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習近平訪英:中國經濟彰顯持久活力和巨大潛力

作者:藍天夢  於 2015-11-1 15:4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關鍵詞:中國經濟

原標題:《人民日報》解讀習主席訪英:中國經濟彰顯持久活力和巨大潛力
  「經過30多年快速發展,中國中等收入群體不斷擴大,全要素生產力持續提高,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中國經濟將保持強大動力,釋放出更大發展潛力。中國經濟運行將始終保持在合理區間,不會硬著陸。」在英國倫敦金融城,習近平主席準確把握中國經濟發展之脈,傳遞堅定信心。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長7%,符合全年增長預期目標,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增長最快的。「我們將繼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將繼續堅持互利共贏的對外開放戰略,寓中國發展於世界繁榮發展之中。」習近平主席的講話立足國內、放眼世界,深入闡述中國經濟發展方略,獲得了專業人士和國際社會的高度認同。滙豐銀行首席執行官斯圖爾特·格利弗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未來幾年的增速「仍將超過全球經濟增速」,為世界經濟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變
  國家統計局10月1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48777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有媒體指出,這是2009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首次低於7%。對於國際上的關切,習近平主席給予了正面回應:「一個國家經濟增長,有快有慢是正常的,不能說只能加速、不能減速,這不符合經濟規律」,「中國經濟確實存在一定下行壓力,存在一些結構性矛盾,這是中國經濟增長到一定階段、一定水平之後必然要經歷的正常調整」。
  回顧歷史可以發現,世界主要經濟體都不能長期保持高速增長,過去37年來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接近10%,在進入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新常態后,也沒有遭遇像許多國家那樣經濟增速「攔腰折斷」,凸顯了中國經濟的持久活力與巨大潛力。
  訪英前接受路透社採訪時,習近平主席已經向全世界闡釋了增速放緩的內在和外部原因:「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正經歷新舊動能轉化的陣痛,但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另一方面,「中國同國際市場密切關聯,全球經濟情況總體偏弱,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
  然而,總有一些媒體和學者,戴著傲慢與偏見的有色眼鏡,對中國經濟要麼「習慣性擔憂」,要麼「習慣性懷疑」,骨子裡不願看到、不願承認中國的崛起,背離事實「唱空」「唱衰」中國,頻頻發出與時代不和諧的聲音。「如果中國經濟數據好,他們會認為是數據有假;如果數據差,他們又會認為中國真的有麻煩了。」德意志銀行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斯賓塞把這種現象描述為西方社會中「有關中國經濟的悖論」。
  但對中國經濟的讚許、理解和信心,才是大多數人主流的聲音。滙豐銀行首席執行官斯圖爾特·格利弗就認為,對任何一個由市場驅動的經濟體而言,經濟波動都是完全正常的。但這種波動不應轉變人們對中國發展道路基本面的看法。路透社的分析也稱,6.9%的經濟增速略低於二季度的7%,略高於6.8%的市場預期。這表明中國經濟基本面可控穩定,經濟增速趨於平穩,經濟不會「硬著陸」的預期得到強化。英國首相卡梅倫表示,並不擔心目前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趨勢,「顯然,中國經濟將繼續增長」。
  「越是在前景不確定的時候,我們越是需要堅定信心。歷史經驗和經濟規律告訴我們,世界經濟發展從來不是一帆風順,但增長終究是趨勢,一時的數據高低或市場起伏不能改變這個大勢。」中國經濟穩步發展的勢頭,既是世界發展所需,更是潮流大勢所趨。中國發展的車輪只會向前,即使偶遇顛簸,但方向絕不會變。
  轉型升級成就中國經濟新增長點
  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制。「中國正在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加強和創新宏觀調控,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解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更加註重創新驅動,更加倚重消費拉動。」訪英前夕,習近平主席再次為處於轉型升級關鍵階段的中國經濟指明了道路。
  年初以來,習近平主席已經在多個場合闡述對於中國經濟形勢的看法。在浙江召開的華東七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習主席強調,「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界經濟環境仍然比較複雜,機遇和挑戰相互交織,時和勢總體於我有利,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仍然存在」。在吉林召開的部分省市地區負責人會議上,他再次指出,「新的增長點正在加快孕育並不斷破繭而出,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加快形成並不斷蓄積力量」。習近平主席對中國經濟的關心與指導,堅定了中國深化改革的步伐,也堅定了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
  更加註重創新驅動,更加倚重消費拉動——在世界眼中,創新與消費這兩駕馬車正在中國並駕齊驅,成為中國經濟今後一個時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基礎和條件,為未來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為51.4%,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同時,全國網上零售額25914億元,同比增長36.2%,互聯網經濟成為拉動經濟的強勁力量。在工業結構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速度達到10.4%。這些都說明,結構性改革正在深化,中國經濟的前景十分光明。
  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教授李遠表示,中國經濟在轉型時期必然會出現部分經濟指標的下降,但這並不能掩蓋中國服務業以及高科技行業不斷增長的事實。英國商務大使羅恩·丹尼斯也說,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令人印象深刻,而這是有技術和科技支撐的,中國在許多技術領域的創新處於領先位置。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學家謝棟銘認為,隨著產業和技能的升級,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預計將保持在較高增長水平。法國經濟學家斯特凡妮·維萊爾說,中國經濟增長模式正在轉變,從長期看,這將是一種能贏得勝利的轉型。
  寓中國發展於世界繁榮發展之中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需要中國。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言,「中國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也同各國人民的美好夢想息息相通。中國的發展必將寓於世界發展潮流之中,也將為世界各國共同發展注入更多活力、帶來更多機遇」。
  兩年前,習近平主席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朋友圈」穿越非洲、環連亞歐、遍及天下,古老的絲綢之路正煥發出勃勃生機。由中國倡議籌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已初具雛形,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其中包括俄羅斯、英國、法國和德國在內的53個國家已經正式簽署《亞投行協定》。成立后,亞投行將為佔全球經濟總量1/3、擁有全球六成人口的亞洲地區打通限制地區發展的資金瓶頸。絲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一個個中國方案,詮釋著中國作為世界經濟復甦「穩定器」和「發動機」的擔當。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贏得一次又一次熱烈掌聲,這是世界對中國貢獻、中國力量的由衷敬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無論中國是全球第一大還是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都將以超過6%的年增長速度發展,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大。德國《商報》援引中國德國商會華南及西南地區董事會成員彼得·內斯特曼的話稱:「中國即便只有5%的增長率,也還是世界經濟的火車頭。」
  「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是身後。」習近平主席引用的這句名言回蕩在人們耳畔。增長始終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長久趨勢,寓中國發展於世界繁榮發展之中,世界相信,世界期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2 17:2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