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次峰會的主題『共同行動以實現包容和穩健增長』,充分反映了中國創新和參與全球治理的核心精髓。更加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正在發展一套新型全球治理模式。習近平主席在會上強調了協調合作、改革創新、開放共享、公平包容等的重要性,擘畫了全球治理的新模式。」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劉宏說。
「一方面,當前世界格局仍然是以美國等少數幾個發達國家為主導,包括中國的許多發展中國家無法加入這個俱樂部並爭取話語權。另一方面,在全球化日趨加深之際,中國需要爭取世界話語主動權,強化其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維護穩定和共同發展的能力。」劉宏說,「中國的快速崛起為這些國家和地區帶來了希望,使它們能分享中國增長與發展的紅利,並共同爭取其所應有的國際地位和發展空間。」
劉宏指出,更為重要的是,以習近平主席為代表的中國領導人有超凡膽略與遠見卓識,發展了一套嶄新的全球治理理論體系、思想學說和實踐舉措,使中國可以參與全球治理並為世界長治久安作出貢獻。中國倡導的新型全球治理模式,具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
首先,創新頂層設計和基本理念。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都提到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公平包容等關鍵詞,認為各國都應朝著互利共贏的方向邁進。中國一方面積极參与既有國際組織和合作平台併發揮建設性作用,另一方面發起亞投行、「一帶一路」等新型國際合作與共贏機制,並努力承擔和切實踐行各種國際公約和責任,掀起了一股全球治理的新風尚。
其次,統籌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局。中國參與全球治理,不僅對世界作出貢獻,而且會對中國經濟發展帶來新動力。最近,中國通過「十三五」規劃建議,擘畫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不僅可以確保中國經濟穩定持續增長,而且將為世界發展與共贏提供原動力。
再次,建構和創新全球治理機制。習近平主席在會上特別談道,各國要「加強宏觀經濟政策溝通和協調」「形成政策和行動合力」。與此同時,通過融入中國元素,發出中國聲音,貢獻中國力量,推動世界實現包容、達成共識並獲得共贏。
最後,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努力獲得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通過理念倡議、價值引領、機制創新和責任落實,中國積極提供全球公共產品和服務,大力推動全球公共治理走向善治。這不僅充分體現了一個大國所應承擔的責任,而且彰顯了一個大國所應展現的風範。
無論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還是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都在積極闡述主張並切實行動,發揮中國政府強有力的引領作用。恰如習近平主席在會上所言:「努力形成各國增長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合作共贏格局,開創世界經濟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