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長篇小說:《墨白》(1)

作者:蘇小白  於 2015-10-4 02: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長篇小說《墨白》|通用分類:原創文學|已有11評論

 《墨白》

  

  第一章  陽城

  

  (一)風物

  

  陽城是個小縣。

  據《陽城志》載:「陽城,古稱夏都。禹因治水和征討有苗氏功大,民心歸附,為眾酋長擁戴,即天子位,以封地夏為都,史稱夏都,后改名陽翟,又謂陽城。」「公元一九八六年,陽城縣改市(縣級),故稱陽城市,隸屬蓮城市」。

  

  陽城三面環山,一面沃野。

   北依具茨、南傍風翅、西偎大鴻寨山,惟獨東面一馬平川。潁水自西向東蜿蜓蛇行,曲折跌宕,流過全境,最後匯入淮河。按具茨山永寧寺智慧大師所言,陽城縣城正好坐在「羅圈椅」里,還有活水滋潤,是塊風水寶地。智慧大師的俗弟袁遂德說得更為形象:「逑,誰不知哩,咱這塊地正好安在女人那兒,咋,不信?看看南北兩山白大腿,西山上頭長毛毛,潁河是女人那兒流出來的,養人啊。」

  

  話粗點兒,卻實在。北山具茨為石山,亂山竄空,面目猙獰;南山風翅為土山,圓潤隆起,觀之可親,二山均不長草木,光潔裸露。獨西邊大鴻寨山,林木蓊鬱,松柏、核桃、板栗、棗樹銀杏雜生。三座山皆不貧,是富山。具茨出石灰石,產水泥、石料、鋁釩土;風翅山下出煤,山上多粘土,制鈞瓷陶瓷,名響海外;大鴻寨毛栗子、核桃、小玉酸棗、銀杏果可進城入市販賣。

  

  潁河沖積平原更是林木繁茂,物產盛豐。林木多為泡桐、楊、柳,苦楝、笨槐、香椿和棗樹等等。木分三類:泡桐、楊、柳為一類,外表或偉岸或裊娜,不長果不結實,雜生野外荒郊用處不大,然若泡桐制琴,楊柳添景可謂受人重視,供人敬仰。苦楝笨槐為一類,長花結籽,默然一生。香椿棗樹為一類,葉嫩果熟之季,紅極一時,過後無人問津,受人奚落。三類木,三種不同運命。木猶如此,人何以堪?這是后話。塬上冬種小麥,秋收玉米、高梁、穀子和芝麻。陽城人清早飯多是玉米糝湖塗,中午湯麵、撈麵,改善生活就吃葷或素扁食與滷麵,晚飯則叫喝湯。假如你是一位民俗家,是否可從「糊塗」、「喝湯」這早晚二餐的叫法上看出陽城人的一些生存理念?

  

