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下24:1-20】【約雅敬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到猶大;約雅敬服事他三年,然後背叛他……。】在列王紀下第二十四章中記載了,猶大王約雅敬、約雅斤以及西底家;在約雅敬年間,巴比倫取代埃及控制猶大國;之後約雅斤繼位,巴比倫攻陷並擄掠猶大人;最後巴比倫立西底家作猶大國的傀儡王。本章首先說到:【約雅敬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到猶大;約雅敬服事他三年,然後背叛他。耶和華使迦勒底軍、亞蘭軍、摩押軍,和亞捫人的軍來攻擊約雅敬,毀滅猶大,正如耶和華借祂僕人眾先知所說的。這禍臨到猶大人,誠然是耶和華所命的,要將他們從自己面前趕出,是因瑪拿西所犯的一切罪;又因他流無辜人的血,充滿了耶路撒冷;耶和華決不肯赦免。約雅敬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約雅敬與他列祖同睡。他兒子約雅斤接續他作王。埃及王不再從他國中出來;因為巴比倫王將埃及王所管之地,從埃及小河直到幼發拉底河都奪去了。】「約雅敬年間,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上到猶大;約雅敬服事他三年,然後背叛他」。約雅敬登位不久,猶大國又落入巴比倫的控制下。之後因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與埃及法老尼哥的軍隊對決,雙方傷亡慘重。巴比倫軍退回國內改組一年,於是約雅敬趁機「背叛」。「耶和華使迦勒底軍、亞蘭軍、摩押軍,和亞捫人的軍來攻擊約雅敬,毀滅猶大,正如耶和華借祂僕人眾先知所說的」。「迦勒底軍」是指巴比倫軍隊。因約雅敬的「背叛」,巴比倫王很快採取行動,除派自己的迦勒底部隊外,還派屬國的部隊連手進攻猶大。「耶和華借祂僕人眾先知所說的」話,包括先知以賽亞(20:17)和耶利米的預言(耶25:9)。「這禍臨到猶大人,誠然是耶和華所命的,要將他們從自己面前趕出,是因瑪拿西所犯的一切罪」。「因瑪拿西所犯的一切罪」,這不是說神讓這代百姓代替瑪拿西受罰,而是因為猶大君王和百姓都還活在瑪拿西的罪中。「又因他流無辜人的血,充滿了耶路撒冷;耶和華決不肯赦免」。「流無辜人的血」,也是瑪拿西王的罪惡。所以「耶和華決不肯赦免」。「約雅敬其餘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寫在猶大列王記上。約雅敬與他列祖同睡。他兒子約雅斤接續他作王」。這是最後一次提及「猶大列王記」,在猶大淪陷后告終。這裡沒有提及約雅敬的埋葬,在耶利米書22:19中記載:【他被埋葬,好像埋驢一樣,要拉出去扔在耶路撒冷的城門之外。】「埃及王不再從他國中出來;因為巴比倫王將埃及王所管之地,從埃及小河直到幼發拉底河都奪去了」。「埃及小河」是猶大和埃及的邊界,「幼發拉底河」,是神給以色列人應許之地,東邊的界限。因尼布甲尼撒二世在迦基米施戰役中打敗了埃及和亞述聯軍,就「將埃及王所管之地,從埃及小河直到幼發拉底河都奪去了」。猶大也從埃及的藩屬國變成了巴比倫的藩屬國。
【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年十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他母親名叫尼護施她,是耶路撒冷人以利拿單的女兒。約雅斤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親一切所行的。那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軍兵上到耶路撒冷,圍困城。當他軍兵圍困城的時候,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就親自來了。猶大王約雅斤和他母親、臣僕、首領、太監一同出城,投降巴比倫王;巴比倫王便拿住他。那時是巴比倫王第八年。巴比倫王將耶和華殿和王宮裡的寶物都拿去了,將以色列王所羅門所造耶和華殿里的金器都毀壞了,正如耶和華所說的;又將耶路撒冷的眾民和眾首領,並所有大能的勇士,共一萬人,連一切木匠、鐵匠都擄了去;除了國中極貧窮的人以外,沒有剩下的;並將約雅斤和王母、后妃、太監,與國中的大官,都從耶路撒冷擄到巴比倫去了;又將一切勇士七千人和木匠、鐵匠一千人,都是能上陣的勇士,全擄到巴比倫去了。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代替他作王,給瑪探雅改名叫西底家。】「約雅斤登基的時候年十八歲,在耶路撒冷作王三個月。