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19: 1-19】【此後,亞捫人的王拿轄死了,他兒子接續他作王……。】在歷代志上第十九中記載了,大衛差遣使者慰問亞捫王喪父,反遭其辱,之後亞捫王還向大衛宣戰。大衛就差派約押去擊潰亞捫與亞蘭聯軍;大衛再度擊敗大河兩邊的亞蘭人聯軍。本章首先說到:【此後,亞捫人的王拿轄死了,他兒子接續他作王。大衛說:『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於是大衛差遣使者為他喪父安慰他。大衛的臣僕到了亞捫人的境內見哈嫩,要安慰他,但亞捫人的首領對哈嫩說:『大衛差人來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他的臣僕來見你不是為詳察窺探、傾覆這地嗎?『】「此後,亞捫人的王拿轄死了,他兒子接續他作王」。「此後」這個轉折詞,開始了大衛另外一場爭戰,這次是因亞捫人主動挑釁。「亞捫」位於以色列國的東部,亞捫人是羅得的女兒亂倫而生的後代(創19:38),他們雖是以色列人的親戚,但在士師時代和掃羅時代曾多次欺壓以色列人(士3:13等)。「大衛說:『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於是大衛差遣使者為他喪父安慰他『」。「拿轄厚待我」,可能是大衛在躲避掃羅追殺時與拿轄結交,因為拿轄曾敗在掃羅手下(撒上11:11),因此大衛在拿轄死後,要厚待他的兒子哈嫩,說明他是一個知恩圖報的君王。「但亞捫人的首領對哈嫩說:『大衛差人來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他的臣僕來見你不是為詳察窺探、傾覆這地嗎?』」亞捫人的首領對大衛的一片好意,卻猜疑是別具用心,並且挑唆哈嫩,叫他懷疑大衛的動機。因當時大衛的軍隊所向無敵,非利士人和以東人全部都被打敗了,亞捫人感到非常不安全,所以他們認為大衛差臣僕來是「詳察窺探、傾覆這地」,就是要傾覆這城。
【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有人將臣僕所遇的事告訴大衛,他就差人去迎接他們,因為他們甚覺羞恥;告訴他們說:『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當時希伯來男人蓄鬍是尊嚴和榮譽的記號,所以「鬍鬚剃去一半」是一種奇恥大辱。「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露出下體」與剃鬍須是同樣的侮辱。哈嫩嚴重羞辱使節,等於正式宣戰。「有人告訴大衛,他就差人去迎接他們;因為他們甚覺羞恥」。可見這些「臣僕」是多麼難以接受這樣的羞恥。因此大衛得知此事後,他沒有立刻出兵攻打亞捫人,他先顧念自己的臣僕,讓他們住在耶利哥,等到鬍鬚長起再回去。從這事可見大衛生命的特質,他知恩亦感恩,同時顧及臣僕的需要。
【亞捫人知道大衛憎惡他們,哈嫩和亞捫人就打發人拿一千他連得銀子,從美索不達米亞、亞蘭、瑪迦、瑣巴雇戰車和馬兵,於是雇了三萬二千輛戰車和瑪迦王並他的軍兵;他們來安營在米底巴前。亞捫人也從他們的城裡出來,聚集交戰。大衛聽見了,就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亞捫人出來在城門前擺陣,所來的諸王另在郊野擺陣。】「亞捫人知道大衛憎惡他們」,亞捫人是知道他們這樣侮辱大衛的臣僕,是極其惡劣的行為,一定會使大衛發怒。因此「哈嫩和亞捫人就打發人拿一千他連得銀子,從美索不達米亞、亞蘭、瑪迦、瑣巴雇戰車和馬兵,於是雇了三萬二千輛戰車和瑪迦王並他的軍兵;他們來安營在米底巴前。亞捫人也從他們的城裡出來,聚集交戰」。「美索不達米亞」,「瑪迦」和「瑣巴」,它們都是亞蘭的城邦。和亞蘭一樣,都在以色列的北邊或者東北邊,那裡的人一向就驍勇善戰出名。而且他們還有步兵三萬三千人(撒下10:6)、戰車「三萬二千輛」,這樣龐大的雇傭軍,是要發動消滅以色列的全面戰爭。「大衛聽見了,就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大衛知道亞捫人已經招募了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就派約押去對付即將來臨的眾軍。「勇猛的全軍」就是強壯的軍隊。「亞捫人出來在城門前擺陣,所來的諸王另在郊野擺陣」。「城門前」指亞捫人的京城拉巴(12:26)的城門前面。「郊野」指城郊的開闊地。這樣,如果以色列人上前攻擊城門前的亞捫人,亞蘭人便會上來從後面夾攻。亞捫人守城,訓練有素的亞蘭傭兵安營在曠野,從後面攻擊以色列人。
