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巴郎。《拾舊沙河夢》059。砸破堅冰

作者:巴郎  於 2023-2-3 16: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巴郎|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巴郎。《拾舊沙河夢》059。砸破堅冰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五九。砸破堅冰

批判「三家村」的熱潮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全國各地的傳媒紛紛而動,從全國性的報刊雜誌,到省地市縣的區域性大報小報,都緊跟解放軍報光明日報文匯報紅旗雜誌定下的基調,參照下發的《批判彙編》,不遺餘力地,連篇累牘地,對《燕山夜話》《三家村札記》進行筆伐,火力全開,勢頭兇猛。連萬縣廣抪站,也延長了抪放時間,大白天上班時侯,也通過散佈於沙河鎮上的高音嗽叭,不停地宣講中央省地市下傳的各種文件,及各大報的批判範文,一時間舌燦蓮花,眾口而誅。
雖然表面上批判得暴雨雷霆,沸沸揚揚,但實際上卻象大海一樣,明面上波濤洶湧,驚心動魄,其海下深處卻似古井無波,略起漣漪。這是因為原因有三。
其一,建國以來運動多,三天兩晌事兒雜。各級基層單位的領導,都是經歷過建國以來各種運動的「老運動員」,對各種運動的發展過程了如指掌,總覺得雷聲大雨點小,鬧騰一段時間后就會消聲沒蹤,雲開霧散,不值得為此大動干戈,淘盡心力。
其二,當時實行計劃經濟,由國家下撥指標給工礦企業,商貿事業,農村社隊,在指定時間內完成定額,各級領導將「抓革命」與「搞生產」割裂開來,業務掛帥,生產第一,不願為虛無飄渺的意識形態、歷史文化的是與非論爭,浪費時間,躭誤生產。所以,不贊成上班時間寫文章搞批判,只鼓勵在完成生產定額的前提下,利用晚上周末業餘時間抓革命。
其三,是絕大多數幹部群眾,芸芸眾生,剛從三年自然災害時期的艱辛緩過勁來,衣豐食足,正嘗試著小日子的滋潤。再加上文化素養低下,理解能力有限,思想覺悟不高,弄不明白上層建築和經濟基礎的依存關係,總覺得那是文化人,吃飽飯後閑極無聊鬧出的事兒,於是聽任上級領導和工作組的百般動員,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漠然處之。紅頭文件發下來,只是在政治學習時照本宣科,上情下達人云亦云,茶餘飯後擺講議論嘻嘻哈哈,真正投身其中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眼見前行的航船遭遇堅冰可能擱淺,這場文化批判就要虎頭蛇尾,趨於夭折,而運動的目的尚未達到,心有不甘。領袖高瞻遠矚,從戰略層面從容布局,決定自上而下,砸開蓋子,破碎堅冰,解除人民群眾身上的枷鎖桎梏,從而煥發人民群眾的鬥志。那麼,整塊堅冰,從何入手呢?真是瞌睡送來了枕頭,北大工作組與師生之間的矛盾對立,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成為了啟動文革的突破口。
北京大學,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是中國首屈一指的精英大學,素來為人們推重景仰。這樣一所大學,卻在批判「三家村」運動中,行動遲緩,動作不力,期期艾艾,顧而言它。究其原因,是因為北大黨委領導陸平彭珮雲,以及北京市委直管領導宋碩,沒有理解或說是曲解了中央意圖,不從政治立埸出發只從學術角度考慮,來對待批判「三家村」運動。他們認為,學術上的見解不同,本是歷史文化領域應有的現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嘛,完全可以通過切蹉辯討來澄清解決,不必要把自己的見解和意志強加於人,更不必要上綱上線,殘酷鬥爭無情打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所以,北大領導對此運動敷衍搪塞,虛應故事,使勁捂住蓋子,使北大形如一潭死水。
這種表裡不一明順暗抗的態度,難蔽有心人的敏銳雙眼。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通過了《五一六通知》,這是一個轉折點,正式宣布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開始,吹響了文革的衝鋒號。破開蓋子須利刃,北大闖將開首發。理論權威領袖心腹康生,急迫地在北大內部尋覓代言人,經過耐心鼓動精心策劃,緊接著於5月25日,北京大學哲學系黨總支書記聶元梓等人,秉承上意,貼出一張大字報,題為《宋碩、陸平、彭珮雲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幹些什麼?》,明確敵我路線划,矛頭直指中共北大黨委和中共北京市委。號召:
「一切革命的知識分子,是戰鬥的時候了!讓我們團結起來,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團結在黨中央和毛主席的周圍,打破修正主義的種種控制和一切陰謀詭計,堅決、徹底、乾淨、全部地消滅一切牛鬼蛇神、一切赫魯曉夫式的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把社會主義革命進行到底」。

