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舊沙河夢》045。佑我長城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四五。佑我長城
1927年8月1日,共產黨人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人,率領以共產黨人為骨幹的革命力量,克服了黨內機會主義的阻撓,在江西南昌,向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的「清共剿共」、屠殺共產黨人的倒行逆施,發起了武裝反擊。南昌起義的一聲槍響,宣告了和平建國幻想的破裂,暴力革命的開始,也昭示了人民軍隊的誕生,人民中國建立后,將8月1日定為「建軍節」。
南昌起義,以及其後的秋收起義以及全國各地風起雲湧的武裝革命,使共產黨擁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最終在朱德毛澤東的領導下,締造了中國工農紅軍,創建了井岡山等蘇維埃根據地,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武裝割據。在建軍初期,就確立了「黨指揮槍」的原則,制定了「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篤信「槍杆子裡面出政權」,擯棄一切不切實際的幻想,克服無盡的艱難險阻,在共產黨指揮下,工人農民子弟兵,在槍林彈雨里,在烈火硝煙中,走過風雨如磐長征路,抗日八年旗高擎,百萬雄師渡長江,狂飈掃過天下靖,最終打敗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建立了人民中國。
腳踏祖國大地穩,背負人民期望殷。面對著外部勢力的威脅包圍,內部敵人的復辟夢囈,人民軍隊鋼槍在手,重拳出擊。對外,經過抗美援朝、中印自衛反擊、援越抗美、和中蘇邊境衝突等,打退了帝修反的猖狂挑釁進犯,保衛了祖國疆土,築起了不可逾越的鋼鐵長城。對內,經過清匪反霸三反五反、炮轟金門粉碎蔣氏反攻大陸叫囂、平叛促進西藏民主改革、打擊藏獨疆獨等各種分裂祖國企圖,保障了人民的生活安寧,祖國建設的繁榮昌盛,社會主義社會的長治久安。
在和平時期,人民軍隊時刻不忘祖國安危。冰天雪地守北疆,狂濤巨浪巡南浜。鋼筋鐵骨外禦寇,發展了陸海空三軍,並應時代需要,陸續建立了諸多新的軍種兵種。赤膽忠心內安民,發展屯田軍墾,參與救援搶險,抗擊洪澇蟲旱災難,支援地方各行各業建設等,為革命事業做出貢獻,為全國人民做出表率。
和平年代,環境改變了,人民軍隊的宗旨沒有變。新的戰鬥在前方,比學趕幫爭先進。「南京路上好八連」為全軍樹立了榜樣。建國初期,解放軍某部八連進駐上海市,住進洋房,在最繁華的商業街區南京路值勤。土包子進了大城市,眼花繚亂,有的戰士開始羨慕男女手挽手進歌廳電影院,花5元人民幣到高級理髮店理髮,或花好幾元人民幣到國際飯店吃西餐,買每包一塊多錢的雪茄抽。面對這樣的蛻變,指導員張成志在黨支部會議上指出:南京路是沒有硝煙的戰場,要讓全連保持高度警覺性,做好「霓虹燈下的哨兵」。經多次教育后,該連戰士紛紛表示:遵照毛主席教導,牢記「兩個務必」:保持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優良傳統,警惕資產階級的香風迷霧,潛移默化,打退糖衣炮彈的襲擊,立於不敗之地。
此後多年間,該連官兵堅持穿草鞋用紙糊信封,自製針線包縫補破舊衣服,開展了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一寸布一分錢等比賽,到十多里遠的上海郊區開荒種菜,開墾百餘塊零星土地共20畝,做到糧油瓜菜肉食自給有餘。三年天災困難時期,八連官兵還向災區捐獻300多件衣服,以及各類糧食食品。八連以優異成績完成軍事訓練的同時,還定期去工廠農村勞動,支援春運秋收,並與所在街道學校工商企事業掛鉤,軍民共建,體現了人民軍隊愛人民,軍民團結魚水之情。
戰爭年代,解放軍湧現了無數戰鬥英雄。楊靖宇趙一曼董存瑞黃繼光邱少雲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家喻戶曉,他們勇敢頑強不懼犧牲完成任務的事迹,耳熟能詳。和平時期,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軍隊的職能有所轉變,其責任和義務,一直是討論熱點。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學習雷鋒,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的活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雷鋒同志,是解放軍瀋陽軍區工程兵中士,普通一兵,參軍三年,因公殉職。他出生貧寒,有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在他有限的青春歲月里,他努力學習毛主席著作,提高政治思想覺悟,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擠出空閑時間,放棄自己的節假日和周末,去駐地周圍為人民服務,急百姓之急,應群眾之需,助人為樂,做了無數好人好事,弘揚了中華文明的優良道德傳統,於平凡中塑造偉大,是全軍全國人民學習的典範。
