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愛情本該「門當戶對」——細數民國煙雲里讓人動容的愛情故事

作者:默默的小溪  於 2016-10-15 23:2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愛情故事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生活中充斥著各種醜小鴨變白天鵝,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系列的愛情故事。還有一些影視劇中,常有父母棒打鴛鴦,生生拆散一對對眷侶之事。這些,似乎讓我們越來越反感「門當戶對」四個字,覺得離經叛道的愛情才算刺激、才夠浪漫。


可是大家別忘了,歷史上還是有很多才子佳人,他們相濡以沫,他們琴瑟和鳴,這些完美婚姻佳話的保障,正是因為精神與學識上的「門當戶對」。而民國時期,這類傳奇情緣更是數不勝數。

 

如此星辰如此月


妻子•情人•朋友


錢鍾書和楊絳,一個是名滿天下的儒雅才子,一個是知書達理的大家閨秀。他們行走沉浸在各自的文學夢幻里,卻抬頭仰望同一片星空,發現了能作為一生所伴的彼此。


錢鍾書曾這樣形容過楊絳:「絕無僅有的結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相比如今物慾橫流的社會裡那些世俗的愛情觀,這種簡約、質樸、白頭到老的愛情,更顯彌足珍貴。




邂逅•愛戀•守護


錢鍾書生於無錫一個禮教之家,其父親錢基博也是一代國學大師。世家望族,書香門第,受家庭文化熏陶,錢鍾書小時候就嗜書如命,且國文出奇優異。


1929年,錢鍾書考入清華大學,後來,他在清華大學古月堂結識了楊絳。這對一見鍾情的神仙愛侶,婚後攜手去了劍橋大學。他們在泰晤士河畔讀書學習,一起生活,一起進步。縱使日常瑣碎接連不斷,但這些也只是更增加了獨屬兩個人的樂趣。




相知•扶持•永遠


賭書消得潑茶香,他們組成了一個簡單幸福的學者之家,在自己小小愛的「圍城」里過著平靜幸福的生活。在這期間,錢鍾書錙銖積累地完成了其代表作《圍城》。這本書整整寫了兩年,每一次有更新,楊絳都會是第一個讀者。他們會一起大笑,笑書中的故事,也笑書外的故事,默契不語。


或許,他們愛情的意境就像錢鍾書寫的詩一樣:「如此星辰如此月,與誰指點與誰看。」




一本《圍城》,被譽為中國近代文壇的《紅樓夢》,錢鍾書先生更是被評為一代「文化鴻儒」,其地位之高顯而易見。不過錢鍾書在生活方面,卻是「一塌糊塗」。楊絳曾說,鍾書就像個小孩子一樣,有時候就連襪子也會穿反,一時間這也成了人們口中的趣談。也只有楊絳,從未嫌棄過他。


而楊絳先生於今年五月逝世,享年105歲。一時間,國人悼哀,但更多的是祝福他們一家終於在天上團聚。


為什麼要叫一個女子為「先生」呢?其實在建國之前,那些有學識、有修養的人才能被稱為「先生」,而這與性別無關。


楊絳先生是知名的翻譯家,國內至今最優秀的《堂吉訶德》中譯本,便是經她之手。她不僅通曉多國語言,而且自己也擅寫劇本與小說。


如今,斯人已逝,佳作永存。同時長存的,還有錢鍾書和楊絳夫婦,這一對學術追求與人文涵養上「勢均力敵」的愛侶。

 

萬古人間四月天


出身顯赫•門當戶對


 一個是受世人爭相追捧、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女神林徽因;一個是蜚聲中外、溫文儒雅的建築學家梁思成。他們互相被對方的才華與學識所折服,從此相伴一生,扶持與共,成為彼此的依靠。


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是民國年間才華橫溢的政治家,而聰明可人的林徽因,因性情愛好與父親相似,故深得林長民寵愛。


梁思成則是一代名家梁啟超的長子,他在父親的影響下也在國學方面造詣頗深。




兩個年輕人,都是出身於顯赫家庭,彼此的父母也早早為他們結了親,可這種封建「包辦」式婚姻並沒有影響到兩人對彼此的喜愛和賞識。


詩意人生•浪漫情緣


說起民國佳人林徽因,她的名字已儼然成為優雅、才華橫溢的代名詞。她在文學方面自有造詣,在建築方面也成就非凡。


尤其是文學方面,她留下了清新別緻的詩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她也經常參加新月社舉辦的文藝活動,流利的英文和俊美的長相總能給人留下驚世駭俗的印象。


