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黃筌
黃筌的畫,早年賞過幾幅,印象也頗深。長假消悶,隨便翻來畫冊,又看到了黃筌。
黃筌畫的正整、典雅、透露出的煌煌貴氣,在整本畫冊之中,猶若一大片閑山野水之間陡然建築起來的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十分耀眼。
文士多貧,畫家多富,似乎是一個亘古不破的慣例。黃筌一生,仕途風順,極得統治者賞識,也是畫者富貴一例。其先後在西蜀、北宋皇家畫院供職五十年,筆墨多流連於宮中奇花異草、珍禽異獸。黃筌畫最重要一個特點,據我私見,便是:勾勒填色,逼真生動。所謂「勾勒填色」是其畫法;所謂「逼真生動」,是其畫風。黃筌寫景狀物,皆是惟妙惟肖,非但追求形似,且追求神似。賞其二幅畫:《寫生珍禽圖卷》與《湖岸寒禽》。
《寫生珍禽圖卷》,寫昆蟲、鳥雀與龜類共計24枚。動物駁雜一處,布局盎然有趣。鳥雀或飛或立,立者婉然有靜態,若處子;飛者振翅聞羽聲,若鬧童。昆蟲或大或小,大如指頭,小若豆粒,或纖足畢現或觸鬚昂然,活力十足,生動形象。畫幅右下有二龜,大者如拳頭,豐碩肥厚,伸頭奮足;小者如硬幣,昂首匍匐。整幅畫作,繁亂不失秩序,熱鬧不缺恬靜,既莊重又活潑,意趣滿紙。
《湖岸寒禽》,在構圖上,既取李成「三遠」畫法,又借馬遠「邊角」截景,是一幅懷遠傷舊之作。畫中植物,或直挺疏葉,或頹然枯枝,雖然有堅貞也終不敵無奈的哀傷。寒鴉或飛或棲,岸葦披離,運色蒼黃,處處透露出寒意與蕭索,一片舊時風華殘破的況味。畫中兩隻白鵝,瑩然婉立,在一片蒼茫蕭殺之景中,起來兩點亮色,不但使畫作景緻平衡,也流露出畫者在對前代明昧的眷顧中,心裡仍勃起的一樣明朗的憧憬。
2009年10月 支頤窺月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