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喝烏龍茶嗎?
「我喝三得利」
「啊?鐵觀音是烏龍茶?」
「我,平常也就喝喝,馬肉牛肉水仙鐵羅漢番薯香鴨屎香文山包種東方美人%&#*&*@((@¥)……」
等等,我們講的是同一個東西嗎?
目 錄
1|便利店裡的烏龍茶
消脂刮油,卻不怎麼好喝
2|某寶九塊九包郵的烏龍茶
爆款鐵觀音,你也買過嗎?
烏龍茶只有清香和濃香之分?
3|烏龍茶真正的大千世界
一個概念,兩種流派,四大產地
帶你快速入門烏龍茶
1|喝這個不就是為了減肥嗎?
隔壁組聽到我們要寫烏龍茶,第一反應就是:誒,快快快,三得利和伊藤園到底哪個比較刮油啦!?
還記得我們的瓶裝茶測評么?
市面上烏龍瓶裝茶都很吃香,品牌都紛紛標榜自己清脂減肥,這麼說也是有道理的:
比起綠茶和紅茶,烏龍茶在做成瓶裝飲料后,能保留更多的茶多酚——也就是幫助調節血脂和促進代謝的靈魂成分。不過,你可能每天要喝到膀胱疼才有減肥效果喲,科科。
而且,受限於工藝,那些迷人的香氣幾乎無法留下,烏龍的瓶裝茶還真不怎麼好喝。
這時候你嘗到的烏龍茶,可能是這樣的:

炭焙味——就是焙火的味道,過頭了么,甚至有焦糊味。
2|爆款鐵觀音,你也買過嗎?
不滿足於瓶裝茶的當然大有人在,必須要買茶自己泡才行。初次買茶葉的你,對某寶九塊九包郵的爆款鐵觀音熟悉吧?

如果你喝到一二十塊的鐵觀音,很難說是真貨。(煮茶葉蛋挺好)
它們用一些比較便宜的原料,比如本山或者毛蟹,甚至可能是更差的毛茶製成。即便工藝相仿,和真的安溪產鐵觀音味道也相去甚遠,你也不要指望在裡面能喝出「觀音韻」(鐵觀音的標誌性韻味)。
這時候,被鐵觀音所」代表「的烏龍茶,給你的印象可能是這樣的:

大概就是,香和很香的差別?(大霧
3|烏龍茶真正的大千世界
拎出前面兩個不是那麼「正面」的例子,是因為瓶裝茶和「仿造」鐵觀音的泛濫,讓吃瓜群眾難以窺見烏龍茶的全貌。我們也不想烏龍茶,就這樣簡簡單單「被代表」了呀。
其實烏龍茶的範圍實在很廣,從三尺紅罩住的武夷山九龍窠三顆大紅袍母樹,到近年來越發出名的烏崬單樅;從海峽對岸漂洋過海而來的凍頂烏龍,到你也許聽一幫老茶客在你耳邊叨叨的馬肉、牛肉;從聽上去很臭喝起來很香的鴨屎香,再到你從外觀怎麼也看不出來的白雞冠;而除了你耳熟能詳的鐵觀音,還有四大名叢之一鐵羅漢……

這些,真的都是烏龍茶。
就好像,你很難把一罐炭火味的消脂茶,和一泡還算花香四溢的鐵觀音聯想到一起。寬泛些說,它們又的確屬於同一類。
要搞懂烏龍茶,還是得花些功夫。
一個概念
狹義上,「烏龍」(oolong)指眾多茶樹品種中的一種。
我們所說的「烏龍」,多指它的廣義,即一種半發酵工藝的茶,也叫青茶。它和綠茶、紅茶、白茶、黃茶和黑茶,一起並列為中國六大茶系。

兩種流派
烏龍茶最大的特點,莫過於做青(烏龍特有工藝)導致烏龍茶發生輕微發酵(氧化),即部分發酵,使滋味和香氣發生轉換,產生變幻無窮的香氣類型。
為了更好理解,我們可以將烏龍茶與綠茶、紅茶作比較。綠茶屬於不發酵茶,鮮爽清香;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醇厚甘鮮。而烏龍茶,則是介於二者之間的部分發酵,發酵程度從輕(20%)到重(80%-90%)不等。

