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北國約蘭登基作王>

作者:霞步思  於 2025-8-28 00: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北國約蘭登基作王>
讀經【王下3: 1-27】【猶大王約沙法十八年,亞哈的兒子約蘭在撒馬利亞登基作了以色列王十二年……。】在列王紀下第三章中記載了,北國約蘭登基作王;因摩押王背叛以色列王,約蘭王就邀請南國約沙法並以東出征去攻打摩押,在途中他們卻遭遇無水;先知以利沙因神的靈降在身上,就為他們解決了缺水問題,並預言他們大獲全勝。本章首先說到:【猶大王約沙法十八年,亞哈的兒子約蘭在撒馬利亞登基作了以色列王十二年。他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但不至像他父母所行的,因為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然而,他貼近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總不離開。】「猶大王約沙法十八年,亞哈的兒子約蘭在撒馬利亞登基作了以色列王十二年」。亞哈謝死了,亞哈的兒子約蘭於「猶大王約沙法十八年」登基作王。約蘭「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與以色列北國的列王一樣。雖然如此,「但不至像他父母所行的,因為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因引進巴力崇拜的耶洗別在約蘭作王期間仍然活著(9:30),所以約蘭雖然「除掉他父所造巴力的柱像」,但並沒有禁止敬拜巴力。直到耶戶推翻暗利王朝以後,才「在以色列中滅了巴力」(10:28)。「然而,他貼近尼八的兒子耶羅波安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總不離開」。耶羅波安在以色列分裂以後,是北國以色列的第一任君王,他所犯的大罪就是鑄造金牛犢,在全國設立偶像崇拜,從此以色列人就一直沒有脫離這拜金牛犢的罪。耶羅波安為了鞏固自己的王位,避免百姓回到耶路撒冷敬拜耶和華時歸向猶大王,他就把金牛犢當耶和華來拜,導致百姓把敬拜金牛犢,就是敬拜耶和華。這就是耶羅波安的罪,使百姓陷在罪里。因約蘭貼近那罪,拜金牛犢的罪總不離開他。今天許多人高舉自己所看重的自由、博愛、寬容或公平,把神想象成迎合自己需要的「金牛犢」,結果一面「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一面還以為自己是愛神、事奉神,以致難以自拔。

【摩押王米沙牧養許多羊,每年將十萬羊羔的毛和十萬公綿羊的毛給以色列王進貢。亞哈死後,摩押王背叛以色列王。那時約蘭王出撒馬利亞,數點以色列眾人。前行的時候,差人去見猶大王約沙法,說:'摩押王背叛我,你肯同我去攻打摩押嗎?'他說:'我肯上去,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與你的民一樣,我的馬與你的馬一樣。'約蘭說:'我們從哪條路上去呢?'回答說:'從以東曠野的路上去。'】「摩押王米沙牧養許多羊,每年將十萬羊羔的毛和十萬公綿羊的毛給以色列王進貢」。從這裡可以看到,摩押向以色列進貢的羊毛,數量相當的大。「亞哈死後,摩押王背叛以色列王」,摩押人就不再向以色列進貢了。以色列王約蘭,失去了這麼一大筆的收入,肯定是心有不甘的,所以約蘭要去攻打摩押,重新讓摩押納貢。但他自知兵力不足,就去邀請猶大王約沙法,他「說:'摩押王背叛我,你肯同我去攻打摩押嗎?'他說:'我肯上去,你我不分彼此,我的民與你的民一樣,我的馬與你的馬一樣『」。之前約蘭王的父親亞哈王,同樣求助於約沙法同去攻取基列的拉末(王上22:1-40),約沙法也是如此回答!但神責備約沙法,【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代下19:2)現在約蘭王又來找約沙法,約沙法依舊爽快的答應了。但這次神沒有責備或攔阻,反而透過以利沙幫助了他們,行神跡拯救了他們。而且這一章特彆強調「約沙法的情面」。換句話說,因為約沙法在他們當中,神的憐憫就臨到。因為這本是神的心意!神要向悖逆的以色列北國彰顯神的憐憫和慈愛,給他們機會經歷神的作為,認識神是獨一真神,給他們機會悔改。約沙法答應了約蘭的邀請,並選了一條經以東的曠野去進攻摩押。於是他們也邀請了以東王一起去進攻摩押。