解放軍保家衛國,必須要有過硬的軍事本領。自林彪元帥擔任國防部長以來,在提高軍事技術,強化軍隊戰鬥力方面傾注了大量心血,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軍事訓練考核的規章制度,和提高官兵軍事素質的方式方法。其中,以「郭興福教學法」最為廣為人知。1960 年,解放軍一位步兵副連長郭興福,在單兵進攻戰術教學中逐步形成一套切合實際的練兵方法,把練思想練作風與練戰術練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主要內容:從實戰需要出發,從難從嚴訓練;民主教學,官兵互教;摸清底細,因人施教;突出重點,精講多練;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啟發誘導,形象直觀;評比競賽,樹立標兵;既練戰術技術,又練思想作風,使官兵思想紅、作風硬、技術精、戰術活。郭興福教學方法,不單是軍事訓練,還 包括政治思想工作軍隊作風問題,以及軍民關係等,是我軍傳統練兵方法的繼承和發揚,對提高軍力至為重要。
1963年,黨中央毛主席發出指示,號召全國:「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林彪語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隊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隊伍,因而是戰無不勝的隊伍」。解放軍突出政治,又紅又專,為民為國,忠誠不二,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紅旗,在一切工作中用毛澤東思想掛帥。學習解放軍,這是中央力圖將軍隊政治工作的經驗應用到地方,掀起比先進學先進趕先進幫後進的共產主義競賽,以促進地方的「革命化」建設。
「黨指揮槍「原則遵,政治掛帥傳統循。領會馬列毛思想,堅定不移矢忠心。林彪元帥作示範,「毛選「在手賽聖經。活學活用聯實際,學用結合有創新。林彪主持軍委日常工作后,即根據毛主席一貫倡導的政治建軍原則,提出了自己獨特的一套治軍理念。
林彪提出:「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活的思想第一」 。「四個第一」要貫徹,「興無滅資「是非清。人的因素占首位,發揮主觀能動性。革命精神勝物質,覺悟提高靈魂凈。讀書聯繫活思想,扶良糾偏有信心。他主持編印了四卷本《毛澤東選集》,《毛澤東著作選讀》,並獨出心裁,為全軍將士和全國人民,編印了袖珍本小紅書《毛主席語錄》,便利隨時隨地掏出來學習。林彪提出了學習毛澤東著作的「三十字方針」:「要帶著問題學,活學活用,學用結合,急用先學,立竿見影,在『用』字上狠下功夫」。
林彪號召:「我們要樹立三八作風,就是毛主席在延安提出的三句話八個字: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團結、緊張、嚴肅、活潑」。「三八作風「好傳統,發揚光大謹遵循。堅定正確講政治,聽黨的話愛人民。艱苦樸素善自身,片塵不沾兩袖清。戰略藐視戰術謀,靈活機動克敵嬴。官兵平等團結好,互相幫助兄弟親。雷厲風行緊張干,軍令如山練精兵。堅持真理講原則,嚴肅紀律敢較真。朝氣蓬勃圖進取,熱情活潑益心身。
林彪認為:「軍隊建設分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精神和作風,都不是物質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假如人人都煥發革命精神,養成良好作風,不僅平時,特別是到了戰時,就會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他要求軍隊建設,要聯繫群眾思想紅,根深蒂固扎基層。建立「四好連隊「,增強戰力,層出不窮賽春筍。培養百千萬「五好戰士「,軍事技術過得硬。又紅又專能打仗,真正成為佑護祖國的鋼鐵長城。
林彪強調:「密切軍民關係,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工農子弟不忘本,軍民魚水情更真。和平時期,軍隊要搞好地方軍政建設,平日培訓預備役和民兵,進行軍事訓練,特別是沿海邊疆地帶,要輔助解放軍執行軍事任務,戰時才能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中華兒女多奇志,織就人民戰爭天羅地網,鍛鑄全民皆兵銅牆鐵壁,定能將來犯之敵殲滅盡,保家衛國定乾坤。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林彪同志確實是毛主席最忠誠的學生和戰友。在探索社會主義新時期中,人民軍隊的建設上,毛主席和林彪同志心有靈犀一竅通,不謀而合,密切融洽,互有默契,百事盡在不言中。林彪高度評價並整理繼承了毛澤東軍事思想,並創造發展了自己的完整軍事理念。或許從那時起,毛主席就倍加青睞林彪,屬意林彪掌管軍權,並孕育了培養林彪作為自己接班人的想法;林彪更亦步亦趨,倍加尊崇毛主席,感激涕零其知遇之恩,願肝腦塗地以報,暗地裡也萌發了若有朝一日時來運轉將取而代之的夢幻。
「全國學習解放軍」的一系列舉措,史無前例,使軍隊政治工作中一整套帶有形式主義傾向的模式,在全國範圍內得以推廣,自然亦使全社會具備了高度「革命化」軍事化的表徵,為即將到來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準備了條件。
巴郎 記於2020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