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年前,國內的相關機構就開始進行「醫養結合」的實踐。無論是國家還是社會資本也推行了許多年,長者醫療券餘額查詢大家從很多渠道也看了很多關於「醫養結合」的相關信息,但是你真的了解中國的「醫養結合」嗎?知道它有多少種模式嗎?
雖然說,在中國養老機構的「醫養結合」模式目前還遠未完備。但是在面對不斷增加的老年人口的情況下,骨灰龕價錢「醫養結合」解決了許多患病老人的問題,一改以往家、養老院、醫院三點之間不斷輾轉的情況,為其子女親屬減少了照顧壓力。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目前「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的種類。
在養老機構中「醫養結合」的模式:
1. 大養老+小醫療:
這也是目前大部分養老機構採取的模式開展醫養結合服務,和一般新建的養老機構不同,這種養老機構往往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擴充和添加。如果你居住的養老院有提供一定程度的醫療服務,比如專業護士、醫療券網上申請康複理療師和中醫師等等,但是這種形式的「醫養結合」模式往往只能解決一般的老年常見病,最多進行一定程度的理療服務,並不能解決「住院」問題。也就是說,只能「問診」,無法「住院」。
2. 醫療、養老並重:
一般看到「護理院」、「康複中心」等字樣的養老機構,基本就屬於這種類型了,還有一些新建的大型養老機構也是,因為資金充足也響應了國家政府的號召,實現醫療、養老並重發展。並且這種類型的養老院是可以接受「重症」老人的。
3. 大醫療+小養老:
一般常見於大型醫院中,通過新增相關養老設施和人員,進而提供可以提供老年人居住的地方。
4. 大醫療+小康複:
首先在這裡,我們先要明確什麼叫做「康複」,最早養老院是不帶康複功能的,與上述的3相類似,一般也是常見於大型醫院中,新構建出專門提供老年人康複的地方。
5. 兩院一體:
該模式多數是將地方政府建設的敬老院由當地鄉鎮衛生院託管運營,鄉鎮衛生院與敬老院實現「一體化」,這種方式,與「公建民營」養老服務相比,相對容易保持原有敬老院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6. 醫康養一體:
在醫院的基礎上,新建護理院和養老院,實施醫、康、養一體化運營。此模式優點是康複患者住院一段時間後,身體狀況大為好轉,許多患者由臥床不起到獨立行走,社會效益極佳;康複患者在住院期間既得到康複治療服務,同時又得到養老服務,康複出院後可能還會有一批人在養老機構長期住院,機構的經濟效益將大為提高,是資源配置效率最高的醫養結合模式。
7. 個體診所+小型養老:
此模式一般由個體診所舉辦,前面門廳為診所,後面為家庭式小型養老,診所的醫生、護士提供為老人醫療服務,另聘1-2位護理人員照顧老人。這種形式常見於農村或者鄉鎮,但是價格相對較為低廉也滿足一般性的老年人需求。
8. 養老機構+醫療服務整體外包:
顧名思義,就是將養老院與就近的有住院功能的醫療機構一般是大醫院簽訂合作協議,讓大醫院進場入住養老院,定期派遣醫生坐診。保證養老院的醫療服務。一般這種形式會根據養老機構的場地大小、條件情況等因素,從而發展成1、2、6這三種情況。
9. 養老機構+醫療服務綠色通道:
這種模式是指養老機構與鄰近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患者就醫提供「綠色通道」,優先提供住院、遠程會診、預約掛號等服務,目前也是市面上最多的方式。
10. 大養老+小醫療+醫療服務綠色通道:
這種模式是上面提到的1+9的結合,好處是小病可以就地醫治,大病可以直接轉院,進入當地醫療機構治療。
相關文章:
深入解析醫養結合,究竟好不好?
民營醫院實行「醫養結合」是否可行?
民營醫院如何搭建醫養結合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