅網之中。隨之,他們的左膀右臂彭羅陸楊,以及幹將爪牙「六十一人叛徒集團」,也難逃革命群眾的火眼金睛,被揪了出來,將其底細掀了個底兒朝天,暴露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文革中最流行「革命大批判」,紅衛兵高呼「造反有理」的口號,揪斗所謂「牛鬼蛇神」,造「走資派」的反。昨天批劉鄧陶,今天批彭羅陸楊,明天批王關戚,後天批林陳孔,中國的黑五類走資派,美帝蘇修各國反動派,都在批判之列。
還有就是,文革政局多變,如萬花鏡筒,雲詭浪涌,變幻莫測,令人嘡目結舌。你今天在台上批別人是「反革命」,說不定明天就是別人上台批你這「階級敵人」了,所以當時站隊很是流行。觀點不同,對同一件事的看法或認識就有差異,群眾之間糾葛和紛爭,形成不同派別。他們按照自己對文革形勢以及當地具體情況的理解,衝擊政府機關,揪斗領導幹部,搞亂地方黨委,形成派系鬥爭,這一切都加劇了社會的動蕩。
巴郎 記於2020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