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可以稱為女神,直到我看到了她的報道之後,完全對女神有了一個新的看法。
從她的身上能閱讀到更多的內涵,知識可以讓女人變得更美麗,明眸智慧型的女人值得被仰望。


在今年兩會李克強總理中外記者會上,總理身邊的美女翻譯,就是她,張璐!還是那樣的大氣從容、反應敏捷、舉止優雅。

張璐出生於1977年,是外交學院國際法系1996級學生,2000年畢業,這位77年出生的女孩不僅有著端莊典雅的外貌,而且天資聰慧,曾在倫敦一所大學學習外交學專業,並且拿到了碩士學位。

2010年全國兩會溫家寶總理記者招待會上,張璐作為翻譯出現,是五年來首次起用女翻譯。

2011年因在兩會記者會現場流利地翻譯溫總理引用的古詩詞,坐在總理身邊的張璐也受到眾人追捧,走紅網路。外界普遍讚賞她反應敏捷、舉止優雅。

2011年3月14日,張璐為溫家寶總理記者會擔任翻譯。

2012年3月14日,溫家寶總理會見中外記者,張璐為翻譯。

2013年,楊潔篪外長答記者問,張璐為翻譯。

留過長發的她,曾經想做一枚安靜的女紙。但年紀輕輕,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經歷。




2014年3月13日,李克強總理會見中外記者,張璐為現場翻譯。

和其他外交工作人員一樣,她隨行在國家領導人身邊,忙碌而神秘。

▲張璐為胡錦濤擔任翻譯

▲張璐陪同溫總理出訪

▲張璐為溫家寶擔任翻譯
她在那裡,就有一種無形的氣場。



專業、自信、從容,高冷女神范兒!


2010年兩會記者會現場,張璐流利地翻譯溫總理引用的古詩詞,其被眾人追捧為翻譯女神。
我國知名外交翻譯家過家鼎大使此前接受記者專訪時誇獎張璐現在是外交部最厲害的高翻。

韓聯社駐京記者車大運稱,張璐是外國記者眼中的大名人,翻譯精湛,長得又美,大家都很佩服她。「雖然我們外國記者都會中文,但有時候還是要再聽一遍翻譯作為參考,以免出錯。」

一位知名翻譯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尤其對於複雜的古詩詞的翻譯,張璐翻譯得很好,不僅準確,而且清楚。「每年最難的翻譯就是總理一年一度的記者會,而記者會上尤數古詩詞的翻譯最難。」

清華大學外語系主任羅立勝也曾評價張璐「我覺得她翻譯得很好,的確是國家級水準。」

▲張璐擔任英語演講大賽評委
高翻張璐,背後的事
1. 她是學霸。傳說中的「三道杠」,家長眼裡的「別人家的孩子」。初中畢業,她成為全校唯一被保送到省實驗中學的學生。

2. 她曾代表外交學院參加過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在學校的大型活動里,她還擔任過領唱。所以說,學霸就是萬能的。

▲高中時的張璐,絕對班花啊
3. 她出身於一個平凡的家庭,媽媽孫女士曾在市中心醫院工作,爸爸曾在鐵路部門工作,現在都已經退休。

4. 她現任外交部翻譯室英文處副處長,高級翻譯。但她身上沒有官僚氣,卻帶著不少書生氣,不變的淑女氣質,淡定氣場。

5. 她曾在一次演講中透露,自己常常加班加到凌晨兩點,每天還要聽BBC、VOA、CNN,做筆記,看《參考消息》和《環球時報》等。所有的成功都離不開勤奮和努力。

6. 有一次跟隨李肇星在阿富汗問題國際會議上,她一天之內做了12場翻譯;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后,她和同事一起承擔了國新辦每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的翻譯工作。吃苦耐勞是一個女孩子不可多得的優秀品質。

7. 從一名翻譯室的普通翻譯到成為國家領導人的高級翻譯,差不多需要十來年的時間。這裡沒有一夜暴富,沒有一夜成名,只有腳踏實地持之以恆。

8. 她曾說過,翻譯是語言的藝術,除了要有紮實的外語和深厚的漢語基本功外,還需要有良好的政治與心理素質。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翻譯。她這樣說,也這樣去做。也許沒有什麼比一顆強大的內心更重要。


美貌會過時,智慧卻會讓歲月閃閃發光!你有多努力,就會有多優秀!

以下是張璐的精彩翻譯
2012年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
I will not waver and carry out my duties,and will remain true to my conviction。
入則懇懇以盡忠,出則謙謙以自悔。
Goes officials should seve as loyal as they can conscientiously when they are in office and engage in modest self-reflection when their terms end。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There are people who will appreciate what I have done but there are also people who will criticize me,ultimately,history will have the final say。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In line with the conviction that I will do whatever it takes to serve my country even at the cost of my own life,regardless of fortune or misfortune to myself。
2011年
骨肉之親,析而不殊。
Brothers, though geographically apart will always be bound by their blood ties。
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It is only with reform that we can ensure continuous existence and growth。
2010年
行百里者半九十。
That is half of the people who have embarked on a one hundred mile journey may fall by the wayside。
亦余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dear to my heart, I will not regret a thousand depth to die。
人或加訕,心無疵兮。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spite of rumors and slanders from the outside。
點評
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
not…and…的否定式中被否定的往往是and後面的那一部分。譯為unwaveringly carry out更為準確。
骨肉之親,析而不殊
好!blood ties既傳達了「骨肉至親」的含義,又多了一層「血脈相連」之意,用以表達大陸和台灣人民的情誼很恰當。
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這句話出自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強調創新的可能性和重要性。由於總理此處談得主要是「改革」,譯者在這裡靈活將古詩的核心含義處理為「reform(改革)」,非常到位。
行百里者半九十。
這裡譯者理解不夠準確。原文是說「百里之行的人,走到九十里,只算走了一半。」是表示起步容易,堅持到最後卻難,而並非「半途而廢」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