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共同發展,我們攜手合作
站在21世紀的門檻上,中非合作論壇誕生。15年過去了,它「已經成為引領中非合作的一面旗幟,為南南合作樹立了典範,成為帶動國際社會加大對非洲關注和投入的先鋒」。
祖馬總統等多位非洲國家領導人強烈希望把原定此次的中非合作論壇部長級會議升級為峰會,期待繼北京峰會之後再一次「把非洲大陸帶向充滿希望的未來」。習近平主席欣然應允,「願意相向而行,合力舉辦」。
發展,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
中非貿易投資柱狀圖,是一條陡峭的上升曲線。「2014年中非貿易總額和中國對非洲非金融類投資存量分別是2000年的22倍和60倍。」
幾乎每一位非洲國家領導人,都能說出很多其國家同中國的合作故事。中國援建了鐵路、公路、工廠、醫院、學校,中國朋友帶來了技術、本領、經驗,造福非洲、惠及非洲百姓。
長久以來,乾旱缺水困擾一些地區,人們不得不趕著駱駝、騎著毛驢跋涉取水。在這次舉辦的中非合作論壇15周年成果圖片展上,習近平主席的目光落到一張紙幣上。中國同幾內亞合作建設了一個水電站項目,為讓百姓不忘中國情義,幾內亞政府特意把水電站圖像印在了紙幣上。
義利相兼,方能行穩走遠。約翰內斯堡峰會,習近平主席深刻闡述「正確義利觀」:「中非關係最大的『義』,就是把中國發展同非洲自主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
同非洲國家領導人早餐會上,習近平主席說到這,刻意加重了語氣:「是兩個詞,『自主』、『可持續』。」
助力非洲「自主發展」,中國智慧深入人心。說起赴非的中國農業專家組,蘇丹第一副總統巴克里引用了中國諺語:「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助力非洲「可持續發展」,中國方案卓有成效。談到綠色低碳發展,象牙海岸總統瓦塔拉提出,希望在可再生能源領域深入學習中國經驗。習近平主席回答說,中非綠色經濟的合作前景非常廣闊,中非合作絕不以犧牲非洲生態環境和長遠利益為代價。
今天,11億非洲人口的巨大發展潛能正強勁釋放,非洲日漸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
非洲《2063年議程》,同中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有相通之處。習近平主席在南非《星報》上撰文:「中非發展戰略高度契合,中非合作發展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機遇。」
中國是非洲的機遇,非洲也是中國的機遇。
習近平主席同祖馬總統、穆加貝總統共同出席了中非裝備製造業展覽開幕式,中國優質裝備首次集體亮相非洲。動車、風電、核能……企業家們紛紛邀請中非領導人到自己的展台前看一看。
中非產能合作前景廣闊。中國,優質產能走向世界;非洲,工業化進程方興未艾,他們渴望借力中國——世界製造業第一大國和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走出一條非洲特色的工業化之路。
中非企業家大會閉幕式上,習近平主席表達了誠摯意願:「中國真誠希望同非洲國家分享中國經驗,願為非洲工業化進程提供資金、技術、人才支持。」歡迎非洲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讓中國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中非人民。
共同發展的列車,正在駛向前方。
峰會開幕式上,全場掌聲最密集的時刻都同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對非合作政策舉措有關。面對台上、台下殷切目光,他鄭重宣告,為推進中非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建設,中方願在未來3年同非方重點實施「十大合作計劃」,加快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實現非洲自主可持續發展。每一個計劃宣布后,全場都響起熱烈的掌聲。
看看這些沉甸甸的內容吧!「合作新建或升級一批工業園區」;「為非洲培訓20萬名職業技術人才」;「將在非洲100個鄉村實施『農業富民工程』」;「建立中非農業科研機構『10+10』合作機制」;「支持非洲國家建設5所交通大學」;「支持非洲實施100個清潔能源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項目、環境友好型農業項目和智慧型城市建設項目」;「實施50個促進貿易援助項目」;「實施200個『幸福生活工程』和以婦女兒童為主要受益者的減貧項目」;「免除非洲有關最不發達國家截至2015年年底到期未還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支持中非各20所醫院開展示範合作」;「為非洲援建5所文化中心」;「提供總額600億美元的資金支持」,其中包括「設立首批資金100億美元的『中非產能合作基金』」……
習近平主席講話后,穆加貝總統走上台,離開講稿講了一段話,表達他此刻的心情:「這是一次大家期待已久的發言。內容十分豐富,涵蓋了所有合作領域。我想在此表達最誠摯、最深厚的感謝之情。」「中國曾經歷貧困,但從來沒有在非洲搞過殖民主義。過去殖民者給非洲帶來災難,現在中國給非洲帶來了新生。如果當年的殖民者有耳朵,請他們也聽聽習主席的這篇講話!」
