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讀書賞畫》之十四:讀葉紫

作者:蘇小白  於 2016-10-3 13:2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讀書賞畫|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讀葉紫

 

 

葉紫(1910~~1939)原名余昭明,又名余鶴林、湯寵。湖南益陽人。1926 年就讀於武漢軍事學校第三分校。四—.二政變后,父親姐姐被害,隻身逃離家鄉。先後流落到南京、上海等地,做過苦工.拉過洋車,當過兵,討過飯。后又任過小學教員和報館編輯。葉紫的曲折人生閱歷曾得到過魯迅先生的重視,他在為葉紫的短篇小說集《豐收》一書所做的序中說:「作者還是一個青年,但他的經歷,卻抵得太平天下的順民的一世紀經歷。」1932年葉紫與陳企霞共同創辦《無名文藝》,同年加入「左聯」,走上文學道路。1933年參加中國共產黨,並第一次以葉紫為筆名發表短篇小說《豐收》,引起文壇注目。隨後又寫了些散文、小說。1935年在魯迅支持下,與蕭紅、蕭軍等一同自費出版的《奴隸叢書》收錄了他的短篇小說集《豐收》。同年患嚴重肺病。病中寫作和出版了描寫北伐時期農村婦女命運的中篇小說《星》及短篇小說集《山村一夜》。抗日戰爭爆發后,因貧病交困離滬返湘。1939年不幸英年早逝。

 

我這次選讀的是葉紫的兩個短篇《豐收》與《山村一夜》。
《豐收》講述的是雲普叔一家人在大災之年和好年景中饑寒交迫的故事,和雲普兒子立秋一步步進向革命的道路。小說兩條線,一明一暗,交相映襯,明線就是災年與豐收年,雲普叔的失望、饑寒、無奈與賣女兒度日的苦難生活,暗線則是雲普兒子立秋進向革命道路,和雲普叔由不支持不理解,到贊同的思想轉變。揭示的一個思想就是在黑暗的國統下人民大眾是「欠收受苦,豐收照常受苦」,只有打倒吃人的制度才能得到真正幸福的道理。《山村一夜》則是通過桂公公給我們講述故事的口吻,寫出了革命鬥爭的複雜性,與革命人員階級性,和麻木人的愚蠢。

 

兩篇小說,可貴之處均在於在描寫人物時著重寫了人物的人性。比如雲普叔,寫了他忍讓、吃苦、善良的一面,同時也寫了他麻木、粗魯、脾氣暴燥的一面,寫革命者漢生,既寫他忠貞於革命事業忠貞於戰友的革命品質,也寫了他與告密的父親之間的難捨親情。這樣寫作,使人物形象飽滿、豐潤,讀之可信。

 

2003 放鶴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9 09: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