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挑燈閑譚》之二:書一通

作者:蘇小白  於 2016-10-3 22:2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挑燈閑譚|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書一通

 

 

XX君:

 

來信收閱,你所提問的問題,現在一一回復如下,不當之處,還望指正。

 

1、「美,是一個什麼概念?」

我個人認為,「美」,既包括你所說的「美麗的文字華麗的辭藻」,也包括「用簡潔的文字創造遠離世俗的風景」;既是「美好心靈的外泄」,也是「清凈思想的流淌」(注意,這裡的「思想」,我要換成「情感」。因為,在我看來,情感是思想的本源。)一言以蔽之:凡是人類感知到「美」的,就是「美感」。標準呢?個人拙見就是:進步與文明。(這詞大點兒,沒辦法,現在考慮就到這裡。)

2
、「譬如你認為這篇是美文,但我認為反映的內質很「丑」,男生無疑是一要受到批評的現代陳世美(呵呵,好文革),所以,從倫理上來說,這不是一篇美文而是一篇「丑」文。那麼,我們不能從前提上來斷定,是否可以從結果來說呢,或者說,但凡能讓人低徊久久的小說就是好文。但也不行,每個人每時刻對每件事每句話每個作品的感受都不相同,有人說不定對一句罵人話低徊呢?

你這一段話,拋開對我文章看法不談,是在說明一個觀點——就是文學藝術的無標準論。呵呵。文學作品,真的沒有標準嗎?我現在認為還是有的。標準在哪兒?囊括所有流派與文學思潮,好的作品,無非就是兩點:一是美感,二是情感。因此,我說,我發現了小說的最基本原則。(呵呵,這話狂點兒,沒辦法。)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因為,我是在談中國文學。在談中國人的文學閱讀趣味,也即審美享受。為什麼會這樣說?因為,我研究了詩歌與《紅樓夢》。漢詩打動人的,我說是讀者,至少我也是讀者,但也有其他讀者,無非是意境與情感。中國詩人,大多也是從戀愛始,開始寫詩的。(有些武斷,不足為憑)但,詩,寫情卻是不爭的事實。

3
、「一度,我很喜歡五四時的郁達夫蕭紅們,後來散文是周濤周佩紅王開林,小說又有沈從文何立偉,我向來欣賞句子的秀美壯美凄美或者內容的鮮活,從世俗生活里出逃,現在看小說也是喜歡極致一點的,要麼遠離現實「大話西遊」式地天馬行空盡意快活,要麼低下頭去《平凡的世界》,其他的歐美派愛情派我是拒之門外地,港台小說的書卷氣也可接受,最見不得中國內地文學化了的假,因為生活是形而下的是很池莉方方的經不起嚴格意義的美的拷問的。

從這一段話看出,你對文學的理解出現了問題。文學有不同流派,也有不同角度與視角。更有不同進入的路徑。這些都是文學表層的東西,正如人人不同,千姿百態,但「人」的本質是共通的,也即文學的本質是相通的,那就是「美感」與「情感」,不論是形而上或形而下,那只是處理方式的不同,內在本質是一致的,原則是相通的。只不過,誰越接近本質的東西,誰的作品就越久遠越偉大。

4
、「可能我骨子裡是一悲觀主義者,從無趣的可愛的多彩的生活中創造出優美的生活來,是作家們的一項本事。這點,偶還不能大徹。也是老W所說的我還成不了好作家的一些方面。在這裡,我是從正面角度檢討自己的,希望你不要誤會。」

作家生活的體驗是必要的。但這種體驗,決不等同於經驗。我是這樣理解體驗的:體會與經驗。作家更多的是體會,也就是思考。而經驗的獲得卻有不同的方式,比如學習比如經歷,哈,人家說知識就是「直接與間接經險」的總和嘛。所以我說,作家是用「腦子」生活的,而不是用「身體」生活的。這樣一說,好像知識分子,以及准知識分子都是用「腦子」生活的,於是,我就說了,「作家是知識分子之中的知識分子。」作家的「腦子」兩個作用:一是穿透形而下的生活,二是總攬形而上的生活,並得以提煉與藝術點化。另外,關於你的判斷好小說的兩段話,也一併順復如下:一是「記錄下社會現實的側影」——這是報告文學的功能,而不是小說的功能;二是「寫得好看」——工作總結寫得好看些,也是很好的。所以,你上面所言,怎麼會是小說的標準呢。

 

2004年,北京果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8: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