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30年前北京人的生活才叫生活,現在只能叫湊合活!

作者:默默的小溪  於 2016-10-7 15:4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關鍵詞:北京人

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紮根兒在北京,所有酸甜苦辣的記憶也都留在北京。現如今,只有走進老院子,走進衚衕,才能真真切切地感覺到這裡是北京。讓這組照片帶我們重溫30年前的北京生活。

那時的北京

出行基本全靠自行車

您家那輛飛鴿,鳳凰,永久

現在還在嗎?閘還靈嗎?鈴兒還響嗎?

還記的它嗎?

當年被老人們愛若珍寶的它!

總被我們「掏襠」騎著在衚衕里狂飆的它!

那時的自行車是有牌兒的

存一次車是1分、2分的

誰家要是丟了一輛自行車

那可是幾天吃不下飯的!

現在的無軌電車為了環保又回來!

可是,您還記得當年伴您出行的101、102........嗎?

還記得判斷電車是否快來了的秘訣嗎?

對,看電線的搖擺頻率!


那時的北京

沒有那麼多條地鐵

地鐵里更沒有那麼多人

從來不用擔心被擠到,被推倒!

曾幾何時

北京地鐵

是到北京旅遊的一個項目

而如今,

想欣賞各地的風土人情

請到北京地鐵


還記得那時的地鐵多少錢一張票嗎?

發黃的票據里,留著多少當年的記憶!


那時的北京

汽車看到人行道是肯定減速的

兒時的我們帶上「小黃帽」走在下學的路上

馬路上沒有那麼多的車

秩序是那麼的井然有序

還沒有什麼手機、平板兒

更沒有什麼親子活動

公園的鞦韆、搖椅,是孩子們的樂園

還記得陶然亭的大雪山嗎

那時候的友誼,最值得我們珍惜!

那時的北京

電視還不是很普及

您家是否有過一台令您為之驕傲

9寸、14寸的牡丹、熊貓

而每周二下午

這個奇怪的節目總會出現

無聊的孩子們

自己發明了許多玩具

摔方寶,疊紙,猜東西南北

記得那時我會用紙疊小蛤蟆

可現在......

那時的北京

冰棍兒,絕對是夏天最期盼的東西

奶油的,小豆的

現在想想,其實都是冰渣

可那時,它那麼的甜

北冰洋

那份屬於北京人的獨特味道

冰箱沒有普及的時候

街上的北冰洋都是用冰塊鎮著的


那時的北京

家家都有這種肥皂

彷彿沒有什麼殺菌,無添加的宣傳

但是北京人

誰沒用這種胰子洗過衣服?

還有它

雙缸、滾筒,再好的洗衣機

也不如當年用它搓的乾淨

那時的北京

一個大把缸子

就是茉莉花茶的絕佳伴侶

您家的那個還留著嗎?

毛毯,被單,枕套兒

彷彿都是父母結婚時親戚送的

那時沒有什麼海綿的枕頭

我的記憶里枕頭都是充滿蕎麥皮的

時至今日

老媽還珍藏著一個這樣的枕套兒

那時的北京

家裡總會掛這麼一面鏡子

一定要對著外面掛

這是北京的規矩

大衣櫃,高高的矗立在房子的一角

可能裡面的衣服沒有多麼時尚

可每次出門,姐姐總會在柜子前捯飭一番

那時的北京

有條衚衕就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跳皮筋,玩彈球......

可能很少有男孩沒在衚衕里踢過球

還記得踢碎人家玻璃后瘋跑的速度嗎?


那時的北京

沒有電磁爐,沒有迷你鍋

那時的涮羊肉只有銅鍋

羊肉也是那麼地道

湯是不會越涮越多的


一壓就出水

多麼高級的暖壺啊

那時的北京

有修理鍋底的,有修理皮鞋的

有修理雨傘的

那時什麼東西壞了,修修還是一樣用

對,那時還有宣武區


您家有過這台縫紉機嗎?

老爸說這是他為了迎娶老媽

託人才買來的!

那時的北京

北京站前沒有那麼多人

也沒有那麼多的警察叔叔在執勤

讓我們盪起雙槳

沒有霧霾

我們還享有那份綠樹紅牆


那時的北京

熟悉的小竹車

不僅推過每一個北京孩子

還推過無數車

冬儲大白菜

沒有高樓大廈

沒有富麗堂皇

只有那份幽靜

那份恬淡,那份知足常樂

和那份安靜祥和

對!那時的北京

我們雖然不十分富裕

但我們喜歡享受那份生活

而如今

……

您懷念那個時候嗎?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0:1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