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運約櫃入聖殿>
讀經【王上8: 1-66】【那時,所羅門將以色列的長老和各支派的首領,並以色列的族長,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華的約櫃從大衛城就是錫安運上來……。】在列王紀上第八章中記載了,當聖殿所有的工作都完成後,所羅門就將以色列所有的領袖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華的約櫃從大衛城就是錫安運上來,並在約櫃前獻牛羊為祭,然後祭司將耶和華的約櫃抬進聖殿的至聖所里;之後所羅門為以色列會眾祝福,以及所羅門的禱告;最後所羅門行奉獻聖殿之禮。本章首先說到:【那時,所羅門將以色列的長老和各支派的首領,並以色列的族長,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華的約櫃從大衛城就是錫安運上來。以他念月,就是七月,在節前,以色列人都聚集到所羅門王那裡。以色列長老來到,祭司便抬起約櫃,祭司和利未人將耶和華的約櫃運上來,又將會幕和會幕的一切聖器具都帶上來。所羅門王和聚集到他那裡的以色列全會眾,一同在約櫃前獻牛羊為祭,多得不可勝數。】「那時,所羅門將以色列的長老和各支派的首領,並以色列的族長,招聚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華的約櫃從大衛城就是錫安運上來。以他念月,就是七月,在節前,以色列人都聚集到所羅門王那裡」。當聖殿所有工作都竣工之後,所羅門將以色列所有的領袖都招聚到耶路撒冷。聖殿是在所羅門在位第十一年的「布勒月」,就是八月完工的。而現在所羅門要運送約櫃的時間,是「以他代月」,也就是七月。可見這當中至少隔了十一個月!所羅門之所以會選這個時間來運送約櫃,很可能是在以色列人的「住棚節」。摩西五經里說過,「住棚節」是在每年七月的時候。每一個以色列人這個時候都會到耶路撒冷來過節的。那麼在這個時候運送約櫃,肯定會盛況空前。所以所羅門召集以色列的長老和各支派的首領、族長到耶路撒冷,「要把耶和華的約櫃從大衛城就是錫安運上來」。之後他們就用「多得不可勝數」的祭牲獻祭,這是愛神,敬畏神,尊崇神的表現,也是要向神獻上感恩,以及表示無比的喜樂。【祭司將耶和華的約櫃抬進內殿,就是至聖所,放在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底下。基路伯張著翅膀在約櫃之上,遮掩約櫃和抬櫃的杠。這杠甚長,杠頭在內殿前的聖所可以看見,在殿外卻不能看見,直到如今還在那裡。約櫃里惟有兩塊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地后,耶和華與他們立約的時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除此以外,並無別物。】「祭司將耶和華的約櫃抬進內殿,就是至聖所,放在兩個基路伯的翅膀底下」。獻祭后祭司把約櫃抬到至聖所,放在二基路伯的翅膀下。「直到如今還在那裡」,說明這些經文的原始記錄是在尼布甲尼撒摧毀聖殿之前寫的。本書編撰完成時,聖殿已經被毀,約櫃也失蹤了。在曠野的會幕里,約櫃里【有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並兩塊約版】(來9:4)。現在約櫃里只剩下記著十誡的石版,「除此以外,並無別物」。可能盛嗎哪的金罐和亞倫發過芽的杖在被非利士人擄去時丟失了(撒上4:11)。但約櫃裡面這兩塊石板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是神和以色列人立約的證據。只要以色列人履行神寫在石板上的那些誡命,神就作他們的神,他們就是神的子民了。以色列人如果不遵守神的誡命,那麼這兩塊石板和這個約櫃,對他們來說,不但沒有意義,反而會成了他們背約的證據!因此聖殿再雄偉、再美麗,如果沒有約櫃、沒有約櫃里的石板、沒有履行神誡命的人,聖殿就沒有價值。人外表再熱心、再追求,如果不聽從神和神的話,這個人也就沒有神的同在了。
