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教育局對小學三年級學生進行的 「全港性系統評估」測試TSA(Territory-wide System Assessment)惹來不少家長和學生反對。日前,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召開公聽會,就TSA聽取公眾意見。其間,多個家長團體形容學校為應付評估測試猶如「虐待兒童」,要求取消。兩名小學三年級學生也出席公聽會併發言,斥TSA練習令他們好辛苦。為促廢除這一測試,還有家長擬於下周罷課3天。
其實,TSA只是香港政府定時檢測香港學生學習水平的測試,考試結果不影響學生升學,故小朋友不需要為此備考。但一些香港學校擔心測試結果影響學校招生,便加緊操練,將壓力轉嫁到學生身上。有教育專家表示,即使廢除TSA,港府可能亦要設立另一項測試了解學生學習能力,故廢除這項測試未必能為孩子減負。

TSA模擬試題(來源自香港考評局網站)
學校「偷步」小學生叫苦
教育界人士指,廢除升中試后,港府認為仍需掌握香港小學畢業生的學習水平。因此,檢測小學生中英數三科學習水平的TSA測試便應運而生。
所以,TSA不同於升學考試,考試結果只作為教育部門對學校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參考,無論分數高低都不會對學生個人有影響。因而就這套測試的設計原意來看,各學校理不必特別為這項測試而要求學生做練習。
不過這套制度在落實時卻有很大問題——教育局到各學校審查時,會列出學校的教學質量,反映學生學習水平的TSA成績自然是其中一個考核指標。
在香港部分名校,由於教學質量較高、生源較好,校方並不擔心學生的TSA成績為學校「拖後腿」。筆者從一位小學英文老師處得知,她供職的小學是沙田區傳統名校,不會為TSA特別操練。然而,在香港仍有部分學校擔憂TSA成績不好影響學校聲譽,為在教學水平「達標」而要求學生過度操練TSA試題,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
在日前公聽會上,有小學三年級學生潘朗翹指現在自己要準備下年的TSA,每日7點半就要起床去學校,晚上8點才可回家。
改良考題 反省「操練文化」
近日,不斷有家長心痛小朋友課業負擔太重,擬罷課3天敦促廢除TSA。不過社會上亦有聲音指檢討考題深度以及反省港校的「操練文化」,比廢除TSA更能對症下藥。因為即便廢除TSA,港府可能亦要設立另一項測試了解學生學習能力,未必真能為香港小朋友減負。
在內地,一味追求標準答案、提升答題正確率的「填鴨式」教育一直備受詬病。而在香港學校,類似的「操練文化」同樣十分流行。據報道,有些香港小學三年級學生每周至少有2至3日要為TSA補課,假期也要為準備測驗做大量練習。
有中學校長指,TSA題目設計走偏鋒,考題越來越深,越來越難。由於考題難答,學生惟有通過操練來提升答題能力。
不久前,有香港傳媒邀請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和陳家洛,分別試做小學三年級中文和小學六年級數學TSA模擬試題。田北辰23條題目只答對11條;而身為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的陳家洛亦錯了3題,考題難度之大,引發熱議。
由此可見,如果不檢討考題設計和「操練文化」,無論是TSA還是其他的能力水平檢測,在實施過程中學校都有可能把應試壓力轉嫁給學生。
故此,香港公開大學副校長李榮安撰文稱:「即使政府宣布取消TSA,亦會有另一個制度出爐,用以協助掌握學生水平。現階段,我還是會繼續投票支持TSA,只要想辦法完善它,要不斷調校題目的深淺,讓TSA符合我們最初的本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