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上5: 1-26】【以色列的長子原是流便;因他污穢了父親的床,他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只是按家譜他不算長子……。】在歷代志上第五章中記載了,流便支派、迦得支派和瑪拿西半支派的家譜,也就是以色列約旦河東兩個半支派的家譜。本章首先說到:【以色列的長子原是流便;因他污穢了父親的床,他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只是按家譜他不算長子。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君王也是從他而出;長子的名分卻歸約瑟。】「以色列的長子原是流便;因他污穢了父親的床,他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流便」是雅各的長子,但因為「放縱情慾」(創49:4),與他父親的妾通姦(創35:22),就失去了長子的名分。以色列家長子名分的三大權利是:雙倍的產業、家族的領袖、家族的祭司,分別由約瑟、猶大和利未支派繼承。「他長子的名分就歸了約瑟」,指約瑟得了長子雙倍的產業,他的兒子以法蓮和瑪拿西成為兩個支派。「只是按家譜他不算長子」,就是按家譜流便不算長子。「猶大勝過一切弟兄,君王也是從他而出」。是指猶大成為領導支派,大衛王和彌賽亞將出自猶大支派(創49:8-10)。【以色列長子流便的兒子是哈諾、法路、希斯倫、迦米。約珥的兒子是示瑪雅;示瑪雅的兒子是歌革;歌革的兒子是示每;示每的兒子是米迦;米迦的兒子是利亞雅;利亞雅的兒子是巴力;巴力的兒子是備拉。這備拉作流便支派的首領,被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擄去。他的弟兄照著宗族,按著家譜作族長的是耶利、撒迦利雅、比拉。比拉是亞撒的兒子;亞撒是示瑪的兒子;示瑪是約珥的兒子;約珥所住的地方是從亞羅珥直到尼波和巴力·免,又向東延到幼發拉底河這邊的曠野,因為他們在基列地牲畜增多。掃羅年間,他們與夏甲人爭戰,夏甲人倒在他們手下,他們就在基列東邊的全地,住在夏甲人的帳棚里。】「以色列長子流便的兒子是哈諾、法路、希斯倫、迦米」。這份家譜只提到流便的四個兒子,然後從被擄時的首領備拉追溯幾代就結束了,這是要帶出流便後裔被擄的結局。流便支派的家譜中有叫「巴力」的人,也有叫「巴力免」的地名,表明流便支派「在基列地牲畜增多」,但到了「巴力的兒子」作流便支派的首領時,整個支派都被亞述擄走了。在「亞述王提革拉毗尼色」發動第二次西征時,征服了大馬士革王國,殺了亞蘭王利汛(王下16:9),把以色列北部和東部吞併為亞述行省,河東兩個半支派都被擄到亞述(王下15:29)。
【迦得的子孫在流便對面,住在巴珊地,延到撒迦。他們中間有作族長的約珥,有作副族長的沙番,還有雅乃和住在巴珊的沙法。他們族弟兄是米迦勒、米書蘭、示巴、約賴、雅干、細亞、希伯,共七人。這都是亞比孩的兒子。亞比孩是戶利的兒子;戶利是耶羅亞的兒子;耶羅亞是基列的兒子;基列是米迦勒的兒子;米迦勒是耶示篩的兒子;耶示篩是耶哈多的兒子;耶哈多是布斯的兒子。還有古尼的孫子、押比疊的兒子亞希。這都是作族長的。他們住在基列與巴珊和巴珊的鄉村,並沙侖的郊野,直到四圍的交界。這些人在猶大王約坦並在以色列王耶羅波安年間,都載入家譜。】「迦得的子孫在流便對面,住在巴珊地,延到撒迦」。這是迦得支派的家譜。這份家譜連迦得的七個兒子(創46:16)都沒有提到,只是從被擄時的幾個族長開始上溯幾代就草草結束。「猶大王約坦」年間,就是北國以色列被擄前後。「約坦二十年」(王下15:30),何細亞殺死比加篡位,北國以色列淪為亞述的藩屬國,河東兩個半支派被擄到亞述(王下15:29)。「這些人在猶大王約坦並在以色列王耶羅波安年間,都載入家譜」。意思是說,在這段時間迦得支派的名字還記載在族譜中,但這年代過後,這支派便無法被記載,因為已被擄去。