【祭司從聖所出來的時候,有雲充滿耶和華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那時所羅門說:耶和華曾說,祂必住在幽暗之處。我已經建造殿宇作禰的居所,為禰永遠的住處。】「祭司從聖所出來的時候,有雲充滿耶和華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因為耶和華的榮光充滿了殿」。當祭司將約櫃抬進至聖所出來后,就「有雲充滿耶和華的殿」,「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職」,這是神用人可以看見的景象,向百姓顯明祂對聖殿的悅納。因此使聖殿滿有榮光的是神,而不是建築物。聖殿不管如何高大輝煌,如果神不住在裡頭,這殿只不過是建築物。同樣教會不管多麼興旺熱鬧,如果沒有基督,這教會只不過是人的團體。更危險的是,沒有神的聖殿、沒有基督的教會,還給人帶來虛假的安全感,讓人在自欺欺人中不知不覺地滅亡。「那時所羅門說:『耶和華曾說,祂必住在幽暗之處」。因神並不住在受造物中,因為祂創造了萬物,卻不受萬物限制。「幽暗之處」是比喻神的住處隱秘、崇高。「我已經建造殿宇作你的居所,為你永遠的住處」。「為禰永遠的住處」,是指聖殿可以成為約櫃永久的居所,也是盼望神與百姓永遠同在。【王轉臉為以色列會眾祝福,以色列會眾就都站立。所羅門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祂親口向我父大衛所應許的,也親手成就了。祂說:'自從我領我民以色列出埃及以來,我未曾在以色列各支派中選擇一城建造殿宇為我名的居所,但揀選大衛治理我民以色列。'所羅門說:'我父大衛曾立意,要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建殿。耶和華卻對我父大衛說:'你立意為我的名建殿,這意思甚好。只是你不可建殿,惟你所生的兒子必為我名建殿。'現在耶和華成就了祂所應許的話,使我接續我父大衛坐以色列的國位,又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我也在其中為約櫃預備一處。約櫃內有耶和華的約,就是祂領我們列祖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王轉臉為以色列會眾祝福,以色列會眾就都站立。所羅門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祂親口向我父大衛所應許的,也親手成就了」。在所羅門為百姓的祝福中,他首先讚美神:「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神」,因為聖殿的建成是神「親口向大衛所應許的,也親手成就了」。然而這時所羅門雖然承認建造聖殿是「耶和華成就了祂所應許的話」,但也說「我…為耶和華以色列神的名建造了殿」,「我也在其中為約櫃預備一處」。他在事奉大有成就的同時,心裡的「我」也漸漸增長。人只要有一點點以為「我」能為神做什麼,很快這個「我」就會開始為「別神」(11:10)做什麼。所羅門的「我」不但現在為神建造聖殿,以後也【為摩押可憎的神基抹和亞捫人可憎的神摩洛,在耶路撒冷對面的山上建築邱壇】(11:7)。因此凡是出於「我」的事奉,神一概看不上。雖然所羅門此時還能提醒百姓「約櫃內有耶和華的約,就是祂領我們列祖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但很快他自己就不知道「耶和華的約」為何物,以致【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的】(11:10)。
【所羅門當著以色列會眾,站在耶和華的壇前,向天舉手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禰的!禰向那盡心行在禰面前的僕人守約施慈愛;向禰僕人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現在應驗了。禰親口應許,親手成就,正如今日一樣。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禰所應許你僕人我父大衛的話說:'你的子孫若謹慎自己的行為,在我面前行事像你所行的一樣,就不斷人坐以色列的國位。'現在求禰應驗這話。以色列的神啊,求禰成就向禰僕人我父大衛所應許的話。】
