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習近平講述「精準扶貧」背後的故事 3月8日上午,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湖南代表團審議現場。 「去年有多少人娶媳婦兒?」「7個。」 習近平與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長郭建群代表的對話,讓代表們會心地笑了。 總書記問的是湘西花垣縣排碧鄉十八洞村的情況。他為什麼這麼關心一個普通村寨大齡男青年的「脫單」問題?這段對話又從何而起? 新華視點記者從現場發回了報道。【總書記與十八洞村的情緣】 這天上午,習近平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郭建群在發言中,回憶起2013年11月總書記到十八洞村考察的情景。 習近平說,我正式提出「精準扶貧」就是在十八洞村,前幾天中央電視台報道的十八洞村脫貧進展情況,我都看了。 「現在人均收入有多少了?」總書記問。 「您當年來的時候是1680元,現在已經增加到3580元。」郭建群答。 郭建群接著說,十八洞村百姓收入增加,村容村貌變化,已成為全省文明村和旅遊定點村,村民笑容多了、求發展願望強了,連大齡男青年解決「脫單」問題也容易了。 接下來,便是本文開頭記述的那段對話了。 總書記關心十八洞村村民的婚姻大事,實際上是關心貧困地區的扶貧脫貧進展。以前,由於貧困,村裡的男青年找對象成為大問題。對話還在繼續—— 當得知全州還有50萬貧困人口時,習近平問:「條件比十八洞村還差的有多少?」 郭建群說,十八洞村的條件算中等的。 總書記追問:「不如它的有多少?」 「接近一半。」郭建群答。 總書記提出這個問題,意在強調「精準扶貧」的重要性。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扶貧必須因地制宜。 習近平要求當地黨委和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帶領當地群眾一起艱苦奮鬥,早日實現脫貧目標。 兩年多前,習近平來考察時,十八洞村還窮得叮噹響。 那次考察中,習近平實地走訪了多個低保戶、特困戶家庭,和村幹部、村民代表等座談。看住處、揭米倉、進豬圈,習近平仔細了解村民的生產生活情況。從水、路、電到教育、醫療,他都一一詢問。 就是在那次考察中,習近平提出「精準扶貧」。他說,抓扶貧開發,既要整體聯動、有共性的要求和措施,又要突出重點、加強對特困村和特困戶的幫扶。 【確保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習近平8日在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再次提到早日實現脫貧目標,顯示總書記對扶貧開發工作的高度重視。 從太行山區的河北阜平縣駱駝灣村、顧家台村,到大雪封山的雲南魯甸地震災區,再到井岡山深處的江西茅坪鄉神山村……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28次國內考察,有一半以上都涉及扶貧開發。 「我到過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的地區,包括陝西、甘肅、寧夏、貴州、雲南、廣西、西藏、新疆等地。這兩年,我又去了十幾個貧困地區,到鄉親們家中,同他們聊天。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去年10月,習近平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表露心聲。 扶貧開發,直接關係到數千萬人民的福祉,關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能否實現。 正如習近平在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說明中所言,「我們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準線以下,這既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滿意度,也影響國際社會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認可度。」 去年11月27日至28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之後的首個中央會議——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在這個堪稱「史上最高規格」的扶貧會上,習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與地方黨政主要負責人全部出席,吹響了消除絕對貧困、決勝小康社會的最強勁號角。 之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公開發布。 「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今年春節前夕,習近平在江西考察時說。 在8日上午的審議中,總書記又提出明確要求:「抓工作不能狗熊掰棒子,去過的每個地方都要抓反饋。」 總書記還透露了一個細節——他去考察過的這些地方,有關部門都派人進行「回訪」,有的打招呼,有的不打招呼。看到當地是在認真抓落實,總書記說:「這很好。」 他強調:「要堅持以民為本,民有所想所求,我們就要幫助他們,為他們服務。」 這些話,暖人心,順民意,聚民力,是踐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生動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