【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能拿盾牌和刀劍、拉弓射箭、出征善戰的勇士共有四萬四千七百六十名。他們與夏甲人、伊突人、拿非施人、挪答人爭戰。他們得了神的幫助,夏甲人和跟隨夏甲的人都交在他們手中;因為他們在陣上呼求神,倚賴神,神就應允他們。他們擄掠了夏甲人的牲畜,有駱駝五萬,羊二十五萬,驢二千;又有人十萬。敵人被殺仆倒的甚多,因為這爭戰是出乎神。他們就住在敵人的地上,直到被擄的時候。】這是家譜中講到爭戰最長的篇幅。「流便人、迦得人,和瑪拿西半支派的人,能拿盾牌和刀劍、拉弓射箭、出征善戰的勇士共有四萬四千七百六十名」。這就是流便、迦得、瑪拿西支派的軍隊。「夏甲人、伊突人、拿非施人、挪答人」,都是阿拉伯人,他們有「十萬」人。「他們得了神的幫助,夏甲人和跟隨夏甲的人都交在他們手中;因為他們在陣上呼求神,倚賴神,神就應允他們。他們擄掠了夏甲人的牲畜,有駱駝五萬,羊二十五萬,驢二千;又有人十萬」。這裡特別指出,因為河東兩個半支派「在陣上呼求神,倚賴神,神就應允他們」,使他們「得了神的幫助」,以少勝多,就勝過了這些阿拉伯人。而且他們戰利品的數量大得驚人,「敵人被殺仆倒的甚多」,這都是「因為這爭戰是出乎神。他們就住在敵人的地上,直到被擄的時候」。這場戰爭可能發生在「掃羅年間」。【瑪拿西半支派的人住在那地。從巴珊延到巴力黑們、示尼珥與黑門山。他們的族長是以弗、以示、以列、亞斯列、耶利米、何達威雅、雅疊,都是大能的勇士,是有名的人,也是作族長的。】「瑪拿西半支派的人住在那地。從巴珊延到巴力黑們、示尼珥與黑門山」。瑪拿西不是雅各的兒子,是約瑟的長子,因為流便失去長子的名分,雙份產業歸給約瑟的兒子,就是瑪拿西和他的弟弟以法蓮。這裡對瑪拿西半支派的記載很簡單,只提到當代七個作族長的勇士,連根源也沒有提及。當瑪拿西支派分裂成兩個半派,一半在河東一半在河西時,帶來的影響十分大,這引致他們更快被滅。
【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這民就是神在他們面前所除滅的。故此,以色列的神激動亞述王普勒和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的心,他們就把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直到今日還在那裡。】這裡指出河東兩個半支派被擄的原因:「他們得罪了他們列祖的神,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這民就是神在他們面前所除滅的」。河東兩個半支派在與阿拉伯人戰爭時,因「呼求神,倚賴神」,他們就靠神得勝。然而他們在得勝后,卻不專心跟從神、倚靠神,而是「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以致被神管教。「故此,以色列的神激動亞述王普勒和亞述王提革拉·毗列色的心,他們就把流便人、迦得人、瑪拿西半支派的人擄到哈臘、哈博、哈拉與歌散河邊,直到今日還在那裡」。河東兩個半支派雖然經歷過恩典和得勝,他們還是得罪神、隨從偶像,因此他們不但是最早被亞述擄去,而且沒有和其他支派一起回歸重建聖殿,「直到今日還在那裡」。因此他們的「爭戰是出乎神」,被擄也是出乎神,這既是對回歸百姓的警告,也是讓我們更加的警醒。今天我們在困難臨頭的時候,會呼求神和依賴神,當神祝福我們、恩待我們后,我們是不是會漸漸離開了神,【以別神代替耶和華】得罪神呢?可是今天也有許多信徒,去隨從今世的風俗,與世人一樣在拜世界的神,要知道這就是「隨從那地之民的神行邪淫」,這是非常危險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河東兩個半支派被擄中得著警惕!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