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腥風血雨里的南明短命王朝(三十七)

作者:玉米穗  於 2023-8-15 23:3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正當永曆政權風雨飄搖,前途渺茫之際,忽然在1648年出現了峰迴路轉的跡象。這年正月二十七日金聲桓,王德仁在江西南昌反正歸明;三月十七日李成棟在廣州反清;十二月初三日姜?在山西大同反正。這三個事件震驚全國。事變不是偶然的,金聲桓,李成棟,姜?等人原本都是明朝的總兵,投降清朝以後憑藉手中實力為滿洲貴族平定地方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清廷重滿輕漢,重遼東舊人輕入關后歸附人員,在這種歧視政策下他們不僅功高無賞,陞官無望,而且受到清廷的猜忌和壓制,常常動輒得咎。另外,在投靠清朝的三年左右時間裡,這些降將們也多少摸清了滿洲貴族的實力,發現他們並不似自我吹噓標榜得那麼強大無敵;而各地漢族紳民反清的運動和思潮也使得他們有所觸動。「蓄之既久,其發必速」,於是,他們先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揭起了反清復明的旗幟,重新割辮蓄髮,在很短的時間裡就造成了全國形勢的風雲突變。

金聲桓原本是明朝左良玉的部將,明朝滅亡時升至總兵官。1645年四,五月間,清英親王阿濟格大軍追剿李自成部進至九江一帶,左良玉病死,部將隨左良玉兒子左夢庚降清。阿濟格命令左夢庚前往北京朝見,金聲桓害怕失去兵權,要求率領所部兵馬收取江西,為清朝開疆拓地,得到阿濟格同意,授予提督江西全省軍務總兵官的官銜。與金聲桓同行的有原大順軍將領王體中部。王體中原本是大順軍鎮守德安的大將白旺的部下,1645年五月初李自成突然遇難,大順軍內部發生混亂,王體中趁亂殺害了白旺,率部眾向阿濟格投降,被授予副總兵官職。

金聲桓,王體中率軍乘船到達南昌,南明江西巡撫鄺昭畏懼,解印而逃,其他官員和紳士也大多一鬨而散。進城之後,金聲桓部駐紮西部,王體中部駐紮於東部。金聲桓倚仗王體中的兵力收取了南昌附近州縣,然而他對王體中深懷猜忌妒忌和排斥之心,時刻想要尋找機會吞併王部兵馬。閏六月,清廷下達的剃髮令傳到江西,金聲桓立即遵令率部剃頭。王體中卻堅決拒絕剃頭。金聲桓認準這是藉機除掉王體中的好機會,私下籠絡了王體中標下游擊王德仁,假稱議事將王體中誘殺。事件發生后,王部兵校極為憤慨,擁至轅門,喊殺震天。金聲桓督兵巷戰,經過兩天廝殺,王部因首領被殺和王德仁的招誘,終於歸附了金聲桓。

金,王二部匯合,接連攻克撫州,吉安,佔領廣昌,活捉明巡撫鄺昭,又攻佔袁州,江西十三個府除卻贛州,南安以外都被清廷控制。金,王自以為不費滿洲一兵一卒,而占州據縣,能博得清廷的特殊封賞。不料清廷毫無誠意,在平定江西大部分地區之後,僅僅委任金聲桓為鎮守江西等地總兵官,王德仁屈居副將。順治三年(1646年),金聲桓請求清廷另頒敕書,授予他「節制文武」,「便宜行事」的權力。結果被清廷駁回了他的請求,規定他「剿撫機宜事關重大者,該鎮應與撫,按同心商略,並聽內院洪督臣裁行」。朝命下達后,金聲桓大失所望,內心埋怨清朝刻薄寡恩。特別是金聲桓,王德仁在收取江西郡縣時候憑藉武力勒索了一批金銀財寶,成了暴發戶,清廷新任命的江西巡撫章於天,巡按董學成看得眼紅,頻繁脅迫他們獻上錢財。權力和金錢之爭,使得金聲桓,王德仁對清廷的不滿日益增長。(待續)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0: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