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天真論 感悟第九
經曰: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
八八,則齒髮去。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瀉。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
這一節,是岐伯談男子的「生命節律」。
「丈夫八歲,腎氣實,髮長齒更」。上文,咱已經了解了,男子應數八的文化內涵。男孩子八歲時腎氣充實,滋水涵木,肝血也充實,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肝藏血,發為血之餘,今肝腎健,小男孩子的乳牙要換,頭髮也長得好了。
「二八,腎氣盛,天癸至,精氣溢瀉,陰陽和,故能有子」。二八,即十六歲,這時候的男子腎氣旺盛,有精子產生。「精氣溢瀉」,是說男子會出現遺精現象。「陰陽和」,就是男女結合,「故能有子」,所以就能生孩子了。《易繫辭》有:「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此之謂也。
「三八,腎氣平均,筋骨勁強,故真牙生而長極」,三八,二十四歲,腎氣發育更好,筋骨勁強,所以「紮根」牙就生長出來了。這其中原因,與女子腎氣平均一個道理,二者均透露出來祖國醫學來源於中國傳統文化,有「天人合一」的理念。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滿壯」,四八,三十二歲,筋者,肝主;骨者,腎主,還是在言肝腎進一點強健,肌肉者,脾之所主,這一句是說,男子到三十二歲左右,脾肝腎五臟皆強,骨肉筋脈強壯,壯實。
「五八,腎氣衰,發墮齒槁」,男子年過四八,應數八已行過半,到五八,也即四十歲時,男子身體就要走「下坡路」了,中醫很強調腎的作用,這也緣於道家尊陽之理念,腎主一身之陽氣,男子的身體開始不好了,陽氣定然不足,也就是腎氣開始衰弱了,陽氣不足,陰隨陽脫,血隨氣損,同理頭髮就開始掉,牙齒開始槁枯。「槁」者,枯也,也就是說牙齒不那麼堅硬鋒利,有點鬆動了。即,俗話說的「牙口兒開始不好啦」!
「六八,陽氣衰竭於上,面焦,髮鬢頒白」,人體有三陽,太陽、陽明、少陽,三氣之經脈皆是從頭走向足,陽氣蒸騰其上,所以陽氣衰,則必表現在上,這時候,就會出現面色不光澤,髮鬢也開始斑白了。「頒」,同「斑」,斑斑點點之意。
「七八,肝氣衰,筋不能動,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七八,五十六歲,肝氣衰弱,肝主筋,筋活動不便利,男子精也少了,腎藏也衰弱,骨骼也鬆散疲沓。「極」,限也,達到極限,物極必反,此處指身體開始變壞。
「八八,則齒髮去」,八八六十四歲,老漢齒落髮脫了。
「腎者主水,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瀉。」水,五行之一,位坎,色黑,腎主之。《欞樞》有云:「五藏主藏精,藏精者不可傷。」腎又主精。五藏六腑之精水,皆為腎所主,腎氣旺,五藏精水也旺,能藏能瀉,新陳代謝,生機盎然。
「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墮,天癸盡矣。故髮鬢白,身體重,行步不正,而無子耳。」現今因腎氣衰弱,五臟也隨即衰弱,筋骨鬆懈虛衰,精子也就不會再有了。所以,就會頭髮變白,身體不靈巧而變沉重,走起路來搖晃不穩,就不會再能生孩子了。
總之,這一節是講男子的生理周期的變化,是男子的生命逢八節律。這其中的原因,也是基於祖國傳統陽陰五行文化所致。
2016/12/14,磨硯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