可是生性優雅浪漫如此的佳人,最終選擇的歸宿竟是一位如此謙遜謹嚴的「理工男」,而她更是用自己的感性,融化了他的一顆理性的心。




真愛坦蕩•一生回答


但在林徽因的一生中,先後出現了三個男人,每一段情緣也都成為人們的談資。(查看舊文《爭議才女林徽因:或只有她的人生可用「傳奇」來形容》


在三個男人里,她最終選擇了梁思成。梁思成只是問她:「有句話我只問你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


林徽因回答道:「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了嗎?」軟語低喃,一句真心切意,瞬間打消了所有的顧慮甚至惶恐。




其實,每個女人都渴望被愛,都渴望得到眾星捧月般的待遇,而林徽因就是這樣一個女子。她選擇的愛人也沒有辜負她對純愛的渴望,因為,他的才華與素養,絕對不亞於她。


梁思成一生設計了無數建築,包括1929年位於清華大學的王國維紀念碑;以及同年修築的位於北京植物園的梁啟超墓;還有被大家所熟知的人民英雄紀念碑,也是由他所設計主持。


他的一生,無論是在疾病痛苦纏身、還是國家動蕩時,都始終保持著自己對建築的熱愛、對藝術的追求,對真愛的信仰。


這樣的一致情懷,這樣的相濡以沫,怎能不會成就如此一對佳人?

 

愛你正當最好時


非常頑固地愛著


「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這是現代名家沈從文寫給妻子張兆和的情詩,當年他們相遇時,一個是新晉青澀教師,一個是活潑女學生。可是在課堂上見到她,他從此淪陷並展開執著攻勢。


18歲時的張兆和,聰明可愛,率真討喜。她曾在中國公學奪得女子全能第一名,身後自然也有無數的追隨者。而她的老師沈從文,就是其中一個。


老師用自己的情書一封封地轟炸著這個少女的心。就連當時的校長鬍適也對她說:「他非常頑固地愛你。」後來,這相差八歲的兩人終於走到了一起,一走就是一生。


坎坷中不曾放手


其實,這兩人之間的愛情並不能嚴格地劃分到「門當戶對」這一類中間來。


剛開始,張兆和是遠遠看不上這個老師的,這個擁有眾多追求者的女孩子,起初只是給他編了一個「癩蛤蟆13號」。張兆和本是蘇州富商的女兒,家有萬頃良田,且廣識社會各界名流,可偏偏遇上了這麼一個從湘西來的「土」老師。


湘西秀美的風景賦予了沈從文才情,而鳳凰小鎮又賦予了他個性。這一個性在愛情面前就成為了——認準的愛人,就要努力讓她愛上自己。




「如果我愛你是你的不幸,你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樣長久的」;


「求你將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記,帶在你臂上如戳記。我念誦著雅歌來希望你,我的好人」;


一份活在詩里的愛情,竟比現實更雋永,更長情。也正是這份數年如一日的堅守,終於打動了那個秀外慧中的女孩子。


詩里的你永不老


沈從文和張兆和,終於幸福地一起啜飲愛情的甜酒。此時的他們,一個是知名大作家,一個是穩重大小姐,雖然四年苦戀,至此也終於苦盡甘來。雖然他們的出身有點相差懸殊,可是在愛情的戰隊里,他們並肩而立,夫唱婦隨,舉案齊眉,琴瑟和鳴。


最終,作家將自己心愛的女人寫進了詩里,而活在詩里的女子也將永遠不老。


望到北平高空明藍的天,使人只想下跪,你給我的影響恰如這天空,距離得那麼遠,我日里望著,晚上做夢,總夢到生著翅膀,向上飛舉。向上飛去,便看到許多星子,都成為你的眼睛了。

 

無論是清茶般微甜的初見,還是日夜相守的思念,愛情本該「門當戶對」,純粹之感情會經得起任何考驗。


山盟海誓也好,粗茶淡飯也罷,這些門當戶對的愛情之所以圓滿,正是因為是一種心靈上的契合——一種我們剛好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然後展開了一場意想不到的浪漫旅途。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5: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