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北大光華舉行「2016兩會後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會」

作者:banana_11  於 2016-3-23 10: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6評論

關鍵詞:北大光華

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21日訊(記者蘇琳)3月21日,由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合舉辦的「2016兩會後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會」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召開。3月21日,「2016兩會後經濟形勢和政策分析會」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召開。 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攝。  剛剛落下帷幕的2016年全國「兩會」,表決通過了「十三五」規劃綱要,描繪了未來五年中國發展藍圖。如何解讀兩會釋放出的信號?作為「十三五」開局之年,今年如何進行戰略布局,為未來做準備?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教授作題為《如何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題演講。 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攝。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蔡洪濱教授及劉俏、姜國華、陳玉宇教授,以及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Christopher A. Pissarides教授作為嘉賓發表主題演講,分別就供給側改革、資本市場穩定、技術創新、金融體制改革、「一帶一路」等熱點問題展開討論,解讀兩會熱點,分析經濟形勢。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作了主題為《一帶一路及中國製造2025政策下的中國經濟前景》的演講。 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攝。  蔡洪濱首先作了題為《如何理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題演講。他表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會是我國經濟政策的主線,因此如何正確理解這個概念至關重要。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要糾正影響我國經濟政策的一些錯誤認識和概念。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的最大問題,被診斷為「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出口)的失衡:對外依存度過高,內需不足;而內需不足又表現為投資過多,消費不足。但是,中國經濟所謂「消費過低,投資過高」的失衡是一個嚴重的誤判,完全是中國GDP統計口徑和統計方法與其它國家的差異造成的,而不是中國經濟內在的問題。而且,將三駕馬車的「再平衡」等同於「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混淆了短期需求調節和長期經濟增長,是一個基本概念的錯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三駕馬車」平衡問題為中心的總需求分析,不是「供給側管理」,也不是「供給經濟學」;強調結構性改革,就應當糾正「結構調整」為主線的思維。蔡洪濱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指通過經濟體制機制的改革,完善市場微觀機制,提高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夯實長期增長的基礎,不斷提升經濟增長的動力。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的增長,要依靠提高投資質量和效益,改革教育體制促進人力資本積累,全面深化改革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EMBA中心主任、金融學系教授劉俏以《金融改革的本質》為題進行了演講。 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攝。  Christopher Pissarides教授作了主題為《一帶一路及中國製造2025政策下的中國經濟前景》的演講,他回顧了當前中國經濟現狀,展望了中國政府近期發布的「一帶一路」和「中國製造2025」政策前景。並就這些政策能否為中國經濟發展路徑拓展出新的方向、能否讓中國經濟恢復高增長率、開創技術進步的新時代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委員會委員姜國華作《資本市場的穩定和改革》的主題演講。 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攝。  劉俏以《金融改革的本質》為題進行了演講。他指出:金融的本質就是以簡單、直接、有效的方式把資金多餘方和資金需求方聯繫在一起,為實體經濟服務,這也是判別一個金融是否是「我們熱愛的金融」的唯一標準。「兩會」強調的「三去一降一補」無一不與金融改革相關。要想改變中國經濟結構性問題包括企業負債率高企(佔GDP125%,近半數債務與房地產市場有關)、投資資本收益率低、大面積產能過剩、實體經濟仍缺乏新的增長點,中小微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等,金融改革刻不容緩。他認為,真正的金融改革應回歸到金融本質,探索怎樣真正降低金融中介的成本,提升資本的使用效率,目前金融業高達GDP百分之九的價值附加正是金融低效的真正反映。金融改革應堅持市場化的方向,只有在以市場為基礎的交易過程中,信息才可以創造出來,資源的優化配置才可能真正實現。實現中國經濟增長資本使用效率的提高是金融體系的「供給側改革」,也是金融改革的本質。以資本市場、地方政府債、和互聯網金融為例,回歸到市場化方向,對中國金融體系的制度基礎設施提出挑戰。制度基礎設施薄弱正是中國金融改革真正的癥結所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系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陳玉宇作《技術創新、宏觀經濟穩定與勞動力市場改革》主題演講。 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攝。  姜國華以《資本市場的穩定和改革》為題發表了演講,從2015年股市暴漲暴跌的現象說起,指出了現象所反映出的資本市場監管深層問題:一、證券市場不是因為管得太少,而恰恰是因為市場化的程度不夠,才容易出現暴漲暴跌。二、監管機構主要責任是保護投資者利益,但要講科學方法,其中要求上市公司進行信息披露、明確信息披露的範圍,以及對於虛假的信息披露進行嚴懲,這兩點至關重要。三、資本市場目前大量的投機、炒作等行為既不利於股市健康,又損害投資者收益,監管手段如果按似是而非的錯誤理念調整政策,將進一步助漲錯誤的理念和風氣。他提出,「當前監管思路是最應該進行改革的,要讓證券市場回歸市場的本質,打消和打破計劃經濟的思維,不要以指數的多寡作為業績目標。」從長遠發展來看,必須加快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各項政策改革要有明確的時間表,讓股市的直接融資作用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中體現出來,讓證券市場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得到發揮。演講嘉賓與記者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證券市場改革等經濟熱點話題進行探討與交流。 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攝。  陳玉宇演講主題為《技術創新、宏觀經濟穩定與勞動力市場改革》,他指出:技術創新最終將造福於人類,但也會帶來挑戰。原因在於,創新和技術使得一些產業衰敗,同時也使一些產業興起,中國需要面對就業者在產業間再配置的巨大壓力,這些現實壓力與市場預期相結合,對宏觀經濟穩定帶來巨大挑戰。他認為:中國有必要在穩增長的宏觀政策方面,有更積極和更大力度的一攬子計劃。同時,在中長期需要大力改革勞動力市場的制度安排,造就一個更有效率和更富彈性的勞動力市場,是中國經濟的核心需要。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應用經濟學研究教授、北京大學經濟政策研究所副所長顏色主持會議。 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琳攝。  來自新華社、經濟日報、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等媒體的70多位記者與會,並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證券市場改革等經濟熱點話題與演講嘉賓進行探討與交流。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6 個評論)

回復 orange_a1 2016-3-23 13:41
太好了,及時雨,惠及民生
回復 baoma111 2016-3-23 13:42
說說兩岸關係,這幾年和平發展紅利帶給台灣社會與民眾的福祉,誰也不能否認
回復 luneng 2016-3-23 13:46
習總樸實的語言,閃爍著群眾路線的智慧;堅定的宣示,傳遞著人民至上的情懷。
回復 tianqihao 2016-3-23 13:49
給習主席點贊,加油!
回復 banana_11 2016-3-23 13:53
習大大實事求是,時刻為國家著想,一定會把中國建設的更好!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4 23:3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