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在紅軍時期曾經大張旗鼓搞過幾次「肅反」運動。「肅反」是肅清反革命的意思,簡而言之就是要把潛藏在自己陣營里的敵人挖掘出來清除消滅掉。當時國共兩黨鬥爭你死我活,形勢嚴峻,為了防範杜絕被敵人從內部瓦解攻破的可能性,國共兩黨都著力整肅內部。國民黨搞的叫「清黨」,北伐之中,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目的就是要「清黨」,把國民黨中的「共黨分子」清除出去,因為蔣介石認為國共合作共產黨寄生於國民黨,卻不安分守己經常興風作浪(如中山艦事件那樣)想要顛覆取代國民黨,所以要趁早去除隱患。反之共產黨在紅軍中搞「肅反」目的看上去似乎也一樣,就是要把隱藏於革命陣營里的國民黨反革命分子(當時叫做AB團,AB是Anti-Bolsevik的縮寫,就是反布爾什維克也即反共產黨的意思)清除消滅掉。所以從目的或者說所要達到的目標來看,國民黨的「清黨」與共產黨的「肅反」似乎是一致的:都是要整肅內部,清除自我陣營內的敵對分子,以純潔強化組織,提高戰鬥力。然而從結果和對各自政黨日後的影響來看,蔣介石的「清黨」與共產黨的「肅反」又相差頗遠甚至有些大相異趣,兩者相比有不少讓人費解或者說不可思議之處。
首先是「清黨」與「肅反」的結果或者說所取得的成果大不相同。「四一二政變」蔣介石在上海屠殺了幾萬共產黨人,使共產黨組織遭受致命打擊蒙受了巨大損失。雖然「四一二政變」激發起了共產黨強烈的復仇心理,導致共產黨發動八一南昌起義,廣州起義,並從此走上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道路,但蔣介石基本上實現了「清黨」目標(儘管「清黨」之後國民黨里仍然潛伏有少量共產黨人)。反之共產黨的「肅反」雖然號稱是要清除AB團分子,可是「肅」掉的卻沒有幾個是真正的AB團反革命分子,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的「革命同志」。在各蘇區的歷次「肅反」運動中被指為AB團而冤殺的共產黨人不僅數量龐大並不少於蔣介石「清黨」所殺共產黨人,而且許多是共產黨的精英甚至著名的高級領導人。比如段德昌許繼慎鄺繼勛曾中生周逸群周維炯等人都是紅軍的著名高級將領,段德昌是彭德懷元帥的革命領路人和入黨介紹人,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頒發的第一號革命烈士證書就是給他的,只是這個第一號革命烈士不是血灑疆場死於敵人之手,而是死於自己同志之手。鄺繼勛許繼慎也是功勛卓著聲名顯赫之人,他們倆與段德昌都列名於對新中國成立做出特殊貢獻的一百名英雄模範名單之中;曾中生也是著名的軍事家,與許繼慎段德昌同列位於建軍史上33位傑出將領名單之中。這樣的紅軍高級將領當年自然都是蔣介石必欲除之而後快的,讓人不可思議的是:蔣介石並沒有能夠消滅掉他們,紅軍「肅反」卻幫助蔣介石「肅」掉了這些人。
第二個讓人不可思議的事情是,「肅反」如此大規模錯殺冤殺自己同志,卻並未激起大規模叛變也從未導致自己陣營瓦解。從歷史常識看內訌本是最容易導致自亂陣腳從而被敵人一舉攻破的。比如太平天國天京之亂,楊秀清被殺,石達開出走,從此太平天國就走向了頹勢,根本無法扭轉敗局。可是紅軍大規模的內部整肅卻既不曾激發起大規模的叛亂倒戈,也並沒有給對手蔣介石以特別可趁之機。毛澤東在江西主導的「肅反」運動雖然導致了「富田事變」的發生。但事變的發起者主要是反對毛澤東本人和毛的一些政策及領導方式,他們並不反對共產黨,也無叛變投靠蔣介石的企圖,反而要向當時的中共中央申訴,請中央主持公道。雖然結果「富田事變」的領導者都被定性為反革命而鎮壓了,但實際上他們既非AB團,也不是什麼反革命。倘若他們在事變之後改換門庭投靠國民黨,真做了「反革命」,也許反倒能夠保住性命,就如後來投靠了國民黨的中共高級領導人張國燾,龔楚那樣。一個讓人震撼驚嘆的事實是:絕大多數被當做AB團而錯殺的當事人本人,在被殺之時,對共產黨也依然毫無怨言,還有許多人在自己的親人被冤殺錯殺之後,仍然緊跟共產黨而並未與共產黨分道揚鑣。共產黨在鎮壓AB團時,從拷問方法到行刑手段都十分原始殘忍,為了節省子彈,用刀砍用石頭砸,為了考驗是否對黨有二心,有時讓同在革命隊伍中的親人自己動手親自處決自己的親人。這樣極端殘酷無情的內部整肅能夠得以順利執行而不生變,委實讓人不可思議。「肅反」涉及面之寬廣,除上述諸位紅軍高級將領之外,連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的夫人都被殺,此外如李先念的兄長也是死於肅反,還有如陳毅,劉志丹,高崗,廖承志,甚至當時的紅小鬼後來的總書記胡耀邦都險些成為「肅反」的冤死鬼,然而這些人似乎都未曾對共產黨生出過半點二心。對比國民黨,蔣介石似乎仁心寬厚得多,從未以「清黨」名義,嚴厲整肅部下,連冒失發動西安事變將他扣留的花花公子張學良,都能夠留他一命,讓其頤養天年活到一百多歲。設想蔣介石如果也如法炮製「肅反」,將何應欽陳誠胡宗南白崇禧等人本人或他們的老婆親人當做「清黨」對象捉來槍斃掉,國民黨恐怕早就分崩離析,煙消雲散了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