馬列主義大字報,全國當先破堅甲。一石激起千重浪,污垢塵埃盡沖刷。大字報一貼出,便引起全校師生的思想混亂和激烈爭論,並引起社會上的震動。可嘆即得利益者,仍圖把持舊北大。上竄下跳工作組,欲捂蓋子將火壓。而今猖狂來反撲,原形畢露現毒牙。北京市委駐北大工作組揪斗造反師生,試圖壓制群眾,組織群眾斗群眾,打擊異己大權抓。顛倒是非淆黑白,圍剿專政肆關押。無數群眾受蒙蔽,多少忠良遭棒打。針插不進水難潑,養虎遺患已坐大。
不識時務猶孤行,夜半臨淵尚自誇。面對如此頑固不化的花崗石腦袋,卻被新成立的中央文革小組大佬們陳伯達康生江青,重拳出擊,打得粉碎,下令將北大工作組趕走撤消。對此,《人民日報》評論員立即予以肯定,讚揚聶元梓等人的大字報「揭穿了三家村黑幫分子的一個大陰謀」,北大則是「反黨反社會主義的頑同堡壘」,要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康生則將其媲美為「20世紀巴黎公社宣言」。該事件直接後果是導致北大黨委的垮台,進而導致了北京市委的崩盤。

間接後果則是作為導火線,引燃起長達十年的文革烈火。8月,在八屆十一中全會上,領袖挺身來講話,公開表示支持,發表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
「全國第一張馬列主義的大字報和人民日報評論員的評論,寫得何等好呵!請同志們重讀這一張大字報和這個評論。可是在50多天里,從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領導同志,卻反其道而行之,站在反動的資產階級立場上,實行資產階級專政,將無產階級轟轟烈烈的文化大革命運動打下去,顛倒是非,混淆黑白,圍剿革命派,壓制不同意見,實行白色恐怖,自以為得意,長資產階級的威風,滅無產階級的志氣,又何其毒也!聯想到1962年的右傾和1964年形「左」實右的錯誤傾向,豈不是可以發人深醒的嗎?」
偉大領袖的這份大字報,不點名地批評了劉少奇等「某些領導同志」,提出中央存在著一個「資產階級司令部」。這個司令部,在1962年雖然將國家從自然災害中拯救出來,但它推行的「三自一包」右傾路線,卻是與無產階級革命路線背道而馳的。特別是在1964年社教四清中,搞出「桃園經驗」,看似打擊了四不清幹部和地富反壞資本家分子,但這只是形左實右,並沒有涉及黨內的腐敗分子,更沒有觸動黨內高層修正主義資本主義代表人物,走資派還在走。階級鬥爭搏生死,黨內勁敵要炮打。大字報實際宣告,領袖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目的,就是要「炮打」劉少奇、鄧小平這個「資產階級司令部」,奪回權力好應用,揪出黨內走資派,肅清流毒除病邪。這張大字報的貼出,標誌著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和國家主席劉少奇之間矛盾和衝突的尖銳化和公開化,矛盾公開擂台打,已經列出陣勢,只待亮劍了。
巴郎  記於20200303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 08: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