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神命以利亞使亞哈見他>

作者:霞步思  於 2025-8-21 05: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神命以利亞使亞哈見他>

讀經【王上18: 1-46】【過了許久,到第三年,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在列王紀上第十八章中記載了,在旱災持續了三年後,神命以利亞使亞哈王得以見到他;以利亞就叫俄巴底帶亞哈來見他;以利亞叫亞哈招聚百姓和巴力眾先知上迦密山,在迦密山上以利亞與巴力眾先知對決,顯明耶和華是神之後,以利亞就吩咐眾人把他們殺了;隨後以利亞就禱告使天降大雨。本章首先說到:【過了許久,到第三年,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以利亞就去,要使亞哈得見他。那時,撒馬利亞有大飢荒;】「過了許久,到第三年」,自從以利亞對亞哈宣告:「這幾年我若不禱告,必不降露,不下雨」(17:1),已三年過去了。以色列人拜巴力三年了,巴力也沒有賜給他們雨水,他們竟然沒有質疑巴力,他們也沒有來尋求神,沒有向神認罪禱告。即便如此,神沒有放棄自己的百姓。「耶和華的話臨到以利亞說:『你去,使亞哈得見你;我要降雨在地上』」。神命以利亞使亞哈王得以見到他,因神要降雨在地上。神主動憐憫以色列百姓,要解除他們的苦難。但在神降雨前,神先要讓以色列人知道:耶和華是真神!當神的話臨到以利亞時,「以利亞就去,要使亞哈得見他」。這雖然有生命的危險,但以利亞聽從神的話,神就負責一切。「那時,撒馬利亞有大飢荒」。「撒瑪利亞」是北國以色列的代稱。【亞哈將他的家宰俄巴底召了來。(俄巴底甚是敬畏耶和華,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俄巴底將一百個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個洞里,拿餅和水供養他們。)亞哈對俄巴底說:『我們走遍這地,到一切水泉旁和一切溪邊,或者找得著青草,可以救活騾馬,免得絕了牲畜。』於是二人分地遊行,亞哈獨走一路,俄巴底獨走一路。】「亞哈將他的家宰俄巴底召了來。(俄巴底甚是敬畏耶和華,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俄巴底將一百個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個洞里,拿餅和水供養他們。)」。在以色列國離棄神,拜偶像的時候,俄巴底雖然生活在敗壞的以色列北國,他還繼續敬畏耶和華!他敬畏神的心不是一點點,而是極大的敬畏!因此在王后耶洗別要殺神的先知時,他便把一百個先知隱藏起來,並且盡自己的財富和能力,拿餅和水供養他們,保護神的先知。俄巴底之所以這樣冒著生命的危險藏了神的先知,只是因他敬畏神。俄巴底雖在亞哈的宮中,但他沒有拜他家主所設立的偶像,也沒有在巴力面前屈膝,因他敬畏神。聖經特別記載亞哈王的家宰俄巴底,就是要告訴我們,只要人對神忠心,雖然在極惡劣的環境底下,仍然可以敬畏神,事奉祂。今天我們所處的環境同樣非常惡劣,罪惡滿盈,但只要我們敬畏神,對神忠心,仍可在這世代中,見證「耶和華是神!」而亞哈王在飢荒中吩咐俄巴底去尋找青草,實際上是神的安排,讓他可以在路上遇見以利亞。

【俄巴底在路上恰與以利亞相遇,俄巴底認出他來,就俯伏在地,說:『你是我主以利亞不是?』回答說:『是。你去告訴你主人說,以利亞在這裡。』俄巴底說:『僕人有什麼罪,你竟要將我交在亞哈手裡,使他殺我呢?我指著永生耶和華你的神起誓,無論哪一邦哪一國,我主都打發人去找你。若說你沒有在那裡,就必使那邦那國的人起誓說,實在是找不著你。現在你說,要去告訴你主人說,以利亞在這裡;恐怕我一離開你,耶和華的靈就提你到我所不知道的地方去。這樣,我去告訴亞哈,他若找不著你,就必殺我;僕人卻是自幼敬畏耶和華的。耶洗別殺耶和華眾先知的時候,我將耶和華的一百個先知藏了,每五十人藏在一個洞里,拿餅和水供養他們,豈沒有人將這事告訴我主嗎?現在你說,要去告訴你主人說,以利亞在這裡,他必殺我。』以利亞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萬軍之耶和華起誓,我今日必使亞哈得見我。』於是俄巴底去迎著亞哈,告訴他;亞哈就去迎著以利亞。】「俄巴底在路上恰與以利亞相遇,俄巴底認出他來,就俯伏在地,說:』你是我主以利亞不是?『」俄巴底敬畏神,也敬重神的僕人,稱以利亞為「我主」。以利亞「回答說:『是,你去告訴你主人說,以利亞在這裡『」。因先知以利亞每次都是突然的出現,突然的消失,沒有人知道他的行蹤。現在如果俄巴底照著以利亞的吩咐去告訴亞哈王,可是等亞哈來到時又見不到以利亞,亞哈王必會殺他。以利亞理解俄巴底的顧慮,因此「以利亞說:『我指著所侍奉永生的萬軍之耶和華起誓:我今日必使亞哈得見我』」。俄巴底得到了以利亞的保證后,就勇敢地去見亞哈王,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他,「亞哈就去迎著以利亞」。

