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價值觀是為人生賦值的「羊皮書」,是為社會定規的「度量衡」,是中國道路的「宣講員」。
核心價值觀是為人生賦值的「羊皮書」。一個新生命呱呱墜地,就以自覺或不自覺的行動去解決生存與發展問題,開始了人生的探索。一種探索行為是被認同還是拒絕,是證實繼續還是證偽調整,取決於行動的社會意義與價值。進而言之,一個人的行為總是要被賦予一定積極意義和價值,才能真正的心安理得,這其中的評判標準就蘊含在核心價值觀之中。
核心價值觀是一種深沉的積澱,是關於自我與他者、個體與集體、我想與我能的基本行動規範。個人只有讀懂並遵循核心價值觀,才能找到行動校正的方法論,也才能不斷地賦予行動以合理性。核心價值觀就像一本記載著生命價值密碼的「羊皮書」,細細品讀,必能悟得一個人的行動尺度與生命的通達空間。
核心價值觀是為社會定規的「度量衡」。恩格斯說過,歷史從哪裡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裡開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用幾十年的時間走過了西方上百年的路。中國社會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時代疊加」。任何既成的理論都難以解釋並化解「時代疊加」的併發症——糾結的境遇、撕裂感的體驗、正負能量的對沖。
時代需要我們創造思想,使魂有定所、行有依歸。個人之於社會定規的努力,不是政治動員更不是號召犧牲,而是個人有效融入社會共同體的必然選擇。社會關係的重塑即是人本質的重塑,反之亦然。而價值觀念便是人與社會關係互為主客體的「橋段」。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念。」倡導什麼樣的核心價值觀,就是要塑造什麼樣的社會關係、塑造什麼樣的人的本質。三者之中,核心價值觀最易獲得顯性的表達,它是「度量衡」,既可以詮釋社會關係也可以說明人之本質。
核心價值觀是中國道路的「宣講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以改革開放為特徵,不以零和博弈的方式爭奪利益和霸權,而是依靠合作共贏找到了一條造福於世界的現代化道路,打破了「一元現代性」的發展框架,從而拉升了世界文明的「高度」。歷經近40年的漸進發展,我們的道路、理論、制度正趨於成熟。當此之際,中國共產黨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既詮釋了過去成就,也昭示了未來夢想,表達的不僅是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還是中國與世界。走近她,便可聽到中國故事與中國自信,品味到中國道路普遍的世界歷史意義。
在人類歷史上,沒有哪一種主流價值觀念能夠輕易確立起來。凝練核心價值觀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涵養核心價值觀更需要一個長期過程。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所有描述,均是強調「心嚮往之」的未來取向。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需要每一個人做出持續不斷的努力,因為這不僅關係著我們自己人生價值的實現,更關係著我們確定未來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