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到18日,以「互聯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將於浙江烏鎮舉行。中國政府對此次大會高度重視,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大會,並發表主旨演講。
在互聯網時代,網路已成國際政治新的角力場,中國要想維護自身利益並成為真正負責任的全球事務參與者,就不能忽視互聯網產品和服務的控制權、主導權和全球話語權。世界互聯網大會由中國官方發起,主辦機構為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和浙江省政府,僅從主辦者身份來看,世界互聯網大會就有助於提高中國在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中的話語權。
從網民數量來看,提高中國話語權也是發展必然。國際電信聯盟(ITU)發布的全球互聯網使用情況報告顯示,到2015年底全球網民數量將達到32億。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全國互聯網發展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6月我國網民總數已達6.68億人。網民數量增大,網路基礎資源更加豐富,提高中國話語權已是發展必然。
就網路經濟而言,中國也讓國際社會刮目相看。「十二五」期間,中國互聯網經濟在GDP中的佔比持續攀升,2014年達到7%,佔比超過美國;網路零售交易額規模躍居全球第一;互聯網帶動電子信息相關產業市場高速增長。隨著「互聯網+」戰略縱深推進,中國互聯網產業與全球市場結合得越來越緊密,在拉動世界經濟增長方面貢獻有目共睹。
互聯網在中國的井噴發展,還越來越惠及百姓生活。科技發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改善民生。比如說,從工作學習到柴米油鹽,互聯網的發展就給中國民眾帶來了極大便利。互聯網發展還簡化了公共服務流程,促進了資源均等化,「陽光政府」、「服務型政府」、「法治政府」都是成效顯著。可以說,在網路惠民方面中國已經豎起了學習的樣本。
從發展趨勢而言,經過二十餘年井噴式發展,互聯網已經深刻地影響到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方方面面。然客觀而言,中國在自主創新方面還相對落後,特別是人均帶寬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至於運用大數據推進社會管理與經濟建設更是與國際上發達國家相距甚遠。其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網路強國」戰略,就有助於補足這一短板。
在國家主權已經從領土、領空擴展到「信息邊疆」語境下,世界互聯網大會就將見證中國從跟隨者成為全球重要一極的歷史進程。當然,作為中國舉辦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以「互聯互通、共享共享、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也必然能夠加強全球在互聯網發展和管理方面交流合作,推動世界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