  此外,陽城還有各式各樣民間節日-----

  農曆二月初二是「龍抬頭節」。陽城民諺:「二月二,龍抬頭」。這天,陽城婦女一般不動剪刀,不做針線活,而要去田野采野菜,包扁食,攤煎餅,炒黃豆,蒸棗饃。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在陽城,端午節的起源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紀念屈原,一說源於田文端午立新規。屈原一說與別地相同。老百姓把源於田文的說法都稱為「躲五」。傳說古時候,人們把五月稱為惡月,五月五日為惡日,此日生的孩子為「五日子」。「五日子」是父母的剋星,誰也不敢撫養。齊國的田文是「五日子」,父親幾次要害死他,多虧母親保護,他才倖免於難。但父親命令他,每到五月初五這天,他必須到外祖母家去「躲五」。田文長大以後,做了宰相,便下令改「躲五」為「端午」。民謠:「五月五,麥子熟,包好粽子過端午。」說明包粽子、吃粽子,是端午節里一項重要活動。「五月里有午端陽,粽子油條泡雄黃。」端午節時,陽城人不僅吃粽子,還吃油炸食品。像油條、麻花、麻葉等,都是人們常做的。其中糖糕和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在端午節這天,有些人家很講究吃雞蛋。端午早上,主婦們將雞蛋煮熟后,放在孩子的肚皮上滾幾下,然後去殼讓孩子吃下。據說這樣可以免除孩子的災禍,日後孩子也不肚疼。受古人五月五日為「惡日」說法的影響,端午節這天,民間還有許多消災祛病、預防瘟疫流行的風俗。每逢此日,陽城人家有采艾、掛艾的習慣。當太陽還未升起,農婦們就踏著露水上路了。據說日出以前的艾性涼,可以辟邪。日出以後的艾性熱,容易招邪,所以人們都要趕在日出以前上山采艾。人們還要在太陽未出之前到井裡、河中打水,用井水河水洗臉煮飯。傳說用此水洗臉煮飯可治百病。說起飲用雄黃酒,你也許會馬上會想起《白蛇傳》里許仙讓白娘娘喝雄黃酒,端午節里現原形的民間傳說。不過,陽城人大多是用雄黃酒給孩子抹耳朵、抹鼻子、抹肚臍,據說這樣可以避瘟疫、殺蚰蜒、防蛇蠍,還可以預防毒癤。此外,古代端午節捉癩蛤蟆的風俗現在仍在流行。民間認為,癩蛤蟆有巨毒,能夠清熱解毒,特別是端午這天捉到的蛤蟆毒性最大,質量最好,人們把蛤蟆眼泡上的毒汁擠出拌入麵粉搓成長條,晾乾備用。還把錠墨塞進癩蛤蟆嘴裡,將它掛在牆壁上,風乾后就成了中藥,此稱蛤蟆墨。人身上出了毒疽,用此墨畫一圈,病情就會得到控制。正因為有此風俗,這天的癩蛤蟆特別難捉,人們說它是「神蟲」,這天怕被人捉拿,都紛紛躲藏起來,故而民間有「癩肚蛤蟆躲端午」的俗語。端午節這天,是孩子們最歡樂的時候。大人給他們戴上五毒肚兜,穿上黃色繡花鞋,手、腳系著五色綵線,脖子上掛著精美漂亮的香囊。他們神氣十足,穿梭嬉戲在人前背後。孩子是婦女的理想模特,當孩子穿戴整齊,在眾人面前炫耀母親的女紅技藝時,當娘的心理上就得了巨大安慰和滿足。

  

  農曆七月初七是「乞巧節」。「七夕」的「乞巧」風俗,據《陽城志》記載,舊時乞巧儀式是,「七夕」,人們要把時令鮮果和酒肴供在院中或樓台上,然後講傳牛郎織女的故事,此時婦女們對月穿針乞巧;也有用一個小盒子盛一蜘蛛,第二天早上其結網疏密,以為得巧的多少。現在乞巧風俗是在每年的農曆七月初六晚上,村裡未出嫁的姑娘七人湊成一組(以應「七夕」之數),每人兌面兌物,為織女準備供品。有的要買石榴、棗、桃等七樣瓜果,烙七張油烙饃或糖烙饃,包七碗小餃子,做七碗麵條湯。除此之外,還要單獨包七個大餃子,餃子餡由七樣蔬菜做成,內包用面做成的七樣東西,像針、織布梭、彈花槌、紡花錠、剪刀、蒜瓣或算盤子等。這七樣東西,要能代表七位姑娘的心愿。這天晚上,七位姑娘把供品擺在瓜棚、葡萄架下或清靜的地方,焚香點紙,跪在月下向織女祈禱,念完禱語后,七個姑娘分吃水果和七碗小餃子。然後把七張油餅和七個大餃子放在竹藍內,掛在椿樹上。這天晚上,七個姑娘一齊守夜,看守竹藍子。這種舉動稱為「守巧」,目的是防止愛開玩笑的男孩子偷嘴吃,把「巧」(大餃子)偷去。七月七日清晨,天剛剛蒙蒙亮,七個姑娘閉著眼睛,在竹藍內各摸一個大餃子。誰摸出的餃子內包有針、剪刀等東西,誰就是未來的巧手。

  

  農曆九月初九是重陽節。重陽節是一登高節,與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一樣,登高成了九月九日重陽節的標誌。九月九日登高避災,在陽城人傳統觀念中,雙九還是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意思。因此,人們把重陽節當作「老人節」,在這一天多出現許多以老人為中心的尊老、愛老、敬老活動。出門的閨女,這一天會挎籃油饃去走娘家。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臘八節,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米粥。粥里多放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在陽城,臘月初八一早,天剛蒙蒙亮,人們就趕快起床熬粥。粥熬好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自己吃飯,而是先將熬好的粥餵給棗樹,將棗樹樹身上砍一些小口子,再虔誠地把粥抹在樹痕上,這就算是棗樹把飯吃掉了。人們這樣做的原因,據老人們講,原來陽城的棗樹不結果,人們都不願意種棗樹。棗神見人們都不尊敬她,便變成一個老太婆來到人間。她在離村不遠的地方畫了一片果園,滿園棗樹,紅棗滿枝。人們摘下一嘗,又酸又甜,好吃極了,就紛紛跑到管理棗樹的老太婆那裡討教。老太婆告訴大家,只要每年臘月初八給棗樹喂頓米飯,棗樹就會結果。人們按照她說的方法去做,果然棵棵樹上都結出了紅棗。所以有民謠:「臘八棗樹吃米飯,棗兒結得連成蛋。」

