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巴郎閑話8 - 《峽江放筏》

作者:巴郎  於 2022-11-5 18:1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巴郎|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巴郎閑話8  -  《峽江放筏》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我小時候,曾住在沙河木材廠附近。木材廠是縣屬大型集體企業,機械化程度高,有大型條鋸圓鋸線鋸等,可很快速地將一筒原木分解為板材或方材,傳送至院壩入庫。
60年代,木材廠生意很好,買進了許多原木。據說這些原木來自金沙江上游,那裡有大片的森林或原始森林。四川省林業局屬下有許多林場,機械化伐木是其主業。伐下樹木后,去掉枝葉根皮,將主幹截斷,成20來米長的原木,用畜車或汽車拖到江邊,用鐵條鐵釘將幾根原木固定在一起,成為木筏,用繩索鐵絲扎束加固。漲水季節,有放筏人撐著木筏,順水下流,從支流進入幹流,再進入長江主流,將木料送到需要的地方。甚至可飛越三峽的急浪險灘,將木筏撐到湖北宜昌,最遠的幾乎可達武漢。
放筏人是種季節性職業,多是青壯年人,有著豐富的地理知識和水上經驗,能夠應付突髮狀況,確保自身安全。通常是單人一筏,也有雙人一筏的,但多聚集10 - 20人,組隊而行,白天放流晚上靠岸歇息,也有晚上月下趕路的。他們帶著行李吃食,吃喝拉撒全在筏上,經歷酷暑嚴寒,勇鬥風急浪涌,費1個月左右時間,飄流數千里,直到目的地后,才乘車返回。最沮喪的情況是,半路上木筏被衝散,行李等也順水而去,身體受傷,放筏人只好徒步回走。直到能找到沿途的同業工會,才能借點錢物,醫治傷痛,乘車回家。
記得小時侯,周末天氣好時,我常去到萬縣市長江岸邊看放筏。站在盤砣石上,江面開闊,江水滔滔,浩蕩東流,心裡油然生出振奮。從幾十裡外的武陵和新田上游,或十幾,或幾十,或上百的排筏,沿著江左,踏波逐浪,順流而下,追風馳電,奔騰而來。排筏頭上,插著紅旗,點著「氣死風」燈,放筏人撐著篙,大聲地呼喊著,對應著,吼唱著峽江號子,提醒下遊船隻避讓。排筏擊打江水,捲起陣陣水浪,在江面形成翻騰的白霧,放筏人們的身影,在白色水霧中時隱時顯,恰象足走蛟龍,乘風破浪,豪邁氣概,一往無前。直到萬縣市下城,北岸南門口貨運碼頭下面岸邊空地,方才將排筏停下,準備交割。也有在此過夜的,準備第二天繼續下行,闖過三峽,直驅江漢。
這些原木在萬縣市起岸,用卡車運到木材廠,由於量大,先碼在公路上,逐漸地拉進廠去加工。這些原木很粗大,每根20來米長,多有1米左右直徑,兩人還合抱不過來。用起重機吊起,沿三段公路兩側並排擺放,頭尾相啣,從橋端向北,直延伸到養路段下面,怕有上幾千米距離。每根原木,粗大濕重,輕易幾個人都推滾不動,怕不有數千斤?那時上下學路過時,喜歡跟同學一起,努力攀爬上去,在上面跑跳追逐,看著自己比路上大人們都高出一大頭來,好不高興。
現在想來,真是可惜了這麼大的原木。一棵樹,從小到大,要長到這麼粗壯,起碼要幾十上百年的光陰,為了建設需要,卻肆意砍伐殆盡。這種愚昧無知殺雞取蛋的行為,終於在幾十年後的現在,造成生態失衡,嘗到苦果。現在政府策令要退耕還林禁止砍伐,是亡羊補牢的措施,值得提倡大力執行,但要見到成效,還不知要努力多少年花費多少倍的代價,才能最終實現。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巴郎  記於20191207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0: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