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國務院政策吹風會上答記者問

作者:hengda  於 2015-12-6 15: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鍵詞:國務院, 吹風會

  12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貨幣政策二司司長邢毓靜介紹了區域金融改革創新有關政策和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關注經濟發展薄弱環節,選擇條件成熟地區推進改革

  1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堅持突出特色、重點推進,選擇一批條件成熟的地區分類開展金融改革創新試點,為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積累經驗,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同時,會議「打包」出台五個地方的區域金融改革方案,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表示,出台五個區域金融改革創新的方案主要有幾個層面的原因——

  一是充分發揮好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如何使中央和地方在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五個層面上形成合力,區域金融改革在支持相關領域的改革和發展當中非常關鍵。

  二是高度關注經濟發展當中的薄弱環節。三農和小微企業是經濟發展中的薄弱環節,金融責無旁貸應該在經濟創新中予以支持,吉林和浙江台州試驗方案的出台就是順應了這個背景。

  三是要選擇條件成熟的地區推進改革。吉林省農村金改和創新已經進入到相對比較成熟的階段,浙江台州市在小微企業發展當中也積累了相應金融服務平台性、產品性和體制機制性的很好經驗。

  對於三個自貿區的金融支持方案。陸磊表示,上海已經推出了金融支持的方案,另外三個自貿區考慮到共性和個性,也應儘早推出相關部門共同協調的金融改革和創新方案。

  根據當地實際情況,五個區域金融改革方案各具特色

  陸磊指出,此次五個地方的區域金融改革方案各具特色,比如,吉林圍繞盤活農村產權、農業產業化供應鏈、網際網路金融創新和分散現代農業規模經營風險等四大特點做文章,浙江台州則以創新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可持續可複製商業模式為主線,積極探索化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有效途徑。

  「廣東、天津和福建分處三地,三個指導意見充分重視了三地經濟金融特點。」陸磊介紹,比如廣東立足粵港澳推動金融市場對接;天津結合京津冀協同發展探索同城化綜合金融服務;福建以兩岸金融合作為重點完善金融同業合作機制。三地指導意見的共性是在借鑒上海成功經驗的基礎之上,提出進一步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探索建立與自貿試驗區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和完善區域金融監管協調機制等任務。

  陸磊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和相關地方政府在上述各方案落實過程中,按照風險可控、分步有序推進原則,積極研究制定實施細則,穩妥有序推進各項改革,成熟一項、推進一項,確保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底線,為全國深化金融改革和擴大金融開放積累可複製可推廣經驗。

  人民幣國際化持續發展,穩妥有序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人民幣近日被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再次引發了市場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關注。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司長邢毓靜表示,今年以來,特別是從過去10個月情況來看,人民幣國際化在持續、穩定地發展過程中。

  「人民幣跨境使用中一個比較大的特點,就是境外離岸人民幣市場平穩、較快發展。」邢毓靜說,截至目前,人民銀行已在全球超過2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離岸市場的人民幣產品不斷豐富,從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存款起步,目前在多個離岸市場已經發展出包括存款、貸款、外匯交易產品、債券等一系列產品。人民銀行和其他央行貨幣合作也逐步深化,截至目前,已和境外33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或貨幣當局簽署了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總額度超過3.3萬億元。

  1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有序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對此邢毓靜表示,過去幾年,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不斷進行評估。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40項指標來看,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其實已經非常高了。邢毓靜認為,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與國際相比,主要是個人資本項目可兌換程度不夠高以及在金融市場開放方面存在差距。

  邢毓靜表示,今後會繼續遵循市場需求,在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和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妥有序地推動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11:2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