【亞哈見了以利亞,便說:'使以色列遭災的就是你嗎?'以利亞說:'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的誡命,去隨從巴力。現在你當差遣人,招聚以色列眾人和事奉巴力的那四百五十個先知,並耶洗別所供養事奉亞舍拉的那四百個先知,使他們都上迦密山去見我。'】「亞哈見了以利亞,便說:'使以色列遭災的就是你嗎?『」亞哈王見到以利亞就把導致旱災的一切責任,完全推卸給他。亞哈王很可能是以為:以色列國遭遇這麼大的旱災,都是因為以利亞的所作所為激怒了假神巴力,以至巴力一生氣,就不肯降雨在地上。但「以利亞說:'使以色列遭災的不是我,乃是你和你父家;因為你們離棄耶和華的誡命,去隨從巴力『」。

亞哈只看見「以色列遭災」,卻看不見自己「離棄耶和華的誡命,去隨從巴力」,才是遭災的原因。罪使人靈性死亡,所以既看不到自己的罪,也看不清神的管教。今天無論是個人或是一個國家,凡離棄神的誡命去隨從魔鬼,必定遭災。以利亞繼續說:「現在你當差遣人,招聚以色列眾人和事奉巴力的那四百五十個先知,並耶洗別所供養事奉亞舍拉的那四百個先知,使他們都上迦密山去見我」。這裡提到「以色列眾人」,因神要向他們顯明唯有耶和華是真神,為要救他們脫離拜偶像的罪惡。還有「事奉巴力的那四百五十個先知,並耶洗別所供養事奉亞舍拉的那四百個先知」,他們都要上迦密山來。以利亞將要和那些事奉巴力、還有那些事奉亞舍拉的假先知,在迦密山上,證明哪一位才是真神!

【亞哈就差遣人招聚以色列眾人和先知都上迦密山。以利亞前來對眾民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神,就當順從巴力。'眾民一言不答。】「亞哈就差遣人招聚以色列眾人和先知都上迦密山」。當先知以利亞奉神的差遣說話的時候就帶著權柄,所以亞哈王就招聚民眾和事奉巴力的先知,都上迦密山去見以利亞。「以利亞前來對眾民說:'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神,就當順從巴力。'眾民一言不答」。以利亞在迦密山上,首先質問百姓:「你們心持兩意要到幾時呢?」這是指出他們的光景,就是又事奉耶和華又事奉巴力。但以利亞說:「若耶和華是神,就當順從耶和華;若巴力是神,就當順從巴力」。百姓在亞哈王的誤導之下,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不知如何回答是好。同樣今天我們在神和「巴力」之間,在主和世界之間,必須作出抉擇。主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因此今天你要麼事奉主,棄絕瑪門,要麼事奉神,棄絕偶像「巴力」,千萬不要做一個心持兩意的基督徒,這是神所厭惡的!如果我們要以耶和華為我們獨一的神,就要專心一意順從祂!既然百姓無法做決定,以利亞就要向他們證明,誰才是真神。【以利亞對眾民說:'作耶和華先知的只剩下我一個人;巴力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個人。當給我們兩隻牛犢。巴力的先知可以挑選一隻,切成塊子,放在柴上,不要點火;我也預備一隻牛犢放在柴上,也不點火。你們求告你們神的名,我也求告耶和華的名。那降火顯應的神,就是神。'眾民回答說:'這話甚好。'】「以利亞對眾民說:'作耶和華先知的只剩下我一個人;巴力的先知卻有四百五十個人。當給我們兩隻牛犢」。以利亞吩咐百姓預備兩隻牛犢為祭物,並讓巴力的先知先挑選一隻牛犢,他自己也預備一隻,同樣切成塊子,放在祡上,都不點火。以利亞繼續對百姓說:「你們求告你們神的名」,就是要百姓求告他們所事奉的巴力。而以利亞強調「我也求告耶和華的名」,是要百姓去注意行神跡的神,而不是禱告的先知,好叫百姓知道「耶和華是神」。百姓聽見便回答說:「這話甚好」。他們認為巴力手持閃電,必能降下閃電和火。這時百姓默認站在巴力那邊,但是很快他們就要因所看見的神跡而知道「耶和華是真神!」而歸順耶和華。

