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郎。《拾舊沙河夢》000。后跋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夢牽少年時,拾荒百萬字 *****
掬捧沙河那一泓流水,仔細清洗這兩眼昏麻。
常憶起曾經少年英姿,轉瞬間已過六十花甲。
世事如枰棋難料變化,人生似爐鐵反覆錘打。
夕照驛道孑然歸去客,回首來路依稀是舊家。
巴郎 記於20191205 - 20201218
*** 《巴郎舊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
后跋
「夜深月兒西窗上,清輝灑落庭院。挑燈案旁觀殘簡,心思如潮起,欲續前塵緣。
如火青春今安在,何當似水流年?髙峽平湖夢成真,山河畢萬川,舊貌展新顏」。《臨江仙》
歷時整整一年余,終於寫完了長篇自傳《巴郎舊事》之第一部《拾舊沙河夢》,放下筆來,不禁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人說:最憶人生少年時。童年和少年的經歷,五彩繽紛,變幻奇妙,有美好、有歡樂,更多坎坷痛苦和徬徨迷茫,就象蠶兒急欲由蛹化蝶破繭而出那一刻。儘管經歷各異,境遇有別,但兒時少年,相信在每個人的一生中,都絕無僅有,曾激起過智慧的浪花,情感的波瀾,是構成自己魂魄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兒時的記憶,深藏於腦海里,隨著歲月流逝,逐漸地變得模糊,美好的情景似乎變得更加地令人眷戀,而苦難的身受也似乎變得不再痛不欲生。時間,洗滌掉了那些銘刻至深的感受,撫平了情感激蕩出的溝回,抹去了事情發生髮展原有的痕迹,使一切都變得似是而非起來。以而今飽閱世事的目光,來體察審視過往的歲月,可看到那童稚的身影,撲面而來,蹦跳而去,漸漸模糊,不再清晰,不由得面容上平添了些許惆悵無奈,嘴角邊掛上了細微的難以言說,而舌尖上呢,品味到酸澀苦辛麻辣刺燙,及混雜著的絲絲醇香甘甜。
我很早就有心,想拿起筆來,記錄下些許兒時記憶,留下片刻童稚,給同輩或後輩人,在茶餘飯後,奉獻少許回味和消遣。但直到自己花甲之後,才開始認真考慮。少年時,我養成寫日記的習慣,記錄自己的生活感受,練習詩文。後來幾經變遷,幾本日記散失,不知所終。所以,此次寫書,只能憑腦中模糊記憶,未免錯訛,還乞諒解。
教科書里教導寫作時,常常規定:寫書之前,先進行全書構思,從頭思謀到尾,面面俱到,無有遺漏; 再寫出寫作大綱,列出章回目錄層次細節,製造波谷高潮; 然後根據大綱,進行填字造句遊戲,一氣呵成; 最後則修補文飾加以潤色,完工。
但我卻難以認同。寫作,首先要有衝動,即是有想要寫、不能稍待片刻、非立馬去寫出來不可的慾望,說是創作熱情也行。其次,要有靈感,腦中所存記憶是個奇異的存在,它時不時地在你不經意時出現,閃光通靈。此時你要敏捷理會斷然抓住,否則它會曇花一現,飄然而逝,再不回來。其三,則是要有邏輯性。寫作,注重起承轉合,上下啣接,前後呼應,敘述凡人俗事,要合情合理,切勿荒誕不稽。最後,當然是文筆了,不能文理不通,使人不知所云; 也不能堆詞砌句,故做高雅; 寫作,是為了述事或議論,給人看的,應簡明易懂,流暢無滯,既有平鋪直敘,也有低谷高潮,抓住人眼,方能激發共鳴。
最初的打算,是想寫自己的少年時代,生養我的那個環境,及經歷過的文革風雨,預計能寫到30,最多50章節。未想到2020庚子鼠年,新冠病毒肆虐,疫情嚴重,談疫色變,全球驚惶,人人居家,處處封城。困守家中,不能外出,少有它事可做,抑鬱煩悶,無以自遣,故日復一日,專註於此文寫作之中。日積月累,一年時間內,信馬由韁,隨手寫來,由一點想到其餘,筆如泉涌,竟不能止,由50到100、最後竟啰哩巴嗦地寫到200餘章節。看字數已是87多萬,虛稱百萬,日均2000多字。我自己也沒想到,一枝拙筆,不經意間,能努力寫出這許多字來,不禁咂舌,自覺不好意思了,方才打住。中有嘮叨重複內容,請諸位看官一瞥而過,切莫與作者我一般見識吔。
謹以此書,紀念那些已經逝去、或正在逝去的人和事。
巴郎 記於20201225
巴郎長篇自傳《巴郎舊事》
第一部:《拾舊沙河夢》
2019年12月05日,始
2020年12月18日,初稿
2021年01月21日,二稿
2021年03月25日,三稿
共 242章節 + 序跋 字數 878000。
巴郎 2021年03月25日 於英國布呂斯托爾
196 Kellaway Avenue,Bristol BS6 7YL,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