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正在形成

作者:yibeizhuojiu  於 2015-9-9 19: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熱點雜談

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正在形成

    南都記者近日專訪了美國政治學者、世界郵報(赫芬頓郵報國際版)主編內森·加德爾斯。他在閱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後的感想是,全球化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他提出了對中國治理模式不同尋常的理解。他認為中國提出的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是非常成熟的想法,但這一關係應在共同利益基礎上,發揮更多平衡各國利益的作用。他還假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如能效仿德國前總理勃蘭特下跪謝罪,或可改觀中日關係。

  談中國模式:中國不輸出自己的治理模式

  南都: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前夕,你和習近平有過一次會面,那次會面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加德爾斯:當時我感覺到,習近平是一個自信且有能力的領導者。對於他希望中國走向何方、如何帶領中國完成這一目標,習近平有著積極的、前瞻性的視角:比如與美國之間建立一個新型的「大國關係」、對抗全球氣候變暖和環境污染、解決多年來中國奇迹般經濟增長過程中遺留下來的社會不平等問題,以及讓中國挺起脊樑,作為一個大國屹立在世界上。

  他當時給我留下的印象不僅是一個擁有強大願景的領導者,諸如「中國夢」更傳遞出一種整個中國社會內在的文明自信。

  南都:你讀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有何評價?

  加德爾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不是領導人淡出政治舞台後,為回顧過去而收錄的一系列講話和公告;而是在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雄心勃勃的改革宣言。

  我認為這本書向所有人描摹了他打算取得的成就,這本著作因此也可以作為判斷他最後所取得政績的標桿。

  南都:你撰文稱,此書標誌著全球化進入了新的歷史篇章,治理模式的競爭開始了。中國的模式是否已經構成了對已有模式的競爭?

  加德爾斯:是的,這種競爭已經存在了。儘管許多新的治理模式隨著新興經濟體的日益自信而呈現出愈發多元的特徵,但我想兩個最重要的位置會被美國和中國佔據。

  這場競爭的焦點是,一方面,中國建立在選賢任能基礎上的理想政治體系,能否通過更廣泛的實踐建立起更好的決策與問責機制,同時避免腐敗的影響,能否在中國產生一個不負眾望的治理模式;另一方面,美國的政治運行機制和實踐能否打造出一個超脫選民短視,並能夠擺脫有組織的特殊利益群體和金錢政治持續影響的治理模式。

  在幾乎全球社會被全球化和技術革命衝擊時,評判高下的方法是,看哪一種治理模式可以在穩定和應對時代變化之間創造一種持續的平衡。

  南都:你談到了治理模式的競爭,習近平曾經所說的「穿什麼鞋合適,只有自己的腳知道」。中國似乎一直都不想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而是更希望得到外界理解。

  加德爾斯:與美國不同,中國未把輸出自己的模式當作自己的任務。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龐大規模肯定會「踩到別人的腳」,特別是在周邊地區,中國一定要對這一點很敏感。但這和輸出自己的價值觀肯定是不同的。中國其實一直是在以一種古老儒家的方式,信仰榜樣的力量,而非力量的炫耀。這是中國習慣的做法。

  談抗戰閱兵:安倍的民族主義立場是個問題

  南都:最近北京首次為二戰的勝利舉行閱兵,你認為這說明了什麼?

  加德爾斯:當習近平和外國人會談時,就像他去年在北京和我們集團會談時,他會以鴉片戰爭的屈辱歷史、殖民主義和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開始。哲學家以賽亞·伯林認為民族主義是「彎曲的樹枝在被踩踏后的反彈」。現在,習近平就是那個正在站起來的人。

  這種情況在周邊地區滋生了焦慮的心態,包括曾經習慣了主導東亞的美國。李光耀曾經對我說:「中國,甚至是整個亞洲,不用過太長時間,就會對西方表示『不要再擺布我們了』。」

  南都:為何西方對中國紀念自己的勝利日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

  加德爾斯:顯然,目前的一個問題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民族主義立場。如果他能夠像德國前總理維利·勃蘭特一樣———在波蘭華沙的猶太人紀念碑前下跪,這將使局勢大為改觀,但這並沒有發生。

  談周邊外交:中美可以構成一種平衡各方的力量

  南都:新的中國領導層上任以來,已連續兩年召開高規格的外交會議,尤其對周邊外交傾注很多,習近平、李克強的外交出訪頻次比以前的領導人高,你如何理解中國領導層對外交的關注?

