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所羅門接續大衛作王>

作者:霞步思  於 2025-8-5 22: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聖經分享|通用分類:信仰見證

<所羅門接續大衛作王>

讀經【王上1: 1-53】【大衛王年紀老邁,雖用被遮蓋,仍不覺暖。所以臣僕對他說:'不如為我主我王尋找一個處女,使她伺候王,奉養王,睡在王的懷中,好叫我主我王得暖『……。】在列王記上第一章中記載了,所羅門接續大衛作王。本章一開始說到:【大衛王年紀老邁,雖用被遮蓋,仍不覺暖。所以臣僕對他說:『不如為我主我王尋找一個處女,使她伺候王,奉養王,睡在王的懷中,好叫我主我王得暖。』於是在以色列全境尋找美貌的童女,尋得書念的一個童女亞比煞,就帶到王那裡。這童女極其美貌,她奉養王,伺候王,王卻沒有與她親近。】「大衛王年紀老邁,雖用被遮蓋,仍不覺暖」,此時大衛「年紀老邁」,約七十歲(王上2:11)。因他身體「雖用被遮蓋,仍不覺暖」,臣僕就建議用童女幫他暖身。這位尋得的童女亞比煞負有雙重的責任:她侍奉王,作他的護理,並要睡在王的懷中幫助他得暖,但「王卻沒有與她親近」,就是大衛與亞比煞與沒有夫妻之實。【那時,哈及的兒子亞多尼雅自尊,說:'我必作王',就為自己預備車輛、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頭奔走。他父親素來沒有使他憂悶,說:'你是做什麼呢?'他甚俊美,生在押沙龍之後。】「那時,哈及的兒子亞多尼雅自尊,說:'我必作王',就為自己預備車輛、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頭奔走」。大衛的第四個兒子亞多尼雅見三個兄長都死了,他認為自己應該是王位繼承人。但以色列的王不是人自己決定的,而是神來決定的!而亞多尼雅卻「自尊」,就是高抬自己,他只想得到君王的尊榮,完全沒有顧到神的揀選。亞多尼雅和押沙龍一樣生得「甚俊美」,可是肉體的「俊美」都沒能讓他們蒙神喜悅。「他父親素來沒有使他憂悶」,指他父親從來都沒有管教、懲罰過他。大衛過去體貼肉體的感情,不但沒有好好管教長子暗嫩、三子押沙龍,也沒有好好管教四子亞多尼雅,結果這三個兒子都狂妄自大、不受約束,最後都自取滅亡。

【亞多尼雅與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祭司亞比亞他商議;二人就順從他,幫助他。但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先知拿單、示每、利以,並大衛的勇士都不順從亞多尼雅。】「亞多尼雅與洗魯雅的兒子約押,和祭司亞比亞他商議;二人就順從他,幫助他」。因約押和祭司亞比亞他認為,亞多尼雅是王位當然繼承人,一定可獲全民擁護,登上王位,所以就「順從他,幫助他」。「約押」是大衛的外甥、軍隊的元帥,「祭司亞比亞他」是亞倫的四子以他瑪的後代、祭司以利的後裔。這兩個人跟隨亞多尼雅、抵擋神的旨意,後來約押被殺(2:34),亞比亞他被革職(22:6)。「但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先知拿單、示每、利以,並大衛的勇士都不順從亞多尼雅」。這些人「都不順從亞多尼雅」。在大衛的時代,撒督和亞比亞他同時擔任祭司長(撒下20:25)。到了所羅門的時代,撒督代替亞比亞他作大祭司。「比拿雅」是大衛三十勇士之一,後來代替約押擔任所羅門的元帥。「拿單」是先知。「示每」是「以拉的兒子示每」(4:18),並非咒罵大衛的「基拉的兒子示每」。「大衛的勇士」,指大衛軍隊中的高級將領。【一日,亞多尼雅在隱羅結旁、瑣希列磐石那裡宰了牛羊、肥犢,請他的諸弟兄,就是王的眾子,並所有作王臣僕的猶大人;惟獨先知拿單和比拿雅並勇士,與他的兄弟所羅門,他都沒有請。】「一日,亞多尼雅在隱羅結旁、瑣希列磐石那裡宰了牛羊、肥犢,請他的諸弟兄,就是王的眾子,並所有作王臣僕的猶大人」。亞多尼雅大開筵席,「請他的諸弟兄,就是王的眾子,並所有作王臣僕的猶大人」,他要乘大衛年老體弱,自立為王。「惟獨先知拿單和比拿雅並勇士,與他的兄弟所羅門,他都沒有請」。在「王的眾子」中單單沒有邀請所羅門赴宴,表明他知道所羅門是王位的競爭對手。「所羅門」是大衛與拔示巴所生的第四個兒子(撒下5:14),神【借先知拿單賜他一個名字,叫耶底底亞,因為耶和華愛他】(撒下12:24)。神愛他,不是因為他特別可愛、敬虔,而是因為神將使用他來承受大衛之約、建造聖殿,以顯明神對罪人的愛。無論所羅門將來的行為是得勝還是失敗,都將在神的管理之下。