「所羅門當著以色列會眾,站在耶和華的壇前,向天舉手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禰的!」這是所羅門跪著為百姓的禱告,他的禱告也是以感謝和讚美神作為開始。他讚美神是無可比擬的:「天上地下沒有神可比禰的!」神是守約的神,神是履行祂與大衛所立的約,神的臨在和超越在這禱告中不斷出現。讚美結束后,所羅門說「現在求禰應驗這話」,是求神繼續應驗「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的應許。【神果真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禰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惟求耶和華我的神垂顧僕人的禱告祈求,俯聽僕人今日在禰面前的祈禱呼籲。願禰晝夜看顧這殿,就是禰應許立為禰名的居所;求禰垂聽僕人向此處禱告的話。禰僕人和禰民以色列向此處祈禱的時候,求禰在天上禰的居所垂聽,垂聽而赦免。】「神果真住在地上嗎?看哪,天和天上的天尚且不足禰居住的,何況我所建的這殿呢?」這就是所羅門對神的認識:神是無所不在的!這顯出所羅門曉得:神不能,也不會被限制在人所造的建築物裡面。世界的建築物再宏偉壯麗,再金碧輝煌,都容不下我們至大的神。因此他為著神竟然垂聽他的禱告而感謝神。人若迴轉歸向神,神一定會「垂聽而赦免」,因為【神所要的祭就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禰必不輕看】(詩51:17);人若只是把禱告當作宗教形式,就成了自欺欺人,因為【我若心裡注重罪孽,主必不聽】(詩66:18)。
【人若得罪鄰舍,有人叫他起誓,他來到這殿在禰的壇前起誓,求禰在天上垂聽,判斷禰的僕人:定惡人有罪,照他所行的報應在他頭上;定義人有理,照他的義賞賜他。】神早已指示:百姓中若有難斷的案件,【你就當起來,往耶和華你神所選擇的地方去見祭司利未人,併當時的審判官,求問他們,他們必將判語指示你。】(申17:8-9)而大祭司處理疑難案件的方法,可能是讓當事人在祭壇前起誓,然後用烏陵土明、讓神來決定。因此所羅門的第一個祈求,是表明君王和百姓都願接受神的審判權柄,好讓公義彰顯在應許之地。因為神【所行的無不公平,是誠實無偽的神,又公義,又正直。】(申32:4)【禰的民以色列若得罪禰,敗在仇敵面前,又歸向禰,承認禰的名,在這殿里祈求禱告,求禰在天上垂聽,赦免禰民以色列的罪,使他們歸回禰賜給他們列祖之地。】神早已宣告:百姓若違反誡命,【耶和華必使你敗在仇敵面前,你從一條路去攻擊他們,必從七條路逃跑。你必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申28:25)因此所羅門的第二個祈求,是若百姓因得罪神而戰敗,求神赦免在失敗中悔改的百姓,「使他們歸回禰賜給他們列祖之地」,就是對他們施憐憫和恩典。【禰的民因得罪禰,禰懲罰他們,使天閉塞不下雨;他們若向此處禱告,承認禰的名,離開他們的罪,求禰在天上垂聽,赦免禰僕人以色列民的罪,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且降雨在禰的地,就是禰賜給你民為業之地。】神早已宣告:百姓若事奉敬拜別神,【耶和華的怒氣向你們發作,就使天閉塞不下雨,地也不出產,使你們在耶和華所賜給你們的美地上速速滅亡。】(申11:17)因此所羅門王的第三個祈求是,若百姓【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申11:16),求神赦免在管教中悔改的百姓,好「將當行的善道指教他們」,重新降下時雨。【國中若有飢荒、瘟疫、旱風、霉爛、蝗蟲、螞蚱,或有仇敵犯境圍困城邑,無論遭遇什麼災禍疾病,禰的民以色列,或是眾人,或是一人,自覺有罪(原文是災),向這殿舉手,無論祈求什麼,禱告什麼,求禰在天上禰的居所垂聽赦免。禰是知道人心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待他們(惟有禰知道世人的心),使他們在禰賜給我們列祖之地上一生一世敬畏禰。】神早已宣告:百姓若行惡離棄神,【耶和華要用癆病、熱病、火症、瘧疾、刀劍、旱風、霉爛攻擊你。這都要追趕你,直到你滅亡。】(申28:22)因此所羅門的第四個祈求,是若百姓不遵行律法,求神赦免在管教中悔改的百姓,好讓他們一生一世敬畏神。因為【在禰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禰。】(詩130:4)「自覺有罪」,意思是「知道這災是神的懲罰」,因為這裡所列的「災禍疾病」都是申命記中所記載的背約咒詛(申28:22-42)。人經歷了這些災難,就知道自己已經得罪了神,所以神保護的手已經收回了。
