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11月15日至1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亞舉行。在這個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平台上,與會各國領導人深入分析了當前世界經濟形勢並制定了未來發展目標。巴西瓦加斯基金會研究員埃萬德羅·卡瓦略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在峰會上提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推動改革創新、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對處於深度調整期的世界經濟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已經用切實的政策和行動在全球治理體系中踐行這一理念。
「有別於發達國家主導的傳統模式,中國所倡導的全球經濟治理理念更加公平、務實、包容。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公共產品,是對現有全球治理體系的補充和完善,將有力帶動相關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卡瓦略說。
卡瓦略表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遠,當前世界經濟面臨著整體動力不足、增長乏力、貿易和投資低迷、金融市場波動等問題。現有的全球經濟治理機制的缺陷逐漸顯現,一些發達國家和多邊國際機制採取的手段無法有效應對危機,反而加劇了國家間發展不平衡。改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加強政策溝通協調勢在必行。
卡瓦略自2013年開始擔任復旦大學海外研究員,對中國的各項經濟和改革政策十分關注。他認為,中國政府把創新和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作為優先發展方向,有利於振興貿易和投資、促進地區經濟融合發展。世界經濟長遠發展的動力源於創新。新產品、新業態的不斷萌發可以為世界經濟注入動力,引領發展方向。卡瓦略說,創新最終將轉化為財富,使全球經濟和社會趨向公平。貿易和投資也是經濟復甦的重要手段,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激發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力在當今世界背景下具有重要意義。「一帶一路」建設就是這種理念的最好詮釋,不僅可以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還能加強區域內互聯互通,實現多重效應。這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極,而中國與亞洲的增長帶動著世界的增長。
對於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卡瓦略表示,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但仍能保持7%左右,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0%,是世界經濟的動力源。中國作用在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任何全球貿易規則的制定撇開中國來談都將失去意義。他表示,相信中國將繼續為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