  加德爾斯:這些做法都很好,並改善對外交流。不過,真正的問題還是會落到具體的行為上,中國的實際行動決定著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和感受。

  南都:你提到了影響力網路這個詞,事實上,這一屆的中國領導人試圖打造遍布全球的夥伴關係網路,中國領導人出訪也同各國提升雙邊夥伴關係,您如何評價這樣的外交理念?

  加德爾斯:我想東亞、特別是東北亞需要一個包含所有國家在內的包容性安全協議———其中需要美國扮演一個相對弱化,但仍能起到穩定作用的角色。這個協議可以在保證航行安全並共同對抗核擴散、恐怖主義和氣候問題上發揮作用。另外,在這方面,美國提出的T P P (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並未包括中國在內,也是西方的一次戰略失誤。

  南都:所以你認為在雙邊夥伴關係之外,還需要整個地區的聯合作用?

  加德爾斯:我同意亨利·基辛格所說,目前穩定向前發展所需要的是一個系統。在其中,實際上美國和中國在很多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和利益上具備了一種夥伴關係,如氣候變化和防止核擴散,中美在這些問題上可以構成一種平衡各方的力量,但雙方必須同時處於這樣一個安全框架之內。

  我想美國必須認識到,亞洲的其他國家也能成為美國的朋友,但它們不可能變成中國的敵人。

  談中美關係:避免陷入對抗的修昔底德陷阱

  南都:在同美國的交往中,中國提出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你贊同這一提法嗎?

  加德爾斯:是的,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提法。習近平將新型大國關係解釋為非對抗、合作共贏和尊重雙方的文化和社會的多樣性,他認為中國應該避免陷入新興國家與守成國家對抗的修昔底德陷阱。

  在去年與習近平的會面中,我們的團隊對這一提法印象很深,這個團隊由世界前領導人、高科技領域的商界領袖和像弗朗西斯·福山這樣的全球知識分子組成。我很欣賞這番成熟的言論。

  但我想重申的是,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基礎應該是基於共同的利益問題上,如氣候變化和核不擴散問題上,雙方能夠平衡凝聚起各方力量。

  談中國改革:增速放緩是一種必要而健康的調整

  南都:中國內部在同時進行多項改革,你對哪一項改革最關注?你如何評價中國目前深化改革的表現?

  加德爾斯:我同意胡祖六的觀點,股市貶值過程中一系列猶豫的決定已經對改革工作敲響了警鐘。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保持在每年5%- 7%的範圍內,這反映了中國人均收入水平和增長模式的轉變,是一種必要而健康的調整,可以讓中國過渡到一個新的、更有效和更可持續的增長模式中。

  但是,反對者們並沒有對這個發展軌跡如此積極的「新常態」滿懷熱情,反而表現出了一種沮喪,他們寧願處在舊的增長模式中。

  南都:改革總是遇到一些阻力,中國的反腐敗行動也一樣。

  加德爾斯:全世界都很佩服習近平發起的持久的反腐敗鬥爭以及他將中國國力提升至最高層次的願景。大家也都知道,在既得利益者中會產生強大的敵人。

  南都:包括反腐在內,中國共產黨的改革和建設也進入一個高強度的時期,您覺得中國共產黨的自我改革應該如何進行?

  加德爾斯:中國在城鎮化、戶口政策、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經濟等改革中,以及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些改革上取得的成就都是巨大的。但政府官員在應對網際網路的問題上應該更加開明。

  中共是一個有效的治理機構,擁有8000萬黨員,其本身也包含了一種經歷了幾千年制度文明,中國領導人也應該相信這一點。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yibeizhuojiu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7: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