【於是,以色列王和猶大王,並以東王,都一同去繞行七日的路程;軍隊和所帶的牲畜沒有水喝。以色列王說:'哀哉!耶和華招聚我們這三王,乃要交在摩押人的手裡。'約沙法說:'這裡不是有耶和華的先知嗎?我們可以托他求問耶和華。'以色列王的一個臣子回答說:'這裡有沙法的兒子以利沙,就是從前服事以利亞的(原文是倒水在以利亞手上的)。'約沙法說:'他必有耶和華的話。'於是以色列王和約沙法,並以東王都下去見他。】「於是,以色列王和猶大王,並以東王,都一同去繞行七日的路程;軍隊和所帶的牲畜沒有水喝」。以色列王和猶大王也邀請了以東王一起去進攻摩押。他們在行了「七日的路程」后,就陷在缺水的山谷中,軍隊和牲畜都沒有水喝,情況十分惡劣。因為沒有水喝,他們怎麼打仗?在這個時候就看見約蘭王和約沙法王的不同,約蘭只會唉聲嘆氣,而且抱怨「耶和華招聚我們這三王,乃要交在摩押人的手裡」。不認識神的人,心中沒有神的人,遇見困難就推卸責任說是神害的。但約沙法卻知道去求問神,「以色列王的一個臣子回答說:'這裡有沙法的兒子以利沙,就是從前服事以利亞的(原文是倒水在以利亞手上的)『」。以利沙住在北國,而三王卻在南方以東的曠野找到他。這表明是神安排以利沙主動與軍隊同行,為要顯明「神是拯救」。約沙法說:'他必有耶和華的話。'於是以色列王和約沙法,並以東王都下去見他」。此時三王主動「下去見」以利沙。若不是遇見困難,若不是約沙法,約蘭王和以東王也不會想到要詢問耶和華的先知。

【以利沙對以色列王說:'我與你何干?去問你父親的先知和你母親的先知吧!'以色列王對他說:'不要這樣說,耶和華招聚我們這三王,乃要交在摩押人的手裡。'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萬軍耶和華起誓,我若不看猶大王約沙法的情面,必不理你,不顧你。現在你們給我找一個彈琴的來。'彈琴的時候,耶和華的靈(原文是手)就降在以利沙身上。】「以利沙對以色列王說:『我與你何干?去問你父親的先知和你母親的先知吧!』」以利沙用一種諷刺的口氣,要與約蘭王撇清關係。面對以利沙的話,約蘭王說:「不要這樣說」,對他而言,是耶和華招聚他們三王,不是巴力,但他不明白神的心意,以為神這樣做是「乃要交在摩押人的手裡」。接著以利沙清楚的陳明:「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萬軍耶和華起誓,我若不看猶大王約沙法的情面,必不理你,不顧你」。「約沙法的情面」,就是因為約沙法在他們當中,以利沙才答應尋求耶和華的心意。以利沙要求找一個彈琴的來,就在彈琴中,「耶和華的靈就降在以利沙身上」,表明接下來的話是出於神,而且是神的手親自成就這事。