【論到不屬禰民以色列的外邦人,為禰名從遠方而來,(他們聽人論說禰的大名和大能的手,並伸出來的膀臂)向這殿禱告,求禰在天上禰的居所垂聽,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萬民都認識禰的名,敬畏禰像禰的民以色列一樣;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禰名下的。】神早已宣告:【若有外人和你們同居,或有人世世代代住在你們中間,願意將馨香的火祭獻給耶和華,你們怎樣辦理,他也要照樣辦理】(民15:14),顯明神的恩典不僅給以色列人,也要給凡願意認識祂的人。因此所羅門的第五個祈求是,求神讓外邦人能敬畏祂、認識祂的名,【好叫世界得知禰的道路,萬國得知禰的救恩。】(詩67:2)因為【神也賜恩給外邦人,叫他們悔改得生命。】(徒11:18)【禰的民若奉禰的差遣,無論往何處去與仇敵爭戰,向耶和華所選擇的城與我為禰名所建造的殿禱告,求禰在天上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使他們得勝。】神早已宣告:百姓若謹守遵行神的律法,神必然會賜下得勝:【你們要追趕仇敵,他們必倒在你們刀下。你們五個人要追趕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趕一萬人;仇敵必倒在你們刀下。】(利26:7-8)因此所羅門的第六個祈求,是求神向奉神的名爭戰的百姓賜下得勝,【因為爭戰的勝敗全在乎耶和華。】(撒上17:47)【禰的民若得罪禰(世上沒有不犯罪的人),禰向他們發怒,將他們交給仇敵擄到仇敵之地,或遠或近,他們若在擄到之地想起罪來,回心轉意,懇求禰說:『我們有罪了,我們悖逆了,我們作惡了』;他們若在擄到之地盡心盡性歸服禰,又向自己的地,就是禰賜給他們列祖之地和禰所選擇的城,並我為禰名所建造的殿禱告,求禰在天上禰的居所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為他們伸冤;饒恕得罪禰的民,赦免他們的一切過犯,使他們在擄他們的人面前蒙憐恤。因為他們是禰的子民,禰的產業,是禰從埃及領出來脫離鐵爐的。】神早已宣告:百姓若不肯遵行誡命,屢教不改,【耶和華必使你們分散在萬民中,從地這邊到地那邊,你必在那裡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認識、木頭石頭的神。】(申28:64)因此所羅門的第七個祈求是,求神赦免悔改的被擄百姓,使他們在被擄之地蒙憐恤。因為神曾經應許:【你和你的子孫若盡心盡性歸向耶和華你的神,照著我今日一切所吩咐的聽從祂的話;那時,耶和華你的神必憐恤你。】(申30:2-3)所羅門求神赦免的根據是神的應許:「因為他們是禰的子民,禰的產業,是禰從埃及領出來脫離鐵爐的」。第七個禱告是對被擄巴比倫的百姓所發出的恩言。本書最後編撰完成的時候,北國以色列已經被擄亞述,南國猶大已經被擄巴比倫。當被擄的百姓重溫三百多年前所羅門的獻殿禱告,【必心裡追念祝福的話】(申30:1),迴轉求神赦免施恩。所羅門沒有奢求神讓悖逆的百姓從被擄之地歸回,只求「使他們在擄他們的人面前蒙憐恤」,但神不但把不配的百姓「從埃及領出來脫離鐵爐」,也照樣要把不配的百姓從巴比倫帶回。因為神對悔改百姓的應許是:【你被趕散的人,就是在天涯的,耶和華你的神也必從那裡將你招聚回來。】(申30:4)