正因為發酵有輕重,工藝變化多端,加之產地多樣,造就了烏龍茶豐富多彩的滋味和香氣,百般「山韻」、「岩味」、「觀音香」,千種「花香」、「熟果香」、「蜜香」,排列組合,漸次而出。
這也是為什麼,烏龍茶有這麼多種,而它們嘗起來卻千差萬別。
烏龍茶的流派和分法太多(比如工藝、品種、香氣類型等等),就不一一介紹。初識它,不如從外貌入手,很簡單,就兩種:包揉派和條索派。
左為包揉,右為條索
看到這兩種形狀的茶葉,一般就是烏龍茶跑不了啦。
不同產地、不同流派有自己固定的形狀,比如福建北部的岩茶、廣東的單叢一般用條索狀,福建南部的鐵觀音為包揉球狀,台灣則兩者兼有。
四大產地
現代烏龍茶,基本上可以根據產地分為四大派系:分別是閩南、閩北、廣東和台灣。其中,福建烏龍產量最大(包括日本所生產的烏龍飲料,也都是標榜以自己使用福建烏龍為原料)。

每種產地又根據工藝和品種的不同,分化出更細的品類。諾,我們簡單做了張全家福:

a、閩北烏龍(條索派)
代表:肉桂,水仙
閩北烏龍主要集中在武夷山一帶,又被稱為武夷岩茶,比較出名的有四大名叢(半天夭,白雞冠、鐵羅漢、水金龜,均為茶樹品種),還有那幾棵貼上了「天價」、「特供」標籤的大紅袍。

大紅袍
而最普遍的品種莫過於肉桂和水仙,武夷山也有「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的說法。之前我們提到的「馬肉」和「牛肉」,就分別是馬頭岩產的肉桂和牛欄坑產的肉桂。

肉桂
「岩韻」是岩茶最大的特點。
閩北烏龍經過焙火后,會有炭焙帶來的「岩骨花香」,具有礦物感十足的茶底滋味和高揚的甜蜜花香。武夷岩茶尤其注重山場對茶葉本身的影響,類似於葡萄酒所說的風土概念。
b、閩南烏龍(包揉派)
代表:鐵觀音
閩南烏龍原發於泉州安溪,主要的出產品種就是鐵觀音,用包揉的做法,基本上接近球狀,花香很討喜。除此之外,其實還有毛蟹、本山、黃柦(黃金桂)、烏龍等品種。
鐵觀音為什麼做不到九塊九?
正品鐵觀音,要拿叫「鐵觀音」的茶樹做,用毛蟹、本山什麼充數的,呵呵,只能算A貨喲。

左是有梗鐵觀音(便宜),右為去梗鐵觀音(貴)
而且,鐵觀音從種植、生產到製作,都有講究,換句話就是,不便宜……拿剔除茶梗來說,光這一步就要10元/斤的手工費了,現在中低價鐵觀音大部分使用機器製作的。
c、廣東烏龍(條索派)
代表:鳳凰單叢
廣東烏龍主要集中在潮汕一帶,尤其以潮安鳳凰山的鳳凰單叢(現在也很多寫作鳳凰單樅)最為出名。
廣東人習慣用香氣類型來命名茶葉品種,產量最大的應該算是黃枝香和蜜蘭香。

從左至右:鴨屎香,蜜蘭香,番薯香
除此之外,因為樹種特別、香氣多變,還有玉蘭香、芝蘭香、桂花香、杏仁香、夜來香、姜花香、肉桂香和茉莉香,以及奇葩的薑母香、番薯香和鴨屎香等等。
這些名字實在太!多!啦!
去潮汕買茶,連老茶客都會跟你說,「誒,記不住就不要記了」……
新手記住一個,就是最出名的宋種黃枝香。它之於單叢,就像大紅袍之於閩北岩茶,是有很多歷史淵源的茶樹。
d、台灣烏龍(條索、包揉兼有)
代表:文山包種,凍頂烏龍,東方美人
台灣烏龍和閩南烏龍有著很深的淵源,早期福建移民,往台灣也帶去了大量的茶樹種和工藝。台灣90%以上的茶都是烏龍茶。
如今,台灣茶對技藝追求日漸精進,也有著自身的高山茶優勢(高山茶好在哪裡?看這篇),所以台灣烏龍就此獨立出來,成為中國烏龍的一大分支。

從左至右:阿里山烏龍,文山包種,東方美人
在台灣,包揉派和條索派並存,前者代表有凍頂烏龍、阿里山烏龍、梨山烏龍等高山烏龍,後者代表有文山包種。而獨樹一幟的東方美人,因為蟲咬噬后被賦予新滋味,成為和貓屎咖啡一樣的奇葩品種,成為某些行家所追捧。
諾,迷人的烏龍茶,原來有這麼多模樣,你也會喝到sooo豐富的滋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