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裡,『由』與『友』讀音相近,所以我書寫中文名字,有時候會寫成『鳩山友紀夫』,我在表達一個心愿,日中友好、亞洲友好、世界和平。」
日本前首相、亞洲博愛基金會榮譽會長鳩山由紀夫近日赴香港參加交流活動。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作為日本普通公民,願意做一個亞洲人民的「友好使者」、世界人民的「和平使者」。願日中兩國以及亞洲各國一道,排除障礙,面向未來,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有長期的友好交往,也經歷過戰爭的巨大傷痛。鳩山由紀夫認為,兩國能從歷史經驗中獲得許多啟示。他說:「在漫長的歷史中,和平友好是兩國人民心中的主旋律,兩國人民互相學習、友好交往,促進了兩國的發展,也為世界文明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近代以來,日中兩國經歷了一段慘痛的歷史,中國人民蒙受深重災難,日本人民也付出了沉重代價。」
鳩山表示,他願意做世界和平的推手。因為只有和平,百姓才能安居樂業。世界上不管哪個國家和地區,只要發生戰爭,那裡的人們就沒有幸福可言。他還認為,日本要在21世紀繼續繁榮下去,就必須和亞洲國家一起合作、一起發展,建立一條通向和平與安全的穩定之路。
近來有日本民間團體到訪中國,也有很多中國人到日本旅遊。談及此,鳩山由紀夫說,兩國民間交往增多,這也有利於促進亞洲和平。他認為,除了民間友好,日中在金融等領域也應加強交往、合作。日本經濟雖然低迷,但日本人民仍然勤奮、努力。日本大量的中小企業不景氣,但他們擁有不少成熟技術,可與中國企業合作,共同開發市場。
他說,目前中國的經濟狀況較好,為世界貿易作出了重要貢獻。亞洲和世界經濟都要發展好,這是我們的目標和心愿。比如,中國推進上海自貿區建設,可以促進亞洲經濟發展。
談及自己在中國受好評、在日本受右翼圍攻時,鳩山由紀夫表示,在日本,有人反對我,也有很多人尊重我。感謝中國人民對我的尊重,今後無論何人反對,我都會堅持自己的宗旨,積极參加民間活動,促進中日兩國乃至亞洲和平。
鳩山由紀夫說,自己剛剛獲贈一幅中國書法,上面也有一個「友」字。這是兩國人民友好的象徵,上面寫有「與友為鄰」四個大字。
作為亞洲博愛基金會榮譽會長,鳩山由紀夫表示,此次赴港參加亞洲博愛基金會的交流活動,也是為了促進民間友好交往。他祝願亞洲博愛基金會在日中兩國人民和亞洲人民的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友好交流與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多做一些事情。例如在貧困地區贊助貧困家庭的學生,改善當地百姓生活。用發展的理念推動慈善事業,是一個很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