【以利亞對巴力的先知說:'你們既是人多,當先挑選一隻牛犢,預備好了,就求告你們神的名,卻不要點火。'他們將所得的牛犢預備好了,從早晨到午間,求告巴力的名說:'巴力啊,求你應允我們!'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他們在所築的壇四圍踴跳。到了正午,以利亞嬉笑他們,說:'大聲求告吧!因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邊,或行路,或睡覺,你們當叫醒他。'他們大聲求告,按著他們的規矩,用刀槍自割、自刺,直到身體流血。從午後直到獻晚祭的時候,他們狂呼亂叫,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也沒有理會的。】「以利亞對巴力的先知說:'你們既是人多,當先挑選一隻牛犢,預備好了,就求告你們神的名,卻不要點火『」。以利亞這麼說,是因為當時的百姓都相信:巴力和耶和華一樣。假使巴力是真的神,當然就可以降下火來!然而「他們將所得的牛犢預備好了,從早晨到午間,求告巴力的名說:'巴力啊,求你應允我們!'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他們在所築的壇四圍踴跳」。假先知上竄下跳,要使自己陷入一種瘋狂的狀態。「到了正午,以利亞嬉笑他們,說:'大聲求告吧!因為他是神,他或默想,或走到一邊,或行路,或睡覺,你們當叫醒他『」。假先知並不認為以利亞是在譏諷他們,反而更加「大聲求告,按著他們的規矩,用刀槍自割、自刺,直到身體流血」。「用刀槍自割,自刺,直到身體流血」,是巴力敬拜里的一種方式,用傷害自己,來表現他們對巴力的熱忱。「從午後直到獻晚祭的時候,他們狂呼亂叫,卻沒有聲音,沒有應允的,也沒有理會的」。巴力的先知用盡各種方法,可是「卻沒有聲音,沒有應許的,也沒有理會的」。這句話很生動的描寫出巴力的無能。巴力全無反應,並無火降下焚燒祭牲,這就證明巴力是假神。

【以利亞對眾民說:'你們到我這裡來。'眾民就到他那裡。他便重修已經毀壞耶和華的壇。以利亞照雅各子孫支派的數目,取了十二塊石頭(耶和華的話曾臨到雅各說:'你的名要叫以色列'), 用這些石頭為耶和華的名築一座壇,在壇的四圍挖溝,可容谷種二細亞,又在壇上擺好了柴,把牛犢切成塊子放在柴上,對眾人說:'你們用四個桶盛滿水,倒在燔祭和柴上';倒第二次。他們就倒第二次;又說:'倒第三次。'他們就倒第三次。水流在壇的四圍,溝里也滿了水。】「以利亞對眾民說:'你們到我這裡來。'眾民就到他那裡。他便重修已經毀壞耶和華的壇。以利亞照雅各子孫支派的數目,取了十二塊石頭(耶和華的話曾臨到雅各說:'你的名要叫以色列')」。這裡特地提到「雅各子孫支派的數目」是「十二」,以利亞還「取了十二塊石頭」來「為耶和華的名築一座壇」,是要表明,以色列人雖然分為南國和北國,但他們依然全是神的選民。這也表明神在迦密山所行的神跡,不只是為了向北國、也是為了向南國的百姓顯明:「耶和華是神」!以利亞在築了壇以後,又要挖一個「可容谷種二細亞」的溝,這是因為以利亞要用水,澆濕澆透這個祭壇。他「又在壇上擺好了柴,把牛犢切成塊子放在柴上,對眾人說:『你們用四個桶盛滿水,倒在燔祭和柴上。』又說:『倒第二次。』他們就倒第二次。又說:『倒第三次。』他們就倒第三次。水流在壇的四圍,溝里也滿了水」。「二細亞」相當於我們今天的十五公升左右,這就是說連溝里都灌滿了水,使整個祭壇都濕透了!這樣已經是不可能生火燃燒的祭壇,就要顯明接下來的神跡只有耶和華神才能做成。