【拿單對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說:『哈及的兒子亞多尼雅作王了,你沒有聽見嗎?我們的主大衛卻不知道。現在我可以給你出個主意,好保全你和你兒子所羅門的性命。你進去見大衛王,對他說:』我主我王啊,你不曾向婢女起誓說:你兒子所羅門必接續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嗎?現在亞多尼雅怎麼作了王呢?『你還與王說話的時候,我也隨後進去,證實你的話。『】「拿單對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說:『哈及的兒子亞多尼雅作王了,你沒有聽見嗎?我們的主大衛卻不知道」。拿單是被神使用的先知,他知道所羅門應當名正言順地作王,所以看到亞多尼雅想篡奪王位,就迅速採取行動。先知拿單就靠著神給他的智慧,首先去和拔示巴商量,好幫助大衛能及時宣布王位的繼承人是誰。拔示巴聽了得拿單的話,就來到年老體衰的王面前。【拔示巴進入內室見王,王甚老邁,書念的童女亞比煞正伺候王。拔示巴向王屈身下拜;王說:『你要什麼?』她說:『我主啊,你曾向婢女指著耶和華你的神起誓說:』你兒子所羅門必接續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現在亞多尼雅作王了,我主我王卻不知道。他宰了許多牛羊、肥犢,請了王的眾子和祭司亞比亞他,並元帥約押;惟獨王的僕人所羅門,他沒有請。我主我王啊,以色列眾人的眼目都仰望你,等你曉諭他們,在我主我王之後誰坐你的位。若不然,到我主我王與列祖同睡以後,我和我兒子所羅門必算為罪人了。『】「拔示巴進入內室見王,王甚老邁,書念的童女亞比煞正伺候王。拔示巴向王屈身下拜;王說:『你要什麼?』」所羅門的母親很快就來到大衛王身邊,屈身下拜。大衛馬上意識到一定發生大事了,就詢問細節,大衛對亞多尼雅自立為王的事一無所知。大衛要立所羅門為王的事雖未公開宣布,但拿單知道,拔示巴也知道。所以拔示巴提醒大衛在危機時刻對國家所負的責任,如果他坐視不管,就要蒙受令她和她兒子遭遇不測的恥辱。因所羅門是亞多尼雅王位的競爭者,亞多尼雅一旦自立為王,一定會首先剷除他們母子,所以她提醒大衛遵行神的旨意、果斷做出決定。

當大衛聽見這件事情的時候,他也許還將信將疑。但是先知拿單跟著就進來,證實了這個消息,【拔示巴還與王說話的時候,先知拿單也進來了。有人奏告王說:『先知拿單來了。』拿單進到王前,臉伏於地。拿單說:『我主我王果然應許亞多尼雅說:』你必接續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嗎?他今日下去,宰了許多牛羊、肥犢,請了王的眾子和軍長,並祭司亞比亞他;他們正在亞多尼雅面前吃喝,說:』願亞多尼雅王萬歲!『惟獨我,就是你的僕人和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並王的僕人所羅門,他都沒有請。這事果然出乎我主我王嗎?王卻沒有告訴僕人們,在我主我王之後誰坐你的位。『】「拔示巴還與王說話的時候,先知拿單也進來了。有人奏告王說:『先知拿單來了。』拿單進到王前,臉伏於地。拿單說:『我主我王果然應許亞多尼雅說:「你必接續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嗎?」先知拿單用疑問的方式來證實亞多尼雅已經自立為王,並且說到亞多尼雅不但得到了許多「軍長」的支持,勢力很大,還有「祭司亞比亞他」。所以拿單催問大衛,難道這事果真是王的旨意?為什麼你還未真正透露那位在你以後要坐王位的是誰?」如果不是拿單給所羅門的母親拔示巴出主意,然後拔示巴和拿單先後去覲見大衛王,把亞多尼雅的事情告訴大衛,大衛並不知道事情嚴重性!拿單對大衛說:「這事果然出乎我主我王嗎?王卻沒有告訴僕人們,在我主我王之後誰坐你的位」。這時假使大衛還不宣布誰是他的王位繼承人,那麼別人怎麼能識破亞多尼雅的野心?恐怕還以為亞多尼雅是得到了大衛的默許!