走出會場,非洲國家領導人熱切討論著。習近平主席同非洲國家領導人邊走邊談。他說,一個實際行動抵得上一打綱領。從歷屆中非合作論壇情況看,凡是中國作出的承諾都兌現了。這「十大合作計劃」會在未來3年逐一變成現實。
中非攜手發展,分享技術、分享機遇,也分享經驗。非洲國家讚歎中國奇迹,中國發展模式的吸引力與日俱增。
同非洲國家領導人舉行早餐會時,習近平主席講到治國理政:
「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就好比騎自行車,騎得太慢不動會摔下來,騎得太快也容易栽跟頭。只有明確目標、根據不同的路況、把握不同的速度,才能騎得又快又穩,掌握平衡。」
為了人類未來,我們握指成拳
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安全挑戰。中國,非洲,堅持安全上守望相助。
和平是發展的保障。來自非洲動蕩地區的國家領導人,向習近平主席講述了正遭受的戰亂和動蕩之苦,他們希望同中國在安全領域加強合作。
中國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問題上高度負責。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向非洲派遣維和人員數量最多的國家。中國承諾在未來5年內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
在約翰內斯堡,他積極回應非洲關切,宣布中非和平與安全合作計劃,表示支持非洲人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願意積極參與非洲加強維護和平安全能力建設。
貧困是動蕩的根源。波札那副總統馬西西說,過去,如果你在路上碰到中國人都是問「吃了嗎」,現在卻不同了。勤勞努力的中國人民,在短短几十年就徹底解決了13億多人的吃飯問題。
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消除貧困和飢餓,中國作出了表率。約翰內斯堡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講到中非減貧惠民合作計劃時說,我們在過去的30多年使7億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和人類發展作出了貢獻。目前在13億多人口中,還有7000多萬貧困人口。我們決心在未來5年全面消除貧困。與此同時,我們也將繼續為國際的扶貧事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世界格局正經歷深刻演變,中國,非洲,堅持國際事務中團結協作。
隨著發展中國家整體力量上升,中非關係全球性的戰略內涵日益突顯。非洲國家的視角悄然轉變,不僅從中非關係上看中國,也愈加從國際舞台上尋找中非合作切入口。
非洲國家領導人講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他們說,中國經濟和軍事實力不是為了示強,而是為了扶弱;不是為了戰爭,而是為了和平。他們關注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期待中非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進一步合作,相互協調、相互支持。
中國一貫支持非洲在國際舞台上發揮更大作用。
茅利塔尼亞總統阿齊茲,在早餐會上引用了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的講話:「堅定支持增加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在國際治理體系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他說,我們備受鼓舞。
習近平主席回應說:「我們的這個承諾將是永久的。」「中方將繼續在聯合國等場合為非洲仗義執言、伸張正義。」
中非在國際事務中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共同語言。
如何促進南南合作、帶動南北對話,推動國際治理體系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習近平主席說,中國和非洲都是維護世界和平安寧、促進世界發展繁榮的重要力量。我們有理由、有責任、有能力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
有人說,21世紀是非洲的世紀;也有人說,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更有人說,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習近平主席在同非盟主席祖馬會見時說:
「中非24億人團結起來,世界不能忽視我們的聲音。如果這種戰略性合作沿著正確方向持久走下去,將對人類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我們肩負著這樣一份歷史使命。」
中國夢—非洲夢,24億人的夢想,匯聚起24億人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