【約押看見敵人在他前後擺陣,就從以色列軍中挑選精兵,使他們對著亞蘭人擺陣;其餘的兵交與他兄弟亞比篩,對著亞捫人擺陣。約押對亞比篩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祂的意旨而行。『】「約押看見敵人在他前後擺陣,就從以色列軍中挑選精兵,使他們對著亞蘭人擺陣」。約押奉大衛的命前去應戰,他是一位很有智慧的將領,當他上到戰場時,發現以色列軍隊可能兩面受敵,就兵分兩路。他自己帶領少數精兵去攻擊訓練有素的亞蘭雇傭兵,「其餘的兵交與他兄弟亞比篩,對著亞捫人擺陣」。「亞比篩」是約押的兄弟兼副手,是大衛三個勇士的首領。「約押對亞比篩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約押作出相應的布局,跟他的兄弟分工,他們彼此之間相互接應,互為援軍。約押意識到這是一場生死存亡的爭戰,所以說要「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把自己交託在神的手裡,」耶和華憑祂的意旨而行」,就是只求神的旨意成就。約押的話表明,那次戰爭非常險惡。但約押有神的幫助,亞蘭人和亞捫人再強大,也必被他打敗。【於是約押和跟隨他的人前進攻打亞蘭人;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亞捫人見亞蘭人逃跑,他們也在約押的兄弟亞比篩面前逃跑進城。約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於是約押和跟隨他的人前進攻打亞蘭人;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就是亞蘭人戰敗潰逃。「亞捫人見亞蘭人逃跑,他們也在亞比篩面前逃跑進城」。亞捫人見亞蘭人戰敗潰逃就退進城內,靠城牆防禦。這都是因為神與他們同在,使他們獲得全勝。「約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因圍城通常需要耗費數月甚至數年,所以約押沒有繼續圍攻拉巴城。又因為不利於作戰的冬天雨季到了,所以先行撤退,等第二年春天再戰(11:1)。
【亞蘭人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打發使者將大河那邊的亞蘭人調來,哈大利謝的將軍朔法率領他們。有人告訴大衛,他就聚集以色列眾人過約旦河,來到亞蘭人那裡,迎著他們擺陣。大衛既擺陣攻擊亞蘭人,亞蘭人就與他打仗。亞蘭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大衛殺了亞蘭七千輛戰車的人,四萬步兵,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屬哈大利謝的諸王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與大衛和好,歸服他。於是亞蘭人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了。】「亞蘭人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打發使者將大河那邊的亞蘭人調來,哈大利謝的將軍朔法率領他們」。亞蘭人不甘被以色列人打敗,他們又聚集要來進攻。「哈大底謝」是瑣巴的亞蘭王,已經被大衛打敗過一次(8:3)。「大河那邊」指幼發拉底河那邊的美索不達米亞。「有人告訴大衛,他就聚集以色列眾人過約旦河,來到亞蘭人那裡,迎著他們擺陣。大衛既擺陣攻擊亞蘭人,亞蘭人就與他打仗」。這次大衛因敵軍勢大,就親自上陣,率軍前來攻打。「亞蘭人迎著大衛擺陣,與他打仗。亞蘭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亞蘭人再度被打敗。「亞蘭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大衛殺了亞蘭七千輛戰車的人,四萬步兵,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屬哈大利謝的諸王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與大衛和好,歸服他。於是亞蘭人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了」。「諸王」是指亞蘭人諸小國王;「與以色列人和好」,就是與以色列人締結和約;「歸服他們」,就是向大衛稱臣進貢。「於是亞蘭人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了」。「亞捫人」一旦失去亞蘭人的幫助,很快就被大衛徹底打敗了(12:26)。這次大衛親自統帥他的軍隊,並且集合了全國的力量,結果大衛靠神得勝,亞蘭諸王投降,他們不敢再當亞捫的雇傭兵。今天我們同樣要面對許多的屬靈爭戰,為此,願我們都要靠主剛強,站立在祂的應許和同在中,這樣我們就能看見神為我們得勝!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