他母親名叫尼護施她,是耶路撒冷人以利拿單的女兒。約雅斤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親一切所行的」。約雅斤十八歲作王,而他年紀這麼輕就「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效法他父親一切所行的」。因此招至神的忿怒,作王不到三個月就被擄到巴比倫。「那時,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的軍兵上到耶路撒冷,圍困城。當他軍兵圍困城的時候,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就親自來了」。因巴比倫軍隊圍城耶路撒冷三個月(耶36:22),城中因缺糧,所以約雅斤作王「三個月零十天」(代下36:9)就投降了。「猶大王約雅斤和他母親、臣僕、首領、太監一同出城,投降巴比倫王;巴比倫王便拿住他。那時是巴比倫王第八年」。因約雅斤投降,「巴比倫王將耶和華殿和王宮裡的寶物都拿去了,將以色列王所羅門所造耶和華殿里的金器都毀壞了,正如耶和華所說的」。巴比倫王奪去聖殿和王宮的寶物,「正如耶和華所說的」。這是指先知以賽亞在巴比倫的使者訪問希西家之後所作的預言(20:17)。「又將耶路撒冷的眾民和眾首領,並所有大能的勇士,共一萬人,連一切木匠、鐵匠都擄了去;除了國中極貧窮的人以外,沒有剩下的;並將約雅斤和王母、后妃、太監,與國中的大官,都從耶路撒冷擄到巴比倫去了;又將一切勇士七千人和木匠、鐵匠一千人,都是能上陣的勇士,全擄到巴比倫去了」。巴比倫王將約雅斤、王室、官員及大部分的百姓都擄走。留下的人大多數都是窮人,人數也少。巴比倫如此擄掠,是要確保猶大再也沒有能力叛亂,也沒有建造防禦工事的技術人才,並讓這些「木匠、鐵匠、勇士」為巴比倫效力。「巴比倫王立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代替他作王,給瑪探雅改名叫西底家」。巴比倫王將「瑪探雅」改名為「西底家」。神的百姓若不肯榮耀神的名,結果不是被埃及王改名(23:34),就是被巴比倫王改名,連自己的名都沒有了。巴比倫王立約西亞王的第三個兒子西底家(代上3:15)為傀儡王,約雅敬和約雅斤的後裔再也沒有人坐在猶大的王位上,應驗了耶利米的預言(耶22:30)。
【西底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一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親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西底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是照約雅敬一切所行的。因此耶和華的怒氣在耶路撒冷和猶大發作,以致將人民從自己面前趕出。】「西底家登基的時候年二十一歲,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親名叫哈慕她,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兒。西底家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是照約雅敬一切所行的」。「立拿人耶利米」不是先知耶利米。西底家與約哈斯同父同母(23:31),但與約雅敬同父異母(23:36)。西底家是猶大國的最後一位君王,他「作王十一年」,也「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是照約雅敬一切所行的」,這包括違背誓言反叛巴比倫(代下36:13),違背誓言反叛巴比倫(代下36:13)。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的本質,是因為「強項硬心,不歸服耶和華以色列的神」(代下36:13)。「因此耶和華的怒氣在耶路撒冷和猶大發作,以致將人民從自己面前趕出」。猶大就在西底家作王時亡國。猶大末后的三個王,因他們都選擇了「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敬拜假神偶像,不聽神借先知所傳的話,惹神發怒,以致神的懲罰就臨到他們。同樣今天我們也要為自己所選擇的結果負責,我們選擇遵從神的話就蒙福,選擇不聽從神的話就受禍!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從猶大亡國中得著警誡,並要聽從神的話,要敬畏祂,愛祂,這樣我們必蒙神賜福!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