  

  農曆臘月二十三,是「祭灶節」。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悅心情,停下手中各種活計,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動。民諺:「臘月二十仨兒,家家喝面葉兒」這天晚上要祭灶王爺,喝面片,放鞭炮。祭灶儀式多在晚上進行。祭灶時,祭灶人跪在灶爺像前,懷抱公雞。也有人讓孩子抱雞跪於大人之後。據說雞是灶爺升天所騎之馬,故雞不稱為雞,而稱為馬。若是紅公雞,俗稱「紅馬」,白公雞,俗稱「白馬」。焚燒香表后,屋內香煙繚繞,男人斟酒叩頭,嘴裡念念有詞。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聲「領」!然後天執酒澆雞頭。若雞頭撲楞有聲,說明灶爺已經領情。若雞頭紋絲不動,還需再澆。祭灶結束后,人們開始吃灶糖、喝面葉兒。灶糖,是一種又粘嘴又粘牙的麥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為了粘住灶爺的嘴巴。傳說灶爺是玉帝派往人間監督善惡之神,它有上通下達,聯絡天上人間感情,傳遞仙境與凡間信息的職責。在它上天之時,人們供它灶糖,希望它吃過甜食,在玉帝面前多進好言。也有人說,祭灶用灶糖,並非粘灶爺的嘴,而是粘嘴饞好事、愛說閑話的灶君奶奶的嘴。在陽城,人們把祭灶節看作僅次於中秋的團圓節。凡在外地工作、經商、上學的人,都要在臘月二十三之前趕回家裡。與家人一道喝面葉兒,祈求灶神裨護,平平安安度年月。

  

  然而,陽城一直是塊「是非地」!解放后,這裡幾任縣長連續事發東窗——不是因貪污被罷免,就是由腐敗被雙規!但還是有人擠破頭,跑斷腿,來謀陽城縣這個「父母官」,緣由無非一個:

  陽城的「土」肥呀。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6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

回復 蘇小白 2015-10-4 03:23
謝厚道人家鮮花:)
回復 徐福男兒 2015-10-4 04:07
長短篇都拿得起啊!厲害!
回復 蘇小白 2015-10-4 04:16
徐福男兒: 長短篇都拿得起啊!厲害!
徐福師一句話,說得小可一時頗感慚愧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5-10-4 10:26
待讀續篇!
回復 蘇小白 2015-10-4 15:35
sissycampbell: 待讀續篇!
小說太長, 我怕我沒耐心沒精力帖上來。盡量帖,請朋友們雅賞教正。 謝謝您:)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5-10-5 03:15
蘇小白: 小說太長, 我怕我沒耐心沒精力帖上來。盡量帖,請朋友們雅賞教正。 謝謝您:)
沒關係,慢慢貼慢慢讀。既然帖了就要帖完!
回復 蘇小白 2015-10-5 03:41
sissycampbell: 沒關係,慢慢貼慢慢讀。既然帖了就要帖完!
謝謝,小可當儘力。憂世煎心,常生罷網之念,今得朋友支持,一定要入貝殼村。
回復 sissycampbell 2015-10-5 03:58
蘇小白: 謝謝,小可當儘力。憂世煎心,常生罷網之念,今得朋友支持,一定要入貝殼村。
我想若感不悅,可稍停幾日。罷網卻不要。我在這裡不過兩年。。但基本沒停過。許多好友在這裡五,六年的大有人在。我感到是一樂趣。
回復 蘇小白 2015-10-5 04:38
sissycampbell: 我想若感不悅,可稍停幾日。罷網卻不要。我在這裡不過兩年。。但基本沒停過。許多好友在這裡五,六年的大有人在。我感到是一樂趣。
謝謝
回復 wlr谷石 2015-10-6 15:15
喜歡看民俗。
謝謝!
回復 蘇小白 2015-10-18 14:16
wlr谷石: 喜歡看民俗。
謝謝!
謝謝您雅賞!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4: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