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舊沙河夢》037。海峽風雲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三七。海峽風雲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解放軍劉鄧大軍乘勝向西南進軍,於11月底攻克國民政府陪都重慶,將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徹底逐出大陸,趕到台灣及周邊島嶼。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而解放大軍因民心所向,在多年內戰中成長強大,從北到南勢如破竹,將蔣氏王朝一掃而光。眼見蔣氏退據台澎金馬諸島嶼,末日已到無可逃遁,解放大軍士氣正盛,要再鼓餘勇,天涯海角追擊窮寇,鐵拳之下必覆其巢。
三野一部在葉飛將軍率領之下,擔任金門作戰主攻。由於長年征戰,百勝無敗,滋生了盲目驕傲心態,匆忙計劃,準備不周,未注意渡海作戰種種隱憂。海洋氣候多變,波濤洶湧,不比陸上站得牢。解放軍多為北方旱鴨子,不習游泳,短期內白費努力,難以速就。另外,水手、船隻不足且船小破爛,難以搭載足夠兵員;渡海偵察困難重重,難以探取有效情報。
準備才月余,就匆忙發動戰役,以上千艘木製帆船強渡海峽,進攻金門島。在炮火掩護下搶灘成功,棄船登岸紅旗高颺喜訊報。可是,金門之敵早已做好應對準備,兵精馬壯布署周到,從陸海空立體鉗制我軍。我軍則因錯識海流,導致建制紊亂,只好各自為戰,指揮失措,發動強攻突擊,收效甚微死傷眾多,戰鬥膠著極為不妙。
不識大海嘗苦果,汐漲之後是退潮,第二進攻梯隊不能登陸,飄在海上。而搶灘船隻深陷沙丘,動彈不得成為靶標。金門之敵強勢猛烈轟擊,海上艦艇、空中飛機一齊開炮,我軍困在沙灘,內難攻擊外無援兵,陣地低洼無掩體,進退兩難如何是好?在敵軍精銳猛烈反擊,四面圍困下,我軍死傷慘重無寸進,彈盡糧絕卷刺刀。經過壯烈激戰三晝夜,喋血苦鬥回天無力,九千登陸英雄無人投降,壯烈犧牲,紅旗殞落狼煙消散,天昏地暗壯士去,魂盪空中風蕭蕭。
金門戰役,全軍盡歿,海戰折翼,慘痛教訓。影響海戰因素眾多,我軍缺乏海戰經驗,且無海空軍掩護作戰,但主要還是大意輕敵導致失敗,陰溝里翻了船。血的教訓要記牢,動手之前計劃好,充分準備再次作戰,順利地攻佔海南島。
蔣氏敗走台灣,但一直賊心不死,與美帝勾結,讓第七艦隊台海巡邏,耀武揚威。不顧人民中國嚴正抗議,置若罔聞態度輕眺。忍無可忍,我軍欲予懲治,定下決策,權拿金門再次試刀。
1958年8月23日,黃昏日鈄,長空驚見焰火俏。從福建沿海前線,萬炮齊發,轟炸金門,突如其來,鬼哭神號。大量彈藥傾瀉在小島上,犁地三米工事盡毀,鬧市化煙房倒屋塌。金門駐防付司令吉星文,是「七七事變」爆發時的中方指揮抗日英雄,當日值勤,不及躲避,彈擊身死魂散魄消。
金門炮戰與其說是軍事戰,不如說是政治仗,是戰略層面的攻心戰,一箭脫弦射多雕。雖然是共軍和國軍在前台對抗,但卻有美國蘇聯的身影隱藏背後,傾力煽風把火燒旺,藉此局部衝突,試驗軍備,不斷地更新再創造。
我軍目的是分化美蔣貶斥其威,打擊台獨嚴正警告:「我們一定要解放台灣」。炮擊金門持續連綿20餘年,除了炮戰彈藥消耗,也動用大量物質進行政治宣傳。國共之間,逐漸形成共識,心有默契互相通融。雙日不打單天炮,逢不打炮日,海運供給通暢,打炮日,炮彈落點指向荒郊野外灘塗,苦心保存完好民用設施。逢年過節時,血濃於水情義長,則用氣球懸掛大量慰問品,飄過海峽送達金門同胞,共慶佳節。
直到八十年代后,世界形勢變化,方才放下刀槍,停止炮擊。國共攜手反台獨,海峽兩岸三通商。分久必合盼統一,相逢一笑恩仇忘。炮戰遺址開放,供遊客賞玩。
1962年,世界局勢激盪,局部衝突不斷。台灣蔣氏搖尾乞憐尋求美援,加強軍備海防。羽翼逐漸豐滿,態度又復囂張。蔣氏不甘心隅居台灣一角,叫囂要「反攻大陸」,要「解救同胞」、「反共抗俄復國」、「殺朱拔毛」,一時間黑雲壓城,山雨欲來。懷著不共戴天的切齒仇恨,頻繁訓練和派遣敵特,從海上偷渡,飛機空投,潛入大陸沿海及內地,與解放時潛伏下來的特工內奸接頭,糾結被打倒掃地出門的地主資本家,土匪會道門地下黑社會,封建社會的殘渣餘孽遺老遺少等,或明目張膽或暗中搗亂,腐蝕幹部,消極怠工,顛覆竊密,騷擾市場,力圖在全國惹起驚慌,製造混亂。
只是蔣氏執政時期,官府腐敗欺壓百姓,民不聊生通貨膨漲。這才過去了10餘年,大陸群眾曾身受其苦傷痕仍在,記憶猶新未曾健忘,不願再回到苦難的舊社會,重吃二遍苦,再受二茬罪。
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全國人民動員起來,實行「全民皆兵」,特別是沿海邊防,男女老少,一齊動員,磨刀擦槍,嚴防死守。「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場。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民兵配合解放軍,全民聯防,嚴格戶口管理,守望相助防備姦細,使台灣派遣敵特,甫一登岸,便遭擒獲,蚍蜉撼樹談何易,水中撈月夢一場。
以汝之矛攻爾之盾,大陸也棋高一著,派出特務間諜,深入台島,策反戰機盜取圖紙,仿製其軍用民生技術。甚至大義感召國民黨付總裁李宗仁,棄台回歸大陸故鄉。
值蔣氏「反攻大陸」之際,國內被打倒的地富反壞,也賊心不死,蹦躂出來,反攻倒算,夢想復辟。他們翻出隱藏的田產地契變天賬,威脅幹部群眾,四處破壞農具耕牛等生產資料,掀起複辟風浪。可是,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終將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任何魑魅魍魎鬼域伎倆,都無可遁形。
在四川省合川縣,就曾經出現過一位少年英雄,劉文學。一天晚上,劉文學幫助隊里幹活回來,發現地主王榮學偷摘集體的海椒,他毫不猶豫地衝上前去阻止。王榮學的收買和威脅,絲毫沒有動搖劉文學保護集體利益的決心,他不顧個人安危,與壞人展開了搏鬥,終因年幼力薄,被王活活掐死,犧牲時年僅14歲。兇手王榮學作案后,曾製造假象,企圖逃避打擊。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在公安幹警和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之下,案發後不久,兇手王榮學便落入法網,很快被依法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劉文學犧牲后,他的事迹和名字,傳遍中國大江南北,當年全國少兒開展了「學習劉文學,做黨的好孩子」的活動,黨和政府也批准劉文學為革命烈士,英雄永垂不朽!
巴郎 記於202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