接下來以利亞就求告耶和華神:【到了獻晚祭的時候,先知以利亞近前來,說:'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華啊,求禰今日使人知道禰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禰的僕人,又是奉禰的命行這一切事。耶和華啊,求禰應允我,應允我!使這民知道禰耶和華是神,又知道是禰叫這民的心迴轉。'於是,耶和華降下火來,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乾溝里的水。眾民看見了,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以利亞對他們說:'拿住巴力的先知,不容一人逃脫!'眾人就拿住他們。以利亞帶他們到基順河邊,在那裡殺了他們。】「到了獻晚祭的時候,先知以利亞近前來,說:'亞伯拉罕、以撒、以色列的神,耶和華啊,求禰今日使人知道禰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禰的僕人,又是奉禰的命行這一切事」。以利亞在安靜中禱告,與那些巴力先知狂呼亂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以利亞強調耶和華是以色列的神,為要提醒他們,以色列是始祖雅各的後代,是承受與神盟約之應許的以色列國!以利亞又祈求神向所有人顯明,包括在其中的外邦人,「求你今日使人知道你是以色列的神,也知道我是你的僕人,又是奉你的命行這一切事」。最後以利亞祈求:「耶和華啊,求你應允我,應允我!」重複的話顯明以利亞心中的迫切,他求神「使這民知道你耶和華是神,又知道是你叫這民的心迴轉」。這是求神從天降火神跡的目的,為要讓百姓認識神、歸向神!「於是,耶和華降下火來,燒盡燔祭、木柴、石頭、塵土,又燒乾溝里的水」。這是何等的神跡!這樣的神跡呈現在百姓眼前,因此「眾民看見了,就俯伏在地,說:'耶和華是神!耶和華是神!'」這時「以利亞對他們說:'拿住巴力的先知,不容一人逃脫!'眾人就拿住他們。以利亞帶他們到基順河邊,在那裡殺了他們」。這是遵守神在申命記17:2-5中,叫以色列人除盡拜偶像的人的命令,因此以利亞就把巴力的先知都殺死。接下來就是神降大暴雨的神跡。

【以利亞對亞哈說:'你現在可以上去吃喝,因為有多雨的響聲了。'亞哈就上去吃喝。以利亞上了迦密山頂,屈身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對僕人說:'你上去,向海觀看。'僕人就上去觀看,說:'沒有什麼。'他說:'你再去觀看。'如此七次。第七次僕人說:'我看見有一小片雲從海里上來,不過如人手那樣大。'以利亞說:'你上去告訴亞哈,當套車下去,免得被雨阻擋。'霎時間,天因風雲黑暗,降下大雨。亞哈就坐車往耶斯列去了。耶和華的靈(原文是手)降在以利亞身上,他就束上腰,奔在亞哈前頭,直到耶斯列的城門。】「以利亞對亞哈說:'你現在可以上去吃喝,因為有多雨的響聲了『」。當巴力的先知被殺之後,以利亞就向亞哈王宣告乾旱即將結束,「因為有多雨的響聲了」。其實那時天空連一片雲都沒有,但以利亞卻用信心的耳聽見,用信心的口宣告。亞哈就上去吃喝,以利亞則回到迦密山,上了山頂,「屈身在地,將臉伏在兩膝之中」禱告。在信心宣告之後的持續禱告,是踏入應許成就的最後關鍵!以利亞「對僕人說:'你上去,向海觀看。'僕人就上去觀看,說:'沒有什麼『」。以利亞並沒有因為僕人六次的回答都說:「沒有什麼」而灰心停止他的祈求。「他說:'你再去觀看。'如此七次。第七次僕人說:'我看見有一小片雲從海里上來,不過如人手那樣大『」。就這麼一小片雲,對以利亞來說就夠了。而以利亞的「七次」代表他堅持禱告到底,禱告到神回應他的祈求,禱告到大雨傾盆而降為止。神就照著以利亞的禱告,「霎時間,天因風雲黑暗,降下大雨」。今天多少時候我們的禱告,如果主的回答遲了,我們就馬上陷入灰心沮喪之中,甚至懷疑自己的禱告是否出了問題。因此以利亞在迦密山上求神降雨的禱告,是我們禱告而不灰心最好的示範。為此,願我們今天都要像以利亞那樣,禱告不灰心,並且要順服神!阿們!

www.biblestudy-xbss.com  聖經分卷分章註解    霞步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5:2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