【他便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在這谷中滿處挖溝;因為耶和華如此說:你們雖不見風,不見雨,這谷必滿了水,使你們和牲畜有水喝。'在耶和華眼中這還算為小事,祂也必將摩押人交在你們手中。你們必攻破一切堅城美邑,砍伐各種佳樹,塞住一切水泉,用石頭糟踏一切美田。'次日早晨,約在獻祭的時候,有水從以東而來,遍地就滿了水。】「他便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們要在這谷中滿處挖溝」。以利沙指示他們在還沒有看到水的時候就要挖溝來儲水,這看似一個愚笨的行動,但因他們的順服、遵行就蒙神祝福。「因為耶和華如此說:你們雖不見風,不見雨,這谷必滿了水,使你們和牲畜有水喝『」。照人看來「不見風,不見雨,這谷必滿了水,使你們和牲畜有水喝」,這實在是一件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因此神說「這谷必滿了水」。由此也可知,人若來投靠神,即使不見風,不見雨,神也能行神跡奇事。神還應許「必將摩押人交在你們手中。你們必攻破一切堅城美邑,砍伐各種佳樹,塞住一切水泉,用石頭糟踏一切美田」。而就在「次日早晨,約在獻祭的時候,有水從以東而來,遍地就滿了水」。原來前一天晚上,遠處的以東山區就開始下雨,到了早晨雨水就匯入他們所在的撒烈溪谷,所以就在他們「不見風,不見雨」的時候,這谷就滿了水!這水突然一涌而來,瞬間又轉眼而去,但因他們按照以利沙的話去做,在這谷中滿處挖了溝,以至於「這谷必滿了水」。今天我們的人生也會有乾枯的時候,但是神的應許與我們同在,當我們遵行神的話去「挖溝」時,神的恩典也會充足地賜福我們。神籍著這次神跡,就是讓三個王看見,唯有神才是真正掌管全地的主,也向他們宣告:不要再依靠自己的聰明,要迴轉歸向神!

【摩押眾人聽見這三王上來要與他們爭戰,凡能頂盔貫甲的,無論老少,盡都聚集站在邊界上。次日早晨,日光照在水上,摩押人起來,看見對面水紅如血,就說:'這是血啊!必是三王互相擊殺,具都滅亡。摩押人哪,我們現在去搶奪財物吧!'】「摩押眾人聽見這三王上來要與他們爭戰,凡能頂盔貫甲的,無論老少,盡都聚集站在邊界上」。此時的摩押人已經聽見這三王上來要與他們爭戰。而當摩押兵出來時,因三王獲得飲水的供應已經有力氣打戰了,神的時間何等奇妙!聯軍可能在東面紮營,紅色砂岩水道的河床上到處都是裝滿了水的坑,在早晨的陽光下看起來「水紅如血」。摩押人並不知道一夜之間來了水,所以才以為是三王互相擊殺的血,他們就想去搶奪財物。【摩押人到了以色列營,以色列人就起來攻打他們,以致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以色列人往前追殺摩押人,直殺入摩押的境內,拆毀摩押的城邑,各人拋石填滿一切美田,塞住一切水泉,砍伐各種佳樹,只剩下吉珥哈列設的石牆;甩石的兵在四圍攻打那城。摩押王見陣勢甚大,難以對敵,就率領七百拿刀的兵,要衝過陣去到以東王那裡,卻是不能;便將那應當接續他作王的長子,在城上獻為燔祭。以色列人遭遇耶和華的大怒(或譯:招人痛恨),於是三王離開摩押王,各回本國去了。】「摩押人到了以色列營,以色列人就起來攻打他們,以致他們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摩押人一心只想搶奪財物,以為三王互相攻擊,盡都滅亡,沒想到一進以色列的軍營,以色列人十分勇猛,打得他們招架不住,一直追殺到摩押境內。並且邊追邊拆毀城邑,拋石填滿一切美田,塞住一切水泉,砍伐各種佳樹。吉珥哈列設是摩押的首都,他們就「甩石的兵在四圍攻打那城」。在這緊急關頭,摩押王可能覺得以東王的軍力比較薄弱,想從那裡突圍,不料也是不行。摩押王卻仍不投降,他寧願犧牲自己的兒子,「便將那應當接續他作王的長子,在城上獻為燔祭」。周圍的所有人看得一清二楚,因為此事,「以色列人遭遇大怒,於是三王離開摩押王,各回本國去了」。可能因拜偶像的約蘭王看見摩押王獻太子為祭,擔心自己將遭受摩押的偶像基抹的報復,不願再戰,主動撤軍,就離開了摩押王,各回本國去。而神不但賜下了拯救,也賜下了得勝的應許,可是以色列王卻不能專心順從神,也無法信靠神的拯救,結果半途而廢、無功而返。而以利沙的事奉不但顯明了「神是拯救」,也顯明人已經全然敗壞,即使知道「神是拯救」,也無法迴轉信靠神的拯救。但願我們今天都要徹底的從罪中悔改,並要敬拜事奉獨一真神,一生忠心順服祂!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18: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