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默克爾訪華:在學炒宮保雞丁中理解中國

作者:默默的小溪  於 2018-5-24 16:3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國際形勢越複雜、不確定性越多

越需要負責任的國家

尤其是政府領導人

發出更多確定的合作信號


默克爾訪華:在學炒宮保雞丁中理解中國

文/徐方清

本文首發於總第853期《中國新聞周刊》


默克爾又來中國了!


自出任德國總理這13年來,默克爾訪華11次。除了最初兩年因其在對華關係上持強硬態度導致中德關係陷入僵局之外,訪問中國幾乎是默克爾一年一次的例行工作。去不同的城市,買豆瓣醬、學炒宮保雞丁……很多中國民眾都對這些記憶深刻,甚至有些淡忘了她這麼多年來其實也是經常「敲打」中國的西方領導人。


從5月24日開始的兩天行程里,默克爾此番訪華將深圳作為又一個新的訪問目的地。她自己在訪問前說,深圳是「一座充滿動力的城市」,開啟了中國經濟開放的進程。在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默克爾這樣的行程安排很難說沒有特別的用意。


默克爾並不是一開始就找到了合適有效地面對和理解中國的方式。2005年,在出任總理之初,她一度嘗試用「價值觀」主導對華交往。其結果可想而知,中德關係遭遇一段「冷卻時間」。


但默克爾之所以馳騁德國和歐洲政壇這些年,很大程度上正得益於她身上有著傳統的德國基因,或者說她找到了與德國政治基因保持契合的方式。她很快將這種務實、有韌勁並有彈性的德國傳統基因嫁接到處理對華關係上,改用通過接觸尋求改變。


二戰後,曾經因為大國野心而讓整個歐洲付出過慘痛代價的德國,在處理對外關係上一直保持著務實、低調的風格,著力通過經濟和貿易行為來推動合作與發展,而沒有以「救世主」的姿態去過多干預外部政治。這讓德國背負了「貿易國家」的爭議聲名,但包括默克爾在內的德國領導人沒有過多懷疑他們確立的外交風格。


在默克爾處理對華關係的方式回歸這種基調后,中德關係尤其是中德經濟合作,成為歐債危機籠罩中的世界的亮色。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中德貿易總額約為1700億歐元,再創新高,中國也超過美國和法國首次成為德國第一大貿易夥伴。而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全球第六大貿易夥伴。


但中德間的「默契性」並沒有僅限於兩國的經濟合作層面,在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朝鮮核問題、全球氣候變化等等兩國甚至是中歐都非常關切的全球議題上,中德之間也經常能夠進行協調和相互呼應。


默克爾一貫認為,強大的德國離不開一個強大的歐洲。政治經驗成熟起來后,她也漸漸被看成是歐洲代言人。在她執掌德國並擴大在歐洲影響力的這些年,中歐關係的發展總體上與中德關係同步。甚至可以說,一定程度上,中德關係對於中歐關係起到了引領作用,而默克爾對於中國的認識和理解扮演著不可忽視的角色。


「每年來中國一次很好,而且很對,因為這裡的變化很快。」2015年,默克爾在第八次訪華結束時曾這樣總結道。中國的變化很快,理解中國也要跟得上這種變化。與此同時,世界的變化也很快,在全球不確定性增加的今天,中德之間、中歐之間乃至所有存在認識分歧和文化差異的國家之間,增進交流和理解、加強協調和呼應就顯得分外重要。國際形勢越複雜、不確定性越多,越需要負責任的國家尤其是政府領導人發出更多確定的合作信號。


此次訪華前,一向低調的默克爾一反常態,親自拍攝視頻介紹整個訪問的行程。視頻的主題是用大號字體出現在屏幕上的七個字:與中國緊密合作。這意味著,剛剛開始第四個任期的默克爾今後還會是中國的常客。而我們也不妨說一聲:歡迎常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7: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