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天,江南古鎮烏鎮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即將迎來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將親自出席並致辭,2000多名嘉賓,來自世界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8名外國國家領導人、20多個國際組織的負責人。
作為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互聯網把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只是互聯網也是把雙刃劍,用得好,它就是阿里巴巴的 寶庫;用得不好,它就將成為潘多拉的魔盒。隨著網路影響力加強,其甚至已經成為了繼陸、海、空、天後的第五空間,成了大國博弈的一個主戰場。如此語境下,
必須通過合作構建新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
網路空間里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也沒有誰能夠置身事外。換句話說,就是互聯網已經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諸如信
息泄露、黑客攻擊、垃圾信息泛濫等都需要集體智慧應對。從這個層面而言,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在互聯互通中為網路空間「甩掉」雜質,也 已經成為了國際政治新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2014年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召開時,習近平主席在賀詞中已經明確提出,「中國願意同世界各國攜手努力,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原則,深化
國際合作,尊重網路主權,維護網路安全,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的網路空間,建立多邊、民主、透明的國際互聯網治理體系。」這是全球互聯網治理的 「中國主張」,也已經展示了中國負責任形象。
在互聯網名稱和數字地址分配機構(ICANN)第50次大會上,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魯煒也曾表示,國際網路空間治理不是「零和博弈」,而
是互利共贏。事實上,首屆互聯網大會多半內容也的確集中在了「共同打擊網路恐怖主義」、「網路安全和國際合作」、「構建全球互聯網治理生態系統」、「依法
治網」等方面,「中國主張」贏得了與會國高度贊同。
與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相比,本屆大會規模更大、代表更廣泛、內容更豐富、會議更「智慧」。來自世界五大洲1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名嘉 賓就全球互聯網治理、網路安全、互聯網與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進行探討交流,也的確能夠在互聯互通中實現共贏。而從主辦兩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來看,中國互聯網也
已在快速經歷了跟隨、參與之後,即將迎來主導階段。
「唐代銀杏宛在,昭明書室依稀」,一首《西江月》就曾清晰地勾畫出了烏鎮的千年歷史。再有兩天,國際政要就將與互聯網領軍人物再次領略古鎮的小 橋流水和江南古韻,共商世界互聯網發展大計。可以肯定,在烏鎮峰會上中國必將更加清晰地向世界闡述「共享共治」的網路空間治理理念,為互聯網全球治理貢獻 中國智慧,使網路發展更多地惠及世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