於是【大衛王吩咐說:『叫拔示巴來。』拔示巴就進來,站在王面前。王起誓說:『我指著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既然指著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向你起誓說:』你兒子所羅門必接續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我今日就必照這話而行。『於是,拔示巴臉伏於地,向王下拜,說:』願我主大衛王萬歲!『大衛王又吩咐說:『將祭司撒督、先知拿單、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召來!』他們就都來到王面前。王對他們說:『要帶領你們主的僕人,使我兒子所羅門騎我的騾子,送他下到基訓;在那裡,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單要膏他作以色列的王;你們也要吹角,說:』願所羅門王萬歲!『然後要跟隨他上來,使他坐在我的位上,接續我作王。我已立他作以色列和猶大的君。『】「大衛王吩咐說:『叫拔示巴來。』拔示巴就進來,站在王面前。王起誓說:『我指著救我性命脫離一切苦難、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既然指著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向你起誓說:『你兒子所羅門必接續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我今日就必照這話而行『」。大衛王雖然年紀老邁,但靈里卻是非常清醒,所以他沒有像過去一樣憐恤兒子、姑息縱容,而是立即採取行動。大衛特地指示所羅門在「基訓」受膏,是為了讓離基訓不遠的「隱羅結」,就是亞多尼雅一夥聽到,瓦解他們的勢力。大衛宣布立所羅門為王,並迅速召集祭司、先知和眾勇士的首領,公布這項決定。大衛一方面是要讓人都知道:所羅門已經得到他軍事和政治上的支持,另外一方面,也是要讓所羅門得到君王應該得到的保護。然後讓所羅門騎上大衛王的騾子到基訓,這就等於公開的宣布:大衛已經把王位傳給所羅門了。「在那裡,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單要膏他作以色列的王;你們也要吹角,說:『願所羅門王萬歲!』然後要跟隨他上來,使他坐在我的位上,接續我作王。我已立他作以色列和猶大的君」。「願所羅門王萬歲!」的呼聲表明,所羅門已為國王,且得到了百姓的擁護,他們齊聲歡呼。這樣所羅門就因著神的應許,接續了大衛作王!

【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對王說:『阿們!願耶和華我主我王的神也這樣命定。耶和華怎樣與我主我王同在,願祂照樣與所羅門同在,使他的國位比我主大衛王的國位更大。』】「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對王說:『阿們!願耶和華我主我王的神也這樣命定」。說明所羅門作王得到了神的認可和祝福,這是神給他的王位,而非他自己爭取來的。比拿雅又說:「使他國位比我主大衛王的國位更大」。表示他絕對擁護所羅門、支持所羅門。【於是,祭司撒督、先知拿單、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都下去使所羅門騎大衛王的騾子,將他送到基訓。祭司撒督就從帳幕中取了盛膏油的角來,用膏膏所羅門。人就吹角,眾民都說:『願所羅門王萬歲!』眾民跟隨他上來,且吹笛,大大歡呼,聲音震地。】「於是,祭司撒督、先知拿單、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都下去使所羅門騎大衛王的騾子,將他送到基訓」。「基訓」是大衛所指示給所羅門膏立的地方,「祭司撒督就從帳幕中取了盛膏油的角來,用膏膏所羅門」,「用膏膏所羅門」,就是把膏油倒在所羅門的頭上,將他分別為聖獻給神,作管理神產業的君王。「人就吹角,眾民都說:『願所羅門王萬歲!』」「吹角」是向遠處送出祝賀的訊號。「眾民跟隨他上來,且吹笛,大大歡呼,聲音震地」。膏立典禮結束之後,回大衛城途中,一路吹笛奏樂,眾民大聲歡呼,聲音傳送到遠處。

【亞多尼雅和所請的眾客筵宴方畢,聽見這聲音;約押聽見角聲就說:『城中為何有這響聲呢?』他正說話的時候,祭司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來了。亞多尼雅對他說:『進來吧!你是個忠義的人,必是報好信息。『約拿單對亞多尼雅說:『我們的主大衛王誠然立所羅門為王了。王差遣祭司撒督、先知拿單、耶何耶大的兒子比拿雅,和基利提人、比利提人都去使所羅門騎王的騾子。祭司撒督和先知拿單在基訓已經膏他作王。眾人都從那裡歡呼著上來,聲音使城震動,這就是你們所聽見的聲音;並且所羅門登了國位。王的臣僕也來為我們的主大衛王祝福,說:』願王的神使所羅門的名比王的名更尊榮;使他的國位比王的國位更大。『王就在床上屈身下拜。王又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的;因祂賜我一人今日坐在我的位上,我也親眼看見了。『】「亞多尼雅和所請的眾客筵宴方畢,聽見這聲音;約押聽見角聲就說:『城中為何有這響聲呢?』」以色列人是不可隨時隨地吹角的,所以當約押聽見角聲,就意識到這事很不尋常。「他正說話的時候,祭司亞比亞他的兒子約拿單來了」。約拿單告訴他們事情的整個過程,不是亞多尼雅,而是所羅門登上了王位。所羅門被大衛正式指定為繼承人,奉命騎著國王的騾子前往加冕的地點,莊嚴地接受了膏立。有王室的侍衛保護著他,撒督,拿單和比拿雅都站在他的邊,百姓也擁護他。一切都按照大衛的吩咐有條不紊地進行著,這也是神悅納的明顯憑據。大衛離世前能親眼看見立兒子所羅門為王,心裡歡喜,「就在床上屈身下拜」,就像當年雅各「在床頭上敬拜神」(創47:31)一樣。

【亞多尼雅的眾客聽見這話就都驚懼,起來四散。亞多尼雅懼怕所羅門,就起來,去抓住祭壇的角。】「亞多尼雅的眾客聽見這話就都驚懼,起來四散」。因新王所羅門已經登基,亞多尼雅的支持者非常害怕,急忙四散而逃。他們知道,他們可能會被當成叛國賊。「亞多尼雅懼怕所羅門,就起來,去抓住祭壇的角」。亞多尼雅知道計謀失敗了,就倉皇逃到祭壇,指望神的憐憫與赦免。但他是在篡位之心暴露以後,才到祭壇那裡去,如果他先尋求神的旨意,或許就不會這樣懼怕所羅門。【有人告訴所羅門說:』亞多尼雅懼怕所羅門王,現在抓住祭壇的角,說:『願所羅門王今日向我起誓,必不用刀殺僕人。『所羅門說:』他若作忠義的人,連一根頭髮也不至落在地上;他若行惡,必要死亡。『於是所羅門王差遣人,使亞多尼雅從壇上下來,他就來,向所羅門王下拜;所羅門對他說:』你回家去吧!『】「有人告訴所羅門說:』亞多尼雅懼怕所羅門王,現在抓住祭壇的角,說:『願所羅門王今日向我起誓,必不用刀殺僕人」。所羅門雖然年輕,但做事果斷機敏。他答應只要亞多尼雅保持忠心,便會饒過他的性命,否則必死無疑。而亞多尼雅「向所羅門王下拜」,就是承認所羅門的王權,這樣所羅門就接續大衛作王!所羅門沒有為自己爭取王位,是神使他作了王。而亞多尼雅自尊自大的說:「我必作王」,最後卻因懼怕所羅門,就去抓住祭壇的角,求所羅門不要殺他。亞多尼雅雖蒙憐憫逃過一劫,卻不知悔改。最後因他對王位仍眷戀不忘,他的野心和貪婪使他被所羅門所殺!但願我們都要以此為鑒戒,並要真心的悔改歸向主,忠心地跟隨主!阿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8:38

返回頂部