【願禰的眼目看顧僕人,聽禰民以色列的祈求,無論何時向禰祈求,願禰垂聽。主耶和華啊,禰將他們從地上的萬民中分別出來作禰的產業,是照禰領我們列祖出埃及的時候,借禰僕人摩西所應許的話。『】當所羅門的禱告結束后,隨即求神「願禰看顧僕人,聽禰民以色列的祈求,無論何時向禰祈求,願禰垂聽」,所羅門之所以能這樣求神,不是因為自己建造了聖殿,也不是因為百姓的公義,而是因為神照著自己的應許和憐憫,「將他們從地上的萬民中分別出來」作自己的產業。在所羅門的七個祈求里,沒有一個是求神賜福,因為他知道神的百姓最重要的不是求神賜福,而是認罪悔改,求神除去阻擋自己蒙福的因素。【所羅門在耶和華的壇前屈膝跪著,向天舉手,在耶和華面前禱告祈求已畢,就起來,站著,大聲為以色列全會眾祝福,說:『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照著一切所應許的賜平安給祂的民以色列人,凡借祂僕人摩西應許賜福的話,一句都沒有落空。願耶和華我們的神與我們同在,像與我們列祖同在一樣,不撇下我們,不丟棄我們,使我們的心歸向祂,遵行祂的道,謹守祂吩咐我們列祖的誡命、律例、典章。我在耶和華面前祈求的這些話,願耶和華我們的神晝夜垂念,每日為祂僕人與祂民以色列伸冤,使地上的萬民都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並無別神。所以你們當向耶和華我們的神存誠實的心,遵行祂的律例,謹守祂的誡命,至終如今日一樣。『】「所羅門在耶和華的壇前屈膝跪著,向天舉手,在耶和華面前禱告祈求已畢,就起來,站著,大聲為以色列全會眾祝福」,所羅門以君王的身份先為他的百姓向神祈求,然後又把神的祝福帶給他的百姓。在所羅門為百姓祝福以前,他先讚美神的信實:「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照著一切所應許的賜平安給祂的民以色列人,凡借祂僕人摩西應許賜福的話,一句都沒有落空」。所以所羅門為以色列全會眾的祝福是:「願耶和華我們的神與我們同在,像與我們列祖同在一樣,不撇下我們,不丟棄我們,使我們的心歸向祂,遵行祂的道,謹守祂吩咐我們列祖的誡命、律例、典章」。可見所羅門求神和以色列人同在的目的,是為了以色列人能夠順服神,遵行神的話。這說明所羅門能夠看清楚神所命定的蒙福之道!所羅門又一次求神垂聽他們的禱告,但百姓生活的目的是為了見證神,【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6)。因此求神「晝夜垂念」百姓的禱告,並不是要幫他們解決問題,而是為了【使地上的萬民都知道惟獨耶和華是神,並無別神」。
【王和以色列眾民一同在耶和華面前獻祭。所羅門向耶和華獻平安祭,用牛二萬二千,羊十二萬。這樣,王和以色列眾民為耶和華的殿行奉獻之禮。當日,王因耶和華殿前的銅壇太小,容不下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便將耶和華殿前院子當中分別為聖,在那裡獻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那時,所羅門和以色列眾人,就是從哈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為大會,在耶和華我們的神面前守節七日又七日,共十四日。】「王和以色列眾民一同在耶和華面前獻祭」。所羅門為以色列百姓祝福后,就用獻祭來敬拜神。而所羅門共「牛二萬二千,羊十二萬。這樣,王和以色列眾民為耶和華的殿行奉獻之禮」。所羅門獻上「牛二萬二千,羊十二萬」,是因為參加獻殿禮的人很多,「從哈馬口直到埃及小河所有的以色列人,都聚集成為大會」,並且守節「共十四日」。所羅門獻上的是「平安祭」,但祭壇上卻要燒「燔祭、素祭,和平安祭牲的脂油」,因為「平安祭」要和「燔祭、素祭」同獻(利3:5)。【第八日,王遣散眾民;他們都為王祝福。因見耶和華向祂僕人大衛和祂民以色列所施的一切恩惠,就都心中喜樂,各歸各家去了。】這說明所羅門在獻殿禮上發表了這麼屬靈的禱告和祝福,獲得百姓的擁戴,這樣以色列的百姓才「心中喜樂」,「為王祝福」。而所羅門在獻殿禮上發表的禱告,也讓我們看到,所羅門懂得神與百姓和好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神才會垂聽他們的禱告。羅馬書5: 11說: 【不但如此,我們既借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神和好,也就借著他以神為樂。】可見今天基督為我們所做的,就是要讓我們能夠與神和好,進而以神為樂。因此所羅門在獻殿時所祈求的,基督已經為我們完成,神今日不再因著聖殿而是因著基督垂聽我們的禱告。但願我們今天都要了解和明白這個真理,並要天天過著以神為樂的生活,珍惜禱告的恩典,這樣我們才不辜負基督耶穌捨命的寶貴救恩!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