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南北朝北齊北周的生死博弈和殘酷殺戮的政權更替(一百十七)

作者:玉米穗  於 2025-8-20 22: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周主宇文邕對群臣說:「朕去年適患疾病,因而未能蕩平敵寇。然而上次攻入齊境,備見對方情況,觀其用兵,形同兒戲。況且他們朝廷昏亂,政令由一批奸佞小人掌控,百姓疾苦,朝不保夕。天賜良機,若還不去攻伐他們,恐怕會後悔無窮。前次出兵河陰,只是攻擊了他們的脊樑,沒有扼住他們的咽喉。晉州本是高歡興起之地,位居重鎮之要,此次我們前去攻擊那裡,他們必定派兵救援;我軍嚴陣以待,迎頭痛擊,必能克敵制勝。然後乘破竹之勢,一鼓作氣向東進發,足以直搗敵方巢穴,一舉統一天下。」可是諸將面露難色,多不願前去。周主板臉說道:「機不可失,有敢阻我進軍的,當以軍法制裁!」


   十月己酉日(初四),周主宇文邕親率大軍伐齊,命令越王宇文盛,杞國公宇文亮,隋國公楊堅率領右三軍,譙王宇文儉,大將軍竇泰,廣化郡公丘崇率領左三軍,齊王宇文憲,陳王宇文純統帥前軍。


   丙辰日(十一日),齊主高緯去祁連池打獵。癸亥日(十八日),返回晉陽。之前,晉州行台左丞張延雋稟性正直公正,把晉州治理得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軍事有備無患,當時的晉州安然無虞。可是自從嬖倖佞臣替代他的職務后,晉州就變得紛擾混亂起來。


   周主率軍抵達晉州,駐軍在汾曲,派齊王宇文憲率兵二萬把守雀鼠谷,陳王宇文純率領步騎軍二萬把守千里徑,鄭國公達溪震率領步騎一萬把守統軍川,大將軍韓明率領步騎五千把守齊子嶺,焉氏公尹升率步騎五千把守鼓中鎮,涼城公辛韶率領步騎五千把守蒲津關,趙王宇文招率領步騎一萬從華谷攻齊汾州諸城。柱國宇文盛率領步騎一萬把守汾水關。

   周主派內史王誼監督諸軍攻打晉州城。齊行台僕射海昌王尉相貴憑藉堅固城牆拒守。甲子日(十九日),齊主高緯從晉陽率領諸軍前來救援晉州。周主宇文邕從汾曲親自趕往晉州城下督戰,晉州城內守軍益發窘迫恐慌。庚午日,齊晉州行台左丞侯子欽出城投降周軍。壬申日(二十七日),晉州刺史崔景嵩把守北城,入夜,密遣使者請求投降周軍,周將王軌率兵接應。天未亮,周將段文振,手執長矛與數十人率先登城,與崔景嵩會合一同尉相貴處,拔刀劫持了尉相貴,城上鼓噪吶喊聲一片,齊兵潰散大敗,周軍於是攻克了晉州城,俘虜了尉相貴及士卒八千人。


   當齊主高緯正與馮淑妃在天池圍獵時候,晉州派出的告急使者,從清早到正午,乘驛馬疾馳趕到的,前後有三批。右丞相高阿那肱對他們說:「大家圍獵正在興頭上,邊界的小小交兵,家常便飯小事一樁,哪裡需要如此著急奏報!」拖延到傍晚,又有信使到,說:「平陽城(晉州城)已經陷落」。高阿那肱這才上奏齊主。齊主聽聞此訊,將要啟駕回宮,馮淑妃請求再圍獵一場,齊主答應了她。


   周齊王宇文憲攻克洪洞,永安二城,還想更進而擴大戰果。齊人焚毀橋樑據險固守,宇文憲軍受阻,於是屯兵永安,派遣永昌公宇文椿屯兵雞棲原,砍伐柏樹,搭建茅庵以為軍營。


   癸酉日(二十八日),齊主高緯分軍萬人向千里徑進發,另分軍一支奔向汾水關,自己則率大軍上雞棲原。周守衛汾水關的宇文盛派人向齊王宇文憲告急,宇文憲自率軍前往救援。齊軍撤退,宇文盛乘勢追擊,打敗了齊軍。不久,屯兵雞棲原的宇文椿急告宇文憲齊軍逼近,宇文憲又率軍前往救援,周齊兩軍對峙,相持到夜裡,沒有交戰。適逢周主宇文邕召宇文憲退還,宇文憲乘夜引兵退去,齊軍因見周軍搭建的茅庵軍營仍在,不知周軍已經退去,直到第二天天亮,方知周軍已經撤走。齊主命令高阿那肱率領前軍先行進發,自己節度諸軍隨後跟進。


   甲戌日(二十九日),周主宇文邕任命開府儀同大將軍梁士彥為晉州刺史,留精兵一萬鎮守晉州城。


   十一月,己卯日(初四),齊主高緯率軍趕到平陽城(晉州城)下。周主宇文邕因齊軍新集,聲勢浩大,想要西還長安以避其鋒芒。開府儀同大將軍宇文忻勸阻他說:「憑陛下之聖武英明,乘敵人之荒淫放縱,何患不能克敵制勝!假如齊國在位的是一位明主,君臣協力,那麼縱然有商湯,周武之勢,也未必能夠平定他。可如今齊主昏暗,群臣愚昧,士卒沒有鬥志,雖然他們擁有百萬之眾,實在也只是奉獻於陛下的貢物而已。」軍正王韶也勸諫周主說:「齊國廢弛法紀政綱已經曆數世。天助周室,一戰就扼住了他們的咽喉要害。攻取昏君之國,侮辱敗亡君臣,正在今日。放棄這樣的大好時機而退去,實在是愚臣所難以理解的。」周主雖然認為他們說得在理,但終究還是引兵撤還。


   周主留齊王宇文憲斷後。齊軍前來追趕,宇文憲與宇文忻各率領百騎與之交戰,斬殺了齊軍驍將賀蘭豹子等,齊軍畏懼於是退還。宇文憲率領斷後兵士渡過汾水,在玉璧趕上了